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建筑物抗爆设计标准 GB/T50779-2022
2.2 符号
2.2.1 材料性能
Ec——混凝土弹性模量;
Es——钢筋弹性模量;
fcd——混凝土的动力抗压强度设计值;
fdst——钢筋的动力强度极限值:
fvd——加劲砌体的动力抗剪强度设计值;
fy——钢材的屈服强度;
fyd——弯起钢筋的动设计应力;
fd——材料的动力强度设计值;
fstk——钢筋的极限强度标准值;
fk——材料强度标准值。
2.2.2 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力
2.2.2 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力
Ft——不同时间点作用在构件上的力;
P——作用在构件上的爆炸荷载;
Pa——作用在侧墙及屋面上的有效冲击波超压;
Patm——环境标准大气压;
Pb——作用在后墙上的有效冲击波超压;
Pr——峰值反射压力;
Ps——停滞压力;
Pso——爆炸冲击波峰值入射超压;
qo——峰值动压;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Ru——结构构件的极限抗力;
S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SBK——爆炸荷载效应值;
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V——构件的直剪承载力;
Vm——构件材料提供的直剪承载力;
Vs——弯起钢筋提供的直剪承载力;
γo——结构重要性系数;
γ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Qi——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B——爆炸荷载分项系数;
ΨQi——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
2.2.3 几何参数
b——构件截面宽度;
B——垂直于冲击波方向的建筑物尺寸;
c——受压区高度;
h0——构件截面有效高度;
h——构件截面高度;
H——建筑物高度;
I——构件的截面惯性矩;
Ia——构件截面平均惯性矩;
Icr——开裂截面惯性矩;
k——构件刚度;
L——平行于冲击波方向的建筑物尺寸;
L0——构件的跨度或高度;
L1——冲击波前进方向结构构件的长度;
S——停滞压力点至建筑物边缘的距离;
Xm——构件的弹塑性变形;
Xy——构件的弹性极限变形;
y——质点位移。
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
a——质点运动加速度;
As——构件配筋面积;
Asb——弯起钢筋面积;
C——结构构件的变形限值;
Cd——拖曳力系数;
Cc——等效峰值压力系数;
Cr——反射系数;
KL——荷载系数;
KLm——荷载-质量系数;
Km——质量系数;
Lw——冲击波波长;
m——构件质量;
Me——构件的等效质量;
n——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的换算系数;
ta——冲击波到达后墙的时间;
tc——反射压持续时间;
td——爆炸冲击波正压作用时间;
te——前墙冲击波超压等效作用时间;
tr——侧墙及屋面有效冲击波超压升压时间;
trb——后墙上有效冲击波超压升压时间;
Td——爆炸荷载有效作用时间;
Tm——最大位移对应的作用时间;
TN——构件的自振周期;
U——波速;
γdif——材料强度的动力提高系数;
γsif——材料的强度提高系数;
μ——构件的延性比;
θ——构件的支座转角;
Δai——平面内延性比或支座转角的允许值;
Δao——平面外延性比或支座转角的允许值;
Δci——计算的平面内延性比或支座转角;
Δco——计算的平面外延性比或支座转角;
τ——爆炸荷载有效作用时间与构件自振周期的比值;
α——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