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系统设计
5.0.1 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
5.0.2 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供回水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小区总体规划和建筑物性质、规模、高度以及系统维护管理和安全运行等条件确定。
5.0.3 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供水宜采用下列方式:
1 调速泵供水系统,调速泵可兼作循环泵;
2 处理设备置于屋顶的水箱重力式供水系统,系统应设循环泵。
5.0.4 净水机房应单独设置,且宜靠近集中用水点。
5.0.5 高层建筑管道直饮水供水应竖向分区,分区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住宅各分区最低饮水嘴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35MPa;
2 公共建筑各分区最低饮水嘴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0MPa;
3 各分区最不利饮水嘴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的要求。
5.0.6 居住小区集中供水系统可在净水机房内设分区供水泵或设不同性质建筑物的供水泵,或在建筑物内设减压阀竖向分区供水。
5.0.7 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应设循环管道,供回水管网应设计为同程式。
5.0.8 建筑物内高区和低区供水管网的回水管连接至同一循环回水干管时,高区回水管上应设置减压稳压阀。并应保证各区管网的循环。
5.0.9 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宜采用定时循环,供配水系统中的直饮水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2h。
5.0.10 配水管网循环立管上端和下端应设阀门,供水管网应设检修阀门。在管网最低端应设排水阀,管道最高处应设排气阀。排气阀处应有滤菌、防尘装置。排水阀和排气阀设置处不得有死水存留现象,排水口应有防污染措施。
5.0.11 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回水宜回流至净水箱或原水水箱。回流到净水箱时,应在消毒设施前接入。采用供水泵兼作循环泵使用的系统时,循环回水管上应设置循环回水流量控制阀。
5.0.12 居住小区集中供水系统中,每幢建筑的循环同水管接至室外回水管之前宜采用安装流量平衡阀等措施。
5.0.13 不循环的支管长度不宜大于6m。
5.0.14 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除敷设在建筑垫层内的管道外均应做隔热保温处理。
5.0.15 管材、管件和计量水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材应选用不锈钢管、铜管等符合食品级要求的优质管材;
2 室内分户计量水表应采用直饮水水表,宜采用IC卡式、远传式等类型的直饮水水表;
3 应采用直饮水专用水嘴;
4 系统中宜采用与管道同种材质的管件及附配件。
5.0.16 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供水末端为三个及以上水嘴串联供水时,宜采用局部环状管路,双向供水。
5.0.2 为了保证供水和循环回水的合理和安全性,工程建设中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应根据建设规模,分期建设、建筑物性质和楼层高度,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来确定采取集中供水系统或分片区供水系统,或在一幢建筑物中设一个或多个供水系统。
5.0.3 本条所规定的两种供水方式,特别适合于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小区集中供水时,为有利于保持水质卫生,应优先选用无高位水罐(箱)的供水系统,并宜采用变频调速泵供水系统(图7、图8)。
图7 变频调速供水泵系统示意
1-城市供水;2-倒流防止器;3-预处理;4-水泵;5-膜过滤;
6-净水箱(消