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E——强夯或强夯置换夯击能;
pc——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z——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pz——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
2.2.2 抗力和材料性能
Dr——砂土相对密实度;
Drl——地基挤密后要求砂土达到的相对密实度;
ds——土粒相对密度(比重);
e——孔隙比;
e0——地基处理前的孔隙比;
e1——地基挤密后要求达到的孔隙比;
emax、emin——砂土的最大、最小孔隙比;
ƒak——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ƒaz——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ƒcu——桩体试块(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28d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对水泥土可取桩体试块(边长70.7mm立方体)标准养护90d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ƒsk——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ƒspa——深度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ƒspk——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kh——天然土层水平向渗透系数;
ks——涂抹区的水平向渗透系数;
qp——桩端端阻力特征值;
qs——桩周土的侧阻力特征值;
qw——竖井纵向通水量,为单位水力梯度下单位时间的排水量;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Ta——土工合成材料在允许延伸率下的抗拉强度;
Tp——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单位宽度土工合成材料的最大拉力;
U——固结度;
Ut——t时间地基的平均固结度;
ωop——最优含水量;
ap——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
β——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
θ——压力扩散角;
λ——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
λc——压实系数;
ρd——干密度;
ρdmax——最大干密度;
ρc——黏粒含量;
ρw——水的密度;
τft——t时刻,该点土的抗剪强度;
τfo——地基土的天然抗剪强度;
△σz——预压荷载引起的该点的附加竖向应力;
φcu——三轴固结不排水压缩试验求得的土的内摩擦角;
ηc——桩间土经成孔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
2.2.3 几何参数
A——基础底面积;
Ae——一根桩承担的处理地基面积;
Ap——桩的截面积;
b——基础底面宽度、塑料排水带宽度;
d——桩的直径;
de——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竖井的有效排水直径;
dP——塑料排水带当量换算直径;
l——基础底面长度;
lp——桩长;
m——面积置换率;
s——桩间距;
z——基础底面下换填垫层的厚度;
δ——塑料排水带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