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设计标准 CJJ/T308-2021
4.3 地形和竖向
4.3.1 竖向设计应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防洪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4.3.2 竖向设计不应破坏湿地生态系统。
4.3.3 湿地生态保育区应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公园其他区域地形改造宜遵循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宜做到土方平衡。
4.3.4 湿地水体岸坡应优先选择生态型护岸;有防洪、调蓄功能的水体,宜结合防冲刷、固土等安全需要选择护岸形式。
4.3.2 竖向设计不应破坏湿地生态系统。
4.3.3 湿地生态保育区应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公园其他区域地形改造宜遵循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宜做到土方平衡。
4.3.4 湿地水体岸坡应优先选择生态型护岸;有防洪、调蓄功能的水体,宜结合防冲刷、固土等安全需要选择护岸形式。
条文说明
4.3.1 当湿地承担防洪排涝功能时,设计高程衔接流域综合规划、流域防洪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相关规划;有防洪排涝要求的岸坡,其高程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和控制。
4.3.2、4.3.3 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留现状湿地资源与地形地貌。以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适度进行辅助改造,兼顾科普教育和游览需求。
生态保育区以外的其他公园区域,也要尊重和尽量保留现状湿地资源与地形地貌,利用为主,适度改造,避免大挖大填。
4.3.4 生态型护岸选择要注意河湖近岸水动力特征,满足湖岸稳定要求,兼顾景观、亲水等其他要求。生态型护岸可根据流速条件进行选择,以能保证护岸安全为原则。流速较大的岸坡可选用植生型砌石护岸、植生型混凝土护岸等;流速中等的可选用网垫植被复合型护岸、框架覆土复合型护岸、石笼挡土墙等;流速较缓的岸坡可采用植物护岸、木材护岸、堆石护岸等。
现行行业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对生态型护岸作了要求,同时还要遵循下列原则:
1 符合水文和水动力学要求。根据不同的水文及水动力学特征设计生态型护岸。
2 稳定性原则。岸坡设计对水力参数和土工技术参数进行评估,找出引起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护岸形式,以保证岸坡的安全性。
3 生态性原则。重视河流湖泊与陆域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注意保持与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生境类型。
4 景观性原则。生态型护岸设计以自然、生活、历史和文化为元素综合设计,并与当地景观文化融为一体。
5 亲水性原则。以人为本,尽量满足使用者“亲水、近水、入水”的需求。
4.3.2、4.3.3 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留现状湿地资源与地形地貌。以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适度进行辅助改造,兼顾科普教育和游览需求。
生态保育区以外的其他公园区域,也要尊重和尽量保留现状湿地资源与地形地貌,利用为主,适度改造,避免大挖大填。
4.3.4 生态型护岸选择要注意河湖近岸水动力特征,满足湖岸稳定要求,兼顾景观、亲水等其他要求。生态型护岸可根据流速条件进行选择,以能保证护岸安全为原则。流速较大的岸坡可选用植生型砌石护岸、植生型混凝土护岸等;流速中等的可选用网垫植被复合型护岸、框架覆土复合型护岸、石笼挡土墙等;流速较缓的岸坡可采用植物护岸、木材护岸、堆石护岸等。
现行行业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对生态型护岸作了要求,同时还要遵循下列原则:
1 符合水文和水动力学要求。根据不同的水文及水动力学特征设计生态型护岸。
2 稳定性原则。岸坡设计对水力参数和土工技术参数进行评估,找出引起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护岸形式,以保证岸坡的安全性。
3 生态性原则。重视河流湖泊与陆域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注意保持与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生境类型。
4 景观性原则。生态型护岸设计以自然、生活、历史和文化为元素综合设计,并与当地景观文化融为一体。
5 亲水性原则。以人为本,尽量满足使用者“亲水、近水、入水”的需求。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 上一节:4.2 功能分区与用地比例
- 下一节:5 水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