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 GB55030-2022
5.1 一般规定
5.1.1 防水施工前应依据设计文件编制防水专项施工方案。
5.1.2 雨天、雪天或五级及以上大风环境下,不应进行露天防水施工。
5.1.3 防水材料及配套辅助材料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场复验报告。防水卷材进场复验报告应包含无处理时卷材接缝剥离强度和搭接缝不透水性检测结果。
5.1.4 防水施工前应确认基层已验收合格,基层质量应符合防水材料施工要求。
5.1.5 铺贴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的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圆弧状或进行倒角处理。
5.1.6 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运输与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2 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期不应少于14d;
3 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施工前,交界面应做糙面处理,并应清除积水和杂物。
5.1.7 防水卷材最小搭接宽度应符合表5.1.7的规定。
5.1.8 防水卷材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卷材铺贴应平整顺直,不应有起鼓、张口、翘边等现象。
2 同层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错缝距离不应小于500mm。卷材双层铺贴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至少1/3幅宽,且不应互相垂直铺贴。
3 同层卷材搭接不应超过3层。
3 同层卷材搭接不应超过3层。
4 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5.1.9 防水涂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布应均匀,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起鼓;
2 接槎宽度不应小于100mm;
3 当遇有降雨时,未完全固化的涂膜应覆盖保护;
4 当设置胎体时,胎体应铺贴平整,涂料应浸透胎体,且胎体不应外露。
5.1.10 管件穿越有防水要求的结构时应设置套管,套管止水环与套管应满焊。穿管后应将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填塞密实,端口周边应填塞密封胶。
5.1.11 穿结构管道、埋设件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埋设完成。
5.1.12 应在防水层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1.13 中埋式止水带应固定牢固、位置准确,中心线应与截面中心线重合。浇筑和振捣混凝土不应造成止水带移位、脱落,并应对临时外露止水带采取保护措施。
5.1.14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
5.1.15 防水层施工应采取绿色施工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层清理应采取控制扬尘的措施;
2 基层处理剂和胶粘剂应选用环保型材料;
3 液态防水涂料和粉末状涂料应采用封闭容器存放,余料应及时回收;
4 当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时,应控制燃料泄漏,高温或封闭环境施工,应采取措施加强通风;
5 当防水涂料采用热熔法施工时,应采取控制烟雾措施;
6 当防水涂料采用喷涂施工时,应采取防止污染的措施;
6 当防水涂料采用喷涂施工时,应采取防止污染的措施;
7 防水工程施工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条文说明
5.1.1 防水专项施工方案是防水施工的依据,是工程信息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的具体体现,是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
5.1.2 本条规定的目的在于保证防水工程施工的质量,防止雨雪天气和大风天气下施工作业,导致防水工程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也在于保证防水施工的安全。
5.1.3 防水材料及配套辅助材料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及进场复验报告,目的是保证防水材料性能满足设计要求,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同时也便于让现场人员了解材料的施工工艺及要求。要求在防水卷材进场复验报告中提供无处理时卷材接缝剥离强度和搭接缝不透水性检测结果,目的在于从应用角度促使材料制造商重视解决一些品种的卷材在运输、贮存过程中性能衰减,导致搭接不牢的问题,同时,指导施工现场卷材的搭接处理,增加卷材防水层的可靠性。
5.1.4 基层质量是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的基础,不同防水材料对基层的材质、强度、粗糙度、含水率、平整度、干净程度等参数有不同的要求,应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防水施工。
5.1.5 阴阳角部位是卷材或涂料防水层应力集中的部位,做成圆弧状或进行倒角处理可以有效减小应力集中。
5.1.6 本条规定了防水混凝土施工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1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拌合物流动度不满足工作性能要求时,现场随意加水将改变混凝土的水胶比,不仅影响硬化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对密实性、抗裂性及耐久性均有负面影响,容易造成渗漏隐患,故严禁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加水。
2 防水混凝土在前14d内硬化速度快,如果这段时间养护不好,混凝土易失水,发生收缩开裂。故强调现浇混凝土保湿养护不应少于14d。
3 水平后浇带未封闭前,如不做好保护容易有积水和杂物。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将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否则将影响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后浇带基面未按要求进行凿毛也是造成后浇带位置渗漏的原因。
5.1.7 搭接宽度是保证卷材搭接边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条规定目的是保证卷材防水层接缝搭接质量。
5.1.8 本条规定了防水卷材施工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1 要求搭接边平整顺直,不应有起鼓、张口、翘边等现象,主要是为了保证接缝的密实可靠。当出现前述现象时,搭接宽度难以满足要求,接缝部位还易形成渗漏水通道。
2 规定相邻两幅卷材短边错开500mm以上铺贴,是为了避免短边搭接形成“十字”接头,局部加厚变硬,接缝集中,增加渗漏水风险。双层铺贴时,要求上下两幅卷材错开至少1/3幅宽,也是基于相同原因。相互垂直铺贴,不利于受力变形,还会造成大量的接缝。
3 要求同层卷材搭接部位不应超过3层,也是为了防止形成“十字”接头,增加渗漏水风险。
4 卷材收头部位进行固定密封,是为了保证收头部位防水的可靠性。
5.1.9 本条规定了防水涂料施工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1 涂膜厚度及均匀性是衡量涂料防水层质量的基本指标。要求涂膜不起鼓,目的是要避免局部或大面粘结强度不足,产生剥离、蹿水,故作出明确规定。
2 当涂膜防水层不能连续施工完成时,两次施工时的接槎部位容易出现粘结不牢,为避免发生此情况,规定“接槎宽度不应小于100mm”。
3 未固化的涂料容易被降水破坏,故应进行临时遮挡保护。
4 涂料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为保证涂膜厚度、均匀性、外观等质量要求,应执行本款的规定。
5.1.10 管件穿越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板、墙体时应设置套管。预先埋设穿墙、板管是为了避免浇筑混凝土完成后,重新凿洞破坏防水层,造成工程渗漏隐患。穿墙、板管外壁与混凝土交界处是防水薄弱环节,穿墙、板管中部加上止水环以改变水的渗透路径,从而达到防水效果。如果止水环与管不满焊,或满焊而不密实,则止水环与管接触处仍是防水薄弱环节,因此防水套管止水环应与套管满焊;穿管后应采用密封材料将套管间隙填塞密实,端口周边应填塞密封胶。
5.1.11 穿结构管道、埋设件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埋设完成,以免埋设件在防水层施工后施工,对防水层造成损坏。
5.1.12 本条规定了施工过程中工序衔接的基本原则,目的在于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工程质量。
5.1.13 中埋式止水带是变形缝最主要的防水措施,其安装固定质量对保证变形缝密封防水具有重要作用。本条规定了变形缝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包括定位、固定、临时保护等,此外还应包括接头的处置,通常采用专用设备现场热硫化搭接。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方法包括附加钢筋固定、专用卡具固定、铅丝和模板固定等。
5.1.14 本条强调防水层的成品保护,包括不得随意打孔、明火接触作业、车辆碾压或局部堆放重物等,还应避免采用有尖锐凸起的施工机具和材料造成防水层的机械损伤。
5.1.15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行业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防水工程施工应该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 上一节:5 施工
- 下一节:5.2 明挖法地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