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案例指引(2022)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4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利用工程


案例6 烟台市某历史文化街区A消防改造利用工程
一、工程概况
    (一)改造背景
    烟台市某历史文化街区坐落在山脚下,依山傍海、坐拥风格迥异的古建筑群,距今已有近160年历史,基本完整保留了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历史街巷空间和历史港口岸线,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有特色、山东省开埠最早的近代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该历史文化街区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包含文物建筑共计70处,其中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不可移动文物32处。按照近代城市开埠建设的轨迹,建筑类型横跨早期的“殖民地风格”、安妮女王式的青红砖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近代折衷主义风格、新艺术运动风格以及现代主义风格等六大类型,蕴藏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图6-1~图6-3)。
图6-1
图6-3
    改造前,该历史文化街区饱经风雨沧桑。由于受到自然、人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残损,如檐口排水不畅、墙帽部分受损、墙面局部脱落、屋面漏雨、杉木地板腐烂等。烟台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区片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重视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更新互促共荣,通过对文化、旅游、休闲、商业等各方面的有序整合,焕发老街区的商业活力,激活新时代快速发展动力,着力将其打造成为烟台的文化载体和“烟台历史印记”的城市名片(图6-4~图6-6)
图6-4
图6-6
    (二)改造概况
    该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利用工程,整体斥资约7.25亿元,总用地面积17.75公顷,项目分一期、二期,目前一期已于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二期改造正在逐步推进。为更好的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古城风貌,经过论证,规划确定了修缮、维修改善、改造、拆除、保留等多种保护模式。即在不改变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原状的前提下,修旧如旧,以存其真;对一般历史建筑,按传统工艺进行修缮改造,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市政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拆除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筑、临时搭建的建筑,拆除后改造为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图6-7)。
图6-7
二、改造的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秉承“全面保护街区历史风貌、再造海港开埠文化氛围、开发街区商业旅游业态”为主旨目标,突出各历史时期的近代开埠建筑风貌特色和街巷广场格局特征,综合考虑发展旅游与城市文化建设,从街区功能的丰富与更新再造、街区空间的保护与梳理修补两方面入手,实现街区的保护。
    (一)改造的重点难点
    1.建筑防火间距不足
    街区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大多为自发建设,缺乏规划设计,建筑密度大、房屋间距小。除主街两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能达到6m~12m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间距大多难以满足现行标准要求。此外,相邻建筑物之间较少有防火墙完全分隔,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灾蔓延,存在较大火灾隐患(图6-8、图6-9)。
图6-8
图6-9
    2.建筑物耐火等级低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结构形式多样,包括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脉特色的砖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混凝土结构建筑等。其中,砖木结构居多,墙体多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灰砖外墙,楼板和屋面均为木结构,难以满足现行规范对构件耐火极限与燃烧性能的要求(图6-10)。
图6-10
    3.消防设施不完善
    历史文化街区原市政给水管网老化,未设置独立的消防供水管网,缺少室外消火栓。建筑内部未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
    4.安全疏散改造难度大
    街区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未经统一规划设计。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数量、宽度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5.灭火救援力量不足且难以深入街区
    该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较多,低耐火等级建筑占比大,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街区内部街巷狭窄,消防车难以及时到达街区建筑周围开展灭火救援作业。
    (二)应对措施
    1.建筑防火间距不足的应对措施
    根据街区和建筑特点,将整个街区划分7个防火控制区,又将7个防火控制区划分为50个防火组团(图6-11)。每个防火控制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表6-1),每个防火组团建筑占地面积的总和不大于2500㎡(表6-2)。结合街区内新建建筑、改造建筑及保留建筑的特点,制定防火间距缩小措施,按照2.5m、4.0m标度分档分别设置。
表6-1
表6-2
图6-11
    2.建筑物耐火等级低的应对措施
