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墙体热工及防潮设计
5.3.1 岩棉外保温工程的平均传热系数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计算岩棉条或岩棉板的厚度时,其导热系数、蓄热系数的取值宜符合表5.3.1-1的规定,导热系数修正系数的取值宜符合表5.3.1-2的规定。
表5.3.1-1 岩棉条或岩棉板的导热系数、蓄热系数
表5.3.1—2 岩棉条或岩棉板的导热系数修正系数
5.3.2 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期间,岩棉外保温工程的重量湿度允许增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相关规定。当基层墙体为砌体时,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基层墙体宜采取隔汽措施。
5.3.3 夏热冬冷地区,岩棉外保温工程冷凝受潮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相关规定,外保温系统宜采用透汽性较好的防护层。
5.3.2 岩棉条和岩棉板的水蒸气渗透阻较小,透汽性好,要求外饰面层也能有良好的透汽性。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岩棉外保温系统构造中冷凝界面内外侧的蒸汽渗透阻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H0,i—冷凝计算界面内侧所需的蒸汽渗透阻(m2·h·Pa/g);
H0,e—冷凝计算界面至围护结构外表面之间的蒸汽渗透阻(m2·h·Pa/g);
Pi—室内空气水蒸气分压(Pa);
Pe—室外空气水蒸气分压(Pa);
Ps,c—冷凝计算界面处与界面温度0c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a);
P0—保温材料的干密度(kg/m3);
δi—保温材料的厚度;
[Δω]—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岩棉的重量湿度允许增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相关规定,取5%;
Z—采暖期天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相关规定取值。
图3 岩棉外保温系统冷凝界面位置示意
在寒冷地区,冷凝计算界面在保温层与密实防护层的交界面(图3),当基层墙体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时,防护层的水蒸气渗透阻不大于2.83x103m2·h·Pa/g,一般不会出现内部结露等问题;当基层墙体材料为加气混凝土时,防护层的水蒸气渗透阻不大于2.10x103m2·h·Pa/g,才会避免出现结露等问题。因此,本标准要求在基层墙体为砌体时,严寒和寒冷地区基层墙体宜设置隔汽层。
按照热工设计原则:采用多层围护结构时,一般应将蒸汽渗透阻较大的密实材料布置在内侧,而将蒸汽渗透阻较小的材料布置在外侧。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判明,单层结构和外侧透汽性较好的围护结构,其内部的施工湿度,经若干时间后即能达到正常平衡湿度,故对这类结构不需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对于保温层外侧有密实饰面层的情况,当内侧结构层为加气混凝土和黏土砖等多孔材料时,由于采暖期间存在着由室内向室外的水蒸气分压力差,在结构内部可能出现冷凝受潮,故应进行验算;当内侧结构层为密实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时,在室内温湿度正常条件下,一般不需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
设置隔汽层时,宜设在保温层和基层墙体之间,隔汽层可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普通防水砂浆。同时,也可根据工程情况,在外墙内表面设置隔汽构造。
5.3.3 当基层墙体材料为加气混凝土或其他多孔材料时,应进行外保温系统内部结露或冷凝受潮验算。围护结构中冷凝计算与验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室内外空气的温湿度确定水蒸气分压Pi和Pe,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围护结构各层的水蒸气分压P分布曲线和该层饱和水蒸气分压Ps曲线,设计中根据采暖期和空调期室外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室外计算参数。
式中:
Pm—围护结构m层处的水蒸气分压(Pa);
H0—围护结构的总蒸汽渗透阻(m2·h·Pa/g);
Pi—室内空气水蒸气分压(Pa);
Pe—室外空气水蒸气分压(Pa);
—从室内一侧算起,由第一层到第m—1层的蒸汽渗透阻之和。围护结构内任一层内界面饱和水蒸气分压(Ps)。
2 根据室内外空气的温度ti和te,确定各层的温度分布曲线,同时确定饱和水蒸气分压(Ps)分布曲线。
根据围护结构内水蒸气分压(P)曲线和饱和水蒸气分压(Ps)曲线相交与否来判断围护结构内部是否会发生冷凝。
按照外保温系统水蒸气渗透“易进易出、难进易出”的原则,本条要求夏热冬冷地区外保温系统防护层有较好的透汽性。当本标准第5.3.3条冷凝受潮验算不满足要求时,应调整防护层的水蒸气透过性,使防护层水蒸气渗透阻不大于2.10x103m2·h·Pa/g,宜采用符合系统透汽性要求的砂浆或界面处理。
但应注意的是,本条规定的是包括饰面层在内的整个防护层的水蒸气渗透阻,而非仅仅是抹面层的水蒸气渗透阻。当实际采用的系统防护层水蒸气渗透阻确实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也可以采用符合《建筑部件和构件的湿热性能 能避免临界表面湿度和缝隙冷凝作用的内表面温度 计算方法》ISO13788—2001的计算方法对系统进行热湿耦合的计算分析。但该计算应提交专项计算分析报告,且通过专家委员会的专题论证,以保证系统特性满足长期耐久性和热工性能要求。
- 上一节:5.2 抗风荷载设计
- 下一节:5.4 构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