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矿井设计防火规范 GB51078-2015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4.2 灌浆

4.2.1 灌浆系统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灌浆地点集中、取运灌浆材料距离较远时,宜采用地面集中灌浆系统。
    2 灌浆地点分散、灌浆材料丰富可就地取材时,宜采用地面分区灌浆系统。
    3 灌浆量较小,且从地面输送浆液困难时,可选择井下移动灌浆系统。
4.2.2 地面灌浆站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便于浆液输送及制浆材料运输。
    2 宜与矿井场地联合布置。
    3 应选择在地质条件稳定和安全的地带。
4.2.3 地面灌浆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满足制浆工艺及设备布置的要求。
    2 储料场应能存储不小于3d的灌浆材料。
    3 储浆池容积应满足灌浆要求,并应有不小于10min的灌浆量。
4.2.4 井下灌浆材料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灌浆材料可选择黄土、粉煤灰等惰性材料。
    2 灌浆材料和添加剂不得具有可燃性、助燃性、毒性、辐射性等。
    3 灌浆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2的有关规定。
4.2.5 浆液制备工艺宜采用机械搅拌制浆。
4.2.6 开采容易自燃煤层、自燃煤层时,宜随采随灌;灌浆受回采限制时,可采用采后灌浆。
4.2.7 矿井灌浆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矿井灌浆量计算公式
    式中:Qk——矿井灌浆量(m³/h);
    n——同时灌浆工作面数;
    Qw——回采工作面灌浆量(m³/h);
    G——工作面日产量(t/d);
    W——工作面灌浆宽度(m);
    h——灌浆材料覆盖厚度,可取0.05~0.25(m);
    δ——土水比倒数,可取3~5;
    M——浆液制成率,应取0.9;
    ρc——煤的密度(t/m³);
    H——工作面回采高度,综放工作面取割煤高度加放顶煤高度乘以顶煤回收率(m);
    L——工作面长度(m);
    N——灌浆添加剂防灭火效率因子;
    t——灌注时间(h/d)。
4.2.8 输浆管道管径内径选择不应大于临界直径,临界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临界直径计算公式
    式中:D1——管路临界直径(内径)(m);
    Q——管路通过流量(m³/h);
    α——同体颗粒的抑紊减阻系数,可取0.9;
    λ——水的摩阻系数;
    g——重力加速度(m/s2);
    ρs——灌浆材料真密度(t/m³);
    ρ——水密度(t/m³);
    ρm——浆液密度(t/m³);
    △——注浆管道当量粗糙度,钢管取0.000046(m);
    w——颗粒平均自由沉降速度,可取0.001~0.01(m/s)。
4.2.9 输浆管路总水头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输浆管路总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式中:HT——输浆管道总水头损失(MPa);
    Kζ——输浆管道局部阻力系数,可取0.1~0.15;
    m——输浆管路段数;
    Lj——分段管路长度(m);
    i——输浆管路沿程水力坡降(MPa/m);
    v——浆液流速(m/s);
    D——管道内径(m);
    Kj——颗粒推移运动比例与自由沉降速度和流速之间的关系系数,可取11;
    us——颗粒与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可取0.3~0.8。
4.2.10 当浆池位置与注浆点高差形成的静压大于注浆管道总水头损失与注浆管道末端剩余水头之和时,可采用重力输浆方式;当浆池位置与注浆点高差形成的静压小于注浆管道总水头损失与注浆管道末端剩余水头之和时,应采用加压输浆方式。
4.2.11 输浆泵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清水扬程可按下式计算:
清水扬程计算公式
    式中:Hp——输浆泵清水扬程(MPa);
    H1——输浆管道排出点管中心与输浆泵吸入口管中心的高差(m);
    H0——输浆管道末端剩余水头(MPa);
    Km——输浆泵扬程降系数,可取0.85~0.95;
    Kf——输浆泵磨损扬程折减系数,可取0.85~0.95。
    2 输浆泵流量和扬程应与注浆系统相适应。
    3 加压输浆系统应设置备用输浆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输浆工作泵。