    (1)结合街区内各建筑的现状和主要结构特点,对街区内原有建筑的耐火等级进行了梳理。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1.2条关于建筑相应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根据建筑物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针对街区内建筑类别评价和公共空间规划,从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入手,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提出了该历史街区建筑的分区保护与更新模式(表6-3)。
表6-3
    (2)严格控制可燃物的数量,控制装饰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具体做法如下:
        ① 街区内改造建筑室内装修不得使用易燃材料,限制使用可燃材料;
        ② 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采用不燃材料,饰面装修材料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③ 疏散走道的顶棚采用不燃装修材料,墙面和地面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
        ④ 经营用房、办公用房的顶棚、地面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
        ⑤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和装饰材料采用不燃材料;
        ⑥ 街区内建筑为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时,建筑内装修材料顶棚、地面需采用不燃材料,墙面装饰材料及装饰织物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⑦ 街区内建筑为民宿类旅馆建筑时,房间内顶棚和墙面需采用不燃材料;
        ⑧ 建筑中的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和屋面板,当确需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应为不燃材料;
        ⑨ 建筑外墙广告牌、灯箱等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且外窗处应采用A级材料进行防火封堵。广告牌、灯箱等不应连续围蔽设置。
    3.消防设施不完善的应对措施
    不同情况分类施策,合理配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等,最大限度的满足消防设施安全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所有经营性和办公用途的新建及改造建筑内均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采用有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有困难时,可采用无线式报警系统。
    (2)防排烟措施:调整外窗形式,增加排烟面积,满足防排烟要求。
    (3)灭火器配置:统一按严重危险等级配置灭火器。
    (4)室内消火栓系统:新建建筑的室内消火栓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要求设置。文物建筑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参照《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确定,消火栓用水量不小于25L/s。街区内消防管网可达区域的室内消火栓、消防软管卷盘、简易消防水龙均采用专门消防供水,消防管网确难以到达区域,可采用市政管网供水。历史街区内采用市政管网供水区域不得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及民宿、酒店等旅馆建筑(表6-4)。
表6-4
    4.安全疏散改造难度大的应对措施
    (1)安全出口。街区内每座商业建筑及商业建筑中的每个楼层,原则上均设置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同一建筑或建筑内同一防火分区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安全距离不小于5m。
    街区内建筑首层安全出口宽度不小于1.4m。为保护历史风貌,文物、历史建筑内人员疏散时可利用建筑原有出入口及疏散楼梯作为疏散设施,但需保持营业状态下常开或紧急状态下开启。
    (2)疏散楼梯。改造建筑内新建楼梯采用不燃材料,且楼梯净宽度不低于1.2m。街区内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小于0.9m(图6-12)。
图6-12
    为保护历史风貌,街区内历史建筑的室外疏散楼梯周边2m范围内带有门窗洞口时,采用乙级防火门窗。对于层数不大于二层的历史建筑,当采用净宽度不小于0.7m的原楼梯作为疏散楼梯时,在二层露台或窗口部位增设缓降器等疏散逃生辅助设施。带有敞开式外廊且层数不超过2层的历史建筑,在敞开式外廊适当位置增设缓降器等疏散逃生辅助设施。
    当使用建筑内原有木质楼梯作为疏散楼梯时,在木楼梯下方设置防火板加岩棉的复合防火隔层或在木楼梯上方加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局部应用系统。
    (3)火灾危险性较大场所的安全疏散。街区内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时,其安全疏散采取以下措施:
        ① 建筑及建筑的每个楼层设置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
        ② 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小于1.2m;
        ③ 每个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9m;
        ④ 所有门窗洞口紧急状态下保持开启状态,且二层露台或窗口适当位置设置缓降器等安全疏散辅助设施。
    (4)仅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情况。
        ① 街区内历史建筑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设置一部疏散楼梯:建筑层数不大于2层、总建筑面积不大于300㎡,且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小于1.2m;任一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大于18.75m。
