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C 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
C.0.1 基本假定:
1 将土体视为弹性介质,其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线性增加(m法),地面处为零。
对于低承台桩基,在计算桩基时,假定桩顶标高处的水平抗力系数为零并随深度增长。
2 在水平力和竖向压力作用下,基桩、承台、地下墙体表面上任一点的接触应力(法向弹性抗力)与该点的法向位移δ成正比。
3 忽略桩身、承台、地下墙体侧面与土之间的黏着力和摩擦力对抵抗水平力的作用。
4 按复合桩基设计时,即符合本规范第5.2.5条规定,可考虑承台底土的竖向抗力和水平摩阻力。
5 桩顶与承台刚性连接(固接),承台的刚度视为无穷大。因此,只有当承台的刚度较大或由于上部结构与承台的协同作用使承台的刚度得到增强的情况下,才适于采用此种方法计算。
计算中考虑土的弹性抗力时,要注意土体的稳定性。
C.0.2 基本计算参数;
1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其值按本规范第5.7.5条规定采用。
当基桩侧面为几种土层组成时,应求得主要影响深度hm=2(d+1)米范围内的m值作为计算值(见图C.0.2)。
图C.0.2
表C.0.2 岩石地基竖向抗力系数CR
4 岩石地基的竖向抗力系数CR
5 桩身抗弯刚度EI:按本规范第5.7.2条第6款的规定计算确定。
6 桩身轴向压力传递系数ξN:
ξN=0.5~1.0
摩擦型桩取小值,端承型桩取大值。
7 地基土与承台底之间的摩擦系数μ,按本规范表5.7.3-2取值。
C.0.3 计算公式:
1. 单桩基础或垂直于外力作用平面的单排桩基础,见表C.0.3-1。
2. 位于(或平行于)外力作用平面的单排(或多排)桩低承台桩基,见表C.0.3-2。
3. 位于(或平行于)外力作用平面的单排(或多排)桩高承台桩基,见表C.0.3-3。
C.0.4 确定地震作用下桩基计算参数和图式的几个问题:
1. 当承台底面以上土层为液化层时,不考虑承台侧面土体的弹性抗力和承台底土的竖向弹性抗力与摩阻力,此时,令(Cn=Cb=0,可按左C.0.3-3高承台公式计算。
2. 当承台底面以上为非液化层,而承台底面与承台底面下土体可能发生脱离时(承台底面以下有欠固结、自重湿陷,震陷、液化土体时),不考虑承台底地基上的竖向弹性抗力和摩阻力,只考虑承台侧面土体的弹性抗力,宜按表C.0.3-3高承台图式进行计算,但计算承台单位变位引起的桩顶、承台、地下墙体的反力和时,应考虑承台和地下墙体侧面土体弹性抗力的影响。可按表C.0.3-2的步骤5的公式计算(Cb=0)。
3. 当桩顶以下2(d+1)米深度内有液化夹层时,其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综合计算值m,系将液化层的m值按本规范表5.3.12折减后,代入式(C.0.2-1)或式(C.0.2-2)中计算确定。
表C.0.3-1 单桩基础或垂直于外力作用平面的单排桩基础
续表C.0.3-1
表C.0.3-2 位于(或平行于)外力作用平面的单排(或多排)桩低承台桩基
续表C.0.3
续表C.0.3-3
表C.0.3-3 位于(或平行于)外力作用平面的单排(或多排)桩高承台桩基
续表C.0.3-3
续表C.0.3-3
表C.0.3-4 影响函数值表
续表C.0.3-4
续表C.0.3-4
续表C.0.3-4
表C.0.3-5 桩身最大弯距截面系数C1、最大弯距系数D1
续表C.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