4.2.12 管道选择、敷设及附属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输浆管道宜采用钢管;承受压力大于1.6MPa的管段宜采用无缝钢管;室外埋地输浆管道管材应具有耐腐蚀和承受相应地面荷载的能力。
    2 输浆管道阀门及管件的公称压力应大于管段承受的最大压力。
    3 输浆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敷设不宜出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凹型管段;
        2) 巷道内输浆管应沿巷壁敷设固定牢固,并不得妨碍人员和运输设备通行。
    4 输浆管道应采取防腐措施;井筒中的输浆管道防腐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煤矿井筒装备防腐蚀技术规范》MT/T5017的有关规定执行。
    5 浆液流入输浆管道前应设置过滤筛网,筛网孔径宜为15mm~20mm。
4.2.13 疏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灌浆区下部的密闭墙底部应设置排水孔或溢水孔。
    2 灌浆区下部采掘前,应对灌浆区打钻孔或采取其他泄水措施。
条文说明
4.2.1 本条内容对灌浆系统选择进行了规定。集中灌浆系统优点是工作集中,便于管理;人员少,效率高;占地少;缺点是初期投资大,建设时间长,采、运灌浆材料工作比较复杂;主要适用矿井灌浆量大,且灌浆地点集中,取运材料距离较远的矿井。分区灌浆系统优点是建设速度快,投资少;缺点是灌浆站分散,管理分散,人员多,占用土地多;主要适用灌浆地点分散,灌浆材料丰富可就地开采,取运材料方便的矿井。井下移动灌浆系统优点是机动灵活,灌浆距离短,管材消耗少,且发生堵管的机会小;缺点是生产能力低,管理分散,效率低。主要适用灌浆量不大,地面输送浆液困难的矿井。
4.2.2 本条对地面灌浆站位置选择进行了规定。
    1 地面灌浆站位置要便于制浆材料(如黄土、粉煤灰等材料)和水等运输到地面灌浆站,同时,灌浆站浆液制成后,要便于向井下各灌浆点运送。
    2 地面灌浆站与矿井场地联合布置,制浆材料等可利用矿井场地公路运输,灌浆站所需的水、电等外部资源可利用矿井场地内的,同时有利矿井集中管理。因此,条件许可宜与矿井场地联合布置,但应避免对场地内其他设施造成不利影响。
4.2.3 本条对地面灌浆站设置进行了规定。
    1 地面灌浆站设置应满足所选浆液制备工艺和所选制浆、灌浆设备布置条件和要求。
    2 本款对储料场设置进行了规定。为确保矿井灌浆的连续性,防止灌浆材料因运输等原因不能及时运输至地面灌浆站,故考虑储料场存储不小于3d的灌浆材料。
    3 本款对储浆池设置进行了规定。由于制浆设备能力与输浆设备能力常不一致,一般应设置储浆池对浆液进行调节。当采用输浆泵输浆时,为保护输浆泵,对储浆池容积也有一定要求,不宜过小。当采用双池搅拌制浆且制浆池交替使用时,制浆池可视为储浆池。
4.2.4 本条规定了灌浆材料的选择,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和现行行业标准《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2的有关规定制定。
    根据现行行业标准《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2的有关规定,灌浆材料主要包括黄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沙子、水泥等惰性材料,灌浆添加剂主要包括悬浮剂、胶凝剂、增稠剂、减水剂等。
4.2.5 本条内容是关于灌浆浆液制备工艺的选择。机械搅拌制浆应建立浆池,灌浆材料加水在浆池中搅拌成均匀浆液后即可输入井下。浆池应设2个以上,一个作注浆用,另一个进行搅拌制浆,交替使用。浆池的容积应能保证注浆量的要求。自动化机械搅拌制浆采用机械化成套装置,把灌浆材料和水定量混合制成浆液,在制浆过程中要保证浆液配比和流量稳定可靠。水力制浆一般采用人工取土或机械取土(灰),将土(灰)疏松,经水力(水枪)冲刷混合成浆。或采用水枪直接取土成浆。水力制浆对土水比和成浆性能指标难以控制,故不推荐采用水力制浆工艺。
4.2.6 本条内容是关于灌浆方法的选择。随采随灌,即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同时向采空区灌浆,其目的和作用:一是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二是胶结冒落的矸石,形成再生顶板而为下分层开采创造条件。对于开采容易自燃煤层和自燃煤层,随采随灌是一项有效的预防煤层自燃的措施。随采随灌根据采区巷道布置情况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如埋管灌浆、钻孔灌浆和洒浆等。
4.2.7 灌浆量计算依据现行行业标准《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2的有关规定编制。