        ② 当建筑顶层房间不作为经营用途、无人使用(如设备间)时,可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疏散楼梯宽度不限。
        ③ 街区内部分单层院落为非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时,当建筑仅设置一个安全出口,需借用建筑首层窗口作为第二疏散路径时,窗口需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窗口净高度不小于1.0m,净宽度不小于0.8m;窗口下沿距地面高度不大于1.2m;窗口开向户外,紧急状态下易于从内外两侧手动开启;不设置金属栅栏、防盗网、广告牌等遮挡物。
    5.灭火救援力量不足且难以深入街区的应对措施
    (1)设置疏散安全区,选用合理的消防救援车辆。
    (2)街区内街巷狭窄,为保障历史文化街区内人员的整体安全疏散,设置若干区域疏散安全区,把街区内两侧建筑间距大于6m的区域、面积不小于169㎡的广场和绿地等开敞空间认定为区域疏散安全区,从街区内建筑的首层安全出口到区域疏散安全区的边缘距离不大于60m(图6-13、图6-14)。
图6-13
图6-14
    (3)街区内设置消防应急广播设施,并在所有巷道内设置明确的指向临近区域疏散安全区的疏散指示标志,火灾时引导游客迅速疏散,快速逃离火场。
    (4)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消防站布置应满足接到出动指令后5min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在毗邻街区内部消防车道或小型消防车道的位置设置微型消防站,配置2辆小型消防车和2辆消防摩托车,方便快速出动对街区进行初期火灾的灭火救援(图6-15~图6-17)。
图6-15
图6-16
图6-17
三、改造亮点
    (一)统一谋划,加强组织领导
    围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创新“集中保护,连片利用”的“烟台路径”。聚焦项目,专班、专人、专家全时跟进,统筹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按照超前谋划、考古先行、跟进研究的思路,对全部文物建筑逐一确定修缮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将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消防改造过程中,兼顾考虑消防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美观性。例如,疏散广场下设消防水池,利用消防水池通气管设置座椅(图6-18)。
图6-18
    (三)应用智慧消防,解决巡查检查问题,提高整体的预警能力
    结合街区内设置的消防控制室,搭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消防监控管理平台。各类消防信息均接入智慧消防平台,该智慧消防平台通过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和态势分析,为街区的防火监督管理和灭火救援提供信息支撑,可有效提高消防监督与管理水平,形成动态“预警式”的智慧消防管理模式。
四、改造成效
    在保护文物建筑基础上,该历史文街化区立足打造“古街新生”,突出历史价值,复原历史风貌。在城市更新盘活利用中,将烟台市民对老街区的情感与年轻一代对新潮文化的追求彼此碰撞,在保留其承载的文化和非物质形态内容的同时,记载了城市发展的文脉,引领了烟台文化生活新潮流。
    (一)传承历史文脉,延续城市记忆
    该历史文化街区曾是17个国家的领事馆所在地,是烟台近代制造业的发祥地,是开埠百余年的光影浓缩,更是烟台历史和近现代发展的见证者。街区围绕开埠、红酒、非遗等主题元素,以中西合璧、万国摩登的风格将浓重的历史感与时代的新潮交融展现,维护并延续历史风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传承烟台“文脉”,让老建筑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焕发新活力,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不愿走(图6-19)。
图6-19
    (二)创建消费集聚区,打造“文旅新高地”
    该历史文化街区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进多家国内一线品牌开设山东首店、烟台首店,同时增设网红花车丰富街区业态,带动街区夜间经济及整体经济的繁荣发展。自2021年开街以来共创造经济价值近8000万元,累计接待游客530万次,成功入选了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案例和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为烟台市民和吸引外地游客悠闲娱乐和观光旅游的最佳打卡地(图6-20、图6-21)。
6-20
6-21
    (三)擦亮文旅新名片,提升城市影响力
    历史文化街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延续城市文脉、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提高烟台市知名度,带动了烟台经济腾飞,是烟台面向山东乃至全国的文旅发展新名片,有力助推烟台申报和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案例7 烟台市某历史文化街区B消防改造利用工程
一、工程概况
    (一)改造背景
    历史文化街区B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卫所城池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设立“奇山守御千户所”,建文二年(1401年)所城建设竣工,是山东北部沿海登州卫和威海卫之间最重要的海防守御门户之一,被誉为“烟台之根”。该街区整体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54083㎡,随着时代的变迁,四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只见一片平房颤颤巍巍的在高楼下残喘,为了顺应城市更新发展的需要,更好保留烟台历史的文脉基因、传承所城特色民俗文化,年久失修的街区,整合盘活焕发新生,变得更加迫在眉睫(图7-1~图7-2)。
图7-1
    (二)改造状况
    该历史文化街区内大部分现存建筑为传统民居建筑,大部分建筑始建于清代中叶,建筑结构形式包含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包含大量传统砖木结构建筑,建筑层数以一层传统建筑为主。其中文物建筑本体院落34处,历史建筑院落40处,其中已由烟台市人民政府登录公布的历史建筑院落有15处,一般历史院落有132处,历史传统院落总计206套。街区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大多为自发建设,缺乏规划设计,导致建筑现状密度大、房屋间距普遍较小。街区内的建筑以居住和小商品用房为主,街区内部仅设置给水管线,未设置消防管网,未设置市政消火栓或室外消火栓。街区内部街巷狭窄,消防车难以及时进入街区内部并到达街区建筑周围开展灭火救援作业(图7-3~图7-4)。
