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5-2020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10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
7.5.2 封板、锥头、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纹、过烧及氧化皮。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10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
7.5.3 封板、锥头与杆件连接焊缝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二级焊缝质量等级标准。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根。
检验方法:超声波探伤或检查检验报告。
7.5.4 焊接球的半球由钢板压制而成,钢板压成半球后,表面不应有裂纹、褶皱,焊接球的两半球对接处坡口宜采用机械加工,对接焊缝表面应打磨平整。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10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
7.5.5 焊接球的焊缝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二级焊缝质量等级标准。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超声波探伤或检查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标准螺纹量规检查。
7.5.7 螺栓球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7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符合表7.5.7的规定。
注:D为螺栓球直径;r为铣平面半径。
7.5.8 焊接球表面应光滑平整,局部凹凸不平不应大于1.5mm。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弧形套模、卡尺和观察检查。
7.5.9 焊接球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9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符合表7.5.9的规定。
注:D为焊接球的外径;t为焊接球的壁厚。
7.5.4 焊接球由两个半球焊接而成,半球由钢板经加热后通过上、下模具压制而成,在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艺,避免钢板表面产生裂纹、褶皱等缺陷。为保证两半球对接处的焊接质量,半球压制完后,一般要求采用机械方式切除飞边并加工成坡口。
7.5 球节点加工
Ⅰ 主控项目
7.5.1 螺栓球成型后,表面不应有裂纹、褶皱和过烧。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10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
7.5.2 封板、锥头、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纹、过烧及氧化皮。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10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
7.5.3 封板、锥头与杆件连接焊缝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二级焊缝质量等级标准。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根。
检验方法:超声波探伤或检查检验报告。
7.5.4 焊接球的半球由钢板压制而成,钢板压成半球后,表面不应有裂纹、褶皱,焊接球的两半球对接处坡口宜采用机械加工,对接焊缝表面应打磨平整。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10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
7.5.5 焊接球的焊缝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二级焊缝质量等级标准。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超声波探伤或检查检验报告。
Ⅱ 一般项目
7.5.6 螺栓球螺纹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GB/T 196的规定,螺纹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公差》GB/T 197中6H级精度的规定。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标准螺纹量规检查。
7.5.7 螺栓球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7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符合表7.5.7的规定。
表7.5.7 螺栓球加工的允许偏差
7.5.8 焊接球表面应光滑平整,局部凹凸不平不应大于1.5mm。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弧形套模、卡尺和观察检查。
7.5.9 焊接球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9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符合表7.5.9的规定。
表7.5.9 焊接球加工的允许偏差(mm)
条文说明
Ⅰ 主控项目
7.5.1 螺栓球由圆钢经加热后锻压而成,在加工过程中有时会产生表面微裂纹,表面微裂纹可经打磨处理消除,严禁存在深度更深或内部的裂纹。7.5.4 焊接球由两个半球焊接而成,半球由钢板经加热后通过上、下模具压制而成,在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艺,避免钢板表面产生裂纹、褶皱等缺陷。为保证两半球对接处的焊接质量,半球压制完后,一般要求采用机械方式切除飞边并加工成坡口。
Ⅱ 一般项目
7.5.9 焊接球加工的允许偏差值中壁厚减薄量允许偏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钢板负偏差,二是在压制过程中半球局部拉薄量,是根据国内许多生产厂家长期生产实践统计计算而来,同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增加了焊接球的规格尺寸。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