    工作面上顺槽预埋管道灌浆,浆液从管道出口沿工作面倾向和走向自流扩散,为确保浆液沿走向不扩散流人工作面采场,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则浆液沿工作面倾向自流扩散宽度一般不大于100m;如果需要增加灌浆宽度,需要在工作面支架后埋管灌浆,不仅会增加劳动强度,还会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因此工作面灌浆宽度W取值可按照工作面宽度小于100m时取工作面宽度,大于100m时取100m。采用灌浆不能预防工作而发火的区域可增加灌注三相泡沫、注氮等措施。
    覆盖厚度是指灌浆材料覆盖层厚度,其取值可根据煤层厚度、煤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适当调整取值。煤层厚度厚的容易自燃煤层取大值;煤层厚度薄的自燃煤层取小值。具体取值可参考表3。
表3 覆盖厚度取值
表3 覆盖厚度取值
    灌浆添加剂防灭火效率因子的值一般设计时取1,在缺水地区和计算灌浆量特别大的矿井,设计时可考虑添加灌浆添加剂以减少浆液量达到灭火效果。灌浆添加剂防灭火效率因子的取值可根据所选灌浆添加剂的性能指标和实际应用效果取得。
    矿井灌注时间指灌浆系统每日向井下灌浆的时间。矿井每日灌浆时间一般不超过8h,最多不宜超过10h。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在修订《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2时,对该公式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灌浆量进行了对比,发现该公式能满足矿井灌浆防灭火需要。如神华集团乌达黄白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其煤层特性和开采条件,按公式计算矿井最大灌浆量为62.88m³/h,矿井实际制浆量能力为60m³/h,满足了矿井实际灌浆防灭火需要。神华集团乌达五虎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按公式计算矿井最大灌浆量为61.52m³/h,矿井实际制浆量能力为60m³/h,也满足了矿井实际灌浆防灭火需要。
4.2.8 本条对输浆管道管径选择进行了规定。当输浆管道内径大于临界直径时,浆液流速小于临界流速,浆液中颗粒易发生沉积,堵塞输浆管道。故输浆管道内径选择不应大于临界直径。条文中给出的临界直径计算公式为现行行业标准《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2中规定使用的公式。各种手册中均有按钢管给出的水的摩阻系数值,故推荐使用。
4.2.9 输浆管路总水头损失为灌浆站至灌浆点各段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当输浆管路系统中含有管径不同的输浆管道时,不同管径输浆管道的水头损失应分别计算。条文中给出的输浆管路水力坡降计算公式为现行行业标准《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2中规定使用的公式。
4.2.10 输浆需要总压力为管道总水头损失和注浆管道末端剩余水头之和。当制浆站浆池位置高于用浆点位置,且其高差形成的静压大于输浆所需总压力时,可不设输浆泵。当无法满足静压输浆要求时,应加压输浆。
4.2.11 本条对输浆泵的选用、备用进行了规定。
    1 本款中给出的输浆泵清水扬程计算公式为现行行业标准《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2中规定使用的公式。
    3 考虑到灌浆防火的安全性要求,规定按工作能力最大的一台工作泵进行备用。
4.2.12 本条文对输浆管道管径、管材、敷设及防腐等进行了规定。
    1 考虑到输浆管道一般具有承受压力较大、安装拆卸较为频繁、易受碰撞等特点,需要一定的耐磨损性能,故推荐使用钢管。管材及管件承压等级应满足使用要求。
    3 为避免停止输浆后浆液在管道凹处滞留,固体颗粒沉积并堵塞管道,故提出管道敷设不宜出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凹型管段。
    4 现行行业标准《煤矿井筒装备防腐蚀技术规范》MT/T5017对包括井筒内管道在内的井筒装备防腐蚀设计作了规定。除井筒外,一般井下巷道内输浆管道防腐应在对管道和管件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后涂以适合井下环境的防护涂料。
4.2.13 本条对疏水系统进行了规定。
    1 灌入采空区的浆液中脱出的水一部分被围岩吸收,一部分滞留在灌浆区的下部空间。在灌浆区下部密闭墙的底部设置排水孔或溢水孔,对灌浆区内的积水进行排泄,并随时观察这些密闭墙的排水量的变化情况。
    2 灌浆区下部采掘前为防止灌浆区引发溃浆,应采取打钻孔等措施对灌浆区进行泄水。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