图7-3
图7-4
    街区改造升级过程中,在全面保护各类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规划设计秉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传承胶东民俗文化、延续传统生活气息”的主旨目标,突出明代海防城堡的街巷格局和胶东传统民居的建筑风貌特征,综合考虑发展旅游与改善居住环境的关系。内部文物建筑以修缮、维修改善为主,一般建筑,全部为改造或拆除,其中改造又以原位置屋顶改造和现代建筑拆除新建传统风貌民居建筑为主。街区B总建筑面积为54083㎡,改造总建筑面积约3.6万㎡(图7-5)。
图7-5
二、改造的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一)改造的重点难点
    1.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没有明确的政策文件作为指导
    由于涉及文物保护责任重大,审批办理缺乏相关依据,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导致办理程序繁琐复杂,周期长、效率低。同时,《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文物建筑电气防火导则(试行)》作为目前我国古建筑消防改造的主要依据,多针对单栋文物建筑或单栋历史建筑,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现行标准规范主要是针对现代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没有明晰的技术标准作为依据。
    2.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消防改造存在大量需要论证的技术难题
    我国现存古建筑受限于建成年代、建筑形式、街区肌理和文化风貌等客观条件,改造中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扑救力量难以深入街区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建筑耐火等级低历史文化街区现存建筑结构形式包含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传统砖木结构。
    建筑以一层传统建筑为主,墙体多为砖混不燃烧墙体,承重柱为不外露木结构,梁为裸露木结构,屋顶木构架上多铺设芦苇箔、高粱秫秸或木望板,再以麦秸泥压顶,顶面铺瓦,耐火等级低。
     (2)防火间距不足
    街区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大多未经规划设计,导致街区建筑密度大、房屋间距普遍较小。改造项目中,除十字大街两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为4m~5m外,其余建筑物多为贴邻建造,防火间距难以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此外,相邻建筑物之间一般没有防火墙隔断,存在较大火灾隐患(图7-6)。
图7-6
    (3)消防设施不完善市政工程设施与管网现状分布图(图7-7),街区内部仅设置给水管线,未设置消防管网、市政消火栓或室外消火栓。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以居住和小商品用房为主,缺乏防排烟设施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图7-6
    (4)灭火救援力量不足且难以深入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多、建筑耐火等级低。街区周围建有一处消防救援站,距离街区约500m,仅有小型消防车2辆,出水量共8t,辖区面积19k㎡(图7-8)。由于街区内部街巷狭窄,建筑间防火间距多不足4m,消防车难以进入街区内部开展灭火救援作业。
图7-8
    (二)应对措施
    1.缺少政策文件指导的应对措施
    针对当下政策及技术文件依据不足的现状,该改造项目积极强化专家论证,探索实行分类施策的改造模式,依靠专家力量,制定安全高效、可操作性强的评估改造方案。
    2.改造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
    (1)明确建筑材料耐火极限要求
    街区内改造建筑室内装修均不使用易燃材料,限制使用可燃材料。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采用不燃材料,饰面装修材料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疏散走道的顶棚采用不燃装修材料,墙面和地面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经营用房、办公用房的顶棚、地面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和装饰材料采用不燃材料。建筑中的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和屋面板,确需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应为不燃材料。建筑外墙广告牌、灯箱等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且外窗处应采用A级材料进行防火封堵。广告牌、灯箱等不应连续围蔽设置。
    (2)防火间距的改造措施
    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如果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进行改造以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将破坏街巷格局、城市肌理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结合街区内新建建筑、改造建筑及保留建筑的特点,分别按照2.5m、4.0m标度,分档进行改造。
    将街区总体划分为5个防火控制区,每个防火控制区的总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防火控制区四周采用宽度不小于4m的防火隔离带进行分隔。防火隔离带宽度不足4m的部分采用防火墙分隔。防火隔离带两侧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时,外墙墙体改造为不燃性墙体,墙体上开设的门窗洞口采用甲级防火门窗或在门窗洞口处加密布置洒水喷头。防火控制区两侧为复建建筑的,朝向防火控制区一侧设置防火墙,且防火墙不开门窗洞口。
    再将5个防火控制区划分为31个防火组团,街区多为单层建筑,防火组团内建筑占地面积的总和不大于3000㎡。
    对防火控制区之间、组团之间不同使用功能的场所进行防火分隔。组团间及组团内改造的历史建筑保护采取有针对性的、经文物保护部门批准的加强措施(图7-9)。
图7-9
    (3)消防设施的改造措施
    街区总配电室输出端设置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每栋建筑配电箱进线处设置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所有电器火灾探测器均与设置在消防控制室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进行通信,实现监控全覆盖。选择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时,考虑供电系统自然泄漏电流,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报警值一般设置为300mA。当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与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用有线方式连接困难时,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利用原有结构,改变外窗开启方式,增加排烟面积,满足防排烟要求。统一按严重危险等级配置灭火器。
    针对街巷狭窄的现状,消防系统采用室内、外消火栓合用系统,合用消防管网,均接自街区周边环形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安全可靠,满足两路消防供水条件。街区内改造小型营业性用房或小型办公用房,均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街区内用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和民宿、酒店等旅馆使用功能的建筑,防火间距不足时,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房间内设置局部应用系统或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图7-10)。
图7-10
    (4)加强安全疏散
    街区内街巷狭窄,为保障历史文化街区内人员的整体安全疏散,设置若干区域疏散安全区。把街区内两侧建筑间距大于6m且面积不小于169㎡的广场和绿地等开敞空间认定为区域疏散安全区,从街区内建筑的首层安全出口到区域疏散安全区的边缘距离不大于60m。街区内设置消防应急广播设施,并在所有巷道内设置明确的指向临近区域疏散安全区的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引导游客迅速疏散,快速逃离火场。所有巷道的宽度满足使用该巷道的全部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图7-11)。
图7-11
    (5)优化消防通道
    根据街区客观条件,打通必要的消防车道。其中小型消防车道的宽度、转弯半径、回车场地、坡度等与街区所应用的小型消防车辆通行条件相适应,消防摩托车道的宽度、转弯半径与街区内所应用的消防摩托车通行条件相适应。在街区运营时,消防车道出入口处确保紧急情况下及时开放。同时,消防车道上空不设置遮挡物,地面不设置障碍物(图7-12)。
图7-12
    微型消防站的位置毗邻街区内部设置的消防车道或小型消防车道(图7-13),方便快速出动对街区初期火灾进行灭火救援。结合消防车道情况配置1辆小型消防车和2辆消防摩托车。
图7-13
    (6)设置消防控制室
    主消防控制室位于街区内建筑一层靠外墙区域内(图7-14)。楼板为混凝土材质,墙体为不燃墙体,并加强与周边区域的防火分隔以保障消防控制室的安全,同时安防监控中心与消防控制室合用,利用安防监控信息辅助消防安全管理,实现消防、安防一体化(图7-15)。
图7-14
图7-15
三、改造亮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政府引领、部门会商的工作机制
    围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烟台市创新“集中保护,连片利用”的“烟台路径”。成立项目指挥部,由市主要领导挂帅,市政府多次召集各部门会商并形成会议纪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任务清单。聚焦项目,专班、专人、专家全时跟进,统筹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按照超前谋划、考古先行、跟进研究的思路,对全部文物建筑逐一确定修缮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强化试点工程专家论证,实行分类施策的改造模式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改造难题,组织相关单位成立课题组,研究制定针对统一的文物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并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改造利用消防设计评估报告》。指导该类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有关工作。通过创新工作模式,解决了历史文化街区盘活利用难的问题,化解了文化传承和发展利用的矛盾,实现了文物安全保护与项目高效利用“双赢”。
    (三)突破技术难关,提出安全高效、操作性强的评估方案
    根据建筑特点,在保证历史文脉基础上,依据规范中的相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制定满足安全条件且可具体操作实施的方案,保障消防安全,例如,引入防火控制区、防火组团概念,将火势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四、改造成效
    该历史文化街区经过修缮改造,将“老街、胶东味儿、慢生活”等元素汇聚,焕发出新生机,成为胶东半岛唯一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老街,为烟台增添了古韵古味。
    (一)赓续老文化,绽放新光芒
    该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对原有街区老巷的修缮改造,街区内的一房一院、一砖一瓦都重现活力。仿古重建的宣化门、修旧如旧的古民居,600余年历史得以延续,带着历史的记忆扑面而来(图7-16、图7-17)。
图7-16
图7-17
    (二)汇聚街区老元素,激发经济新活力
    结合烟台城市由来、海防抗倭历史、胶东传统民俗文化,街区改造修缮后,引入多种经营业态,打造“非遗展览”+“体验工坊”+“传承课堂”三大空间为一体的胶东非遗体验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成为烟台文化的寻根之地(图7-18、图7-19)。
图7-18
 
    (三)传承非遗文化,留住浓郁乡情
    街区改造提升过程中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引入具有胶东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特色的品牌,保存了浓郁的胶东民土风情,擦亮了城市新名片(图7-20)。
图7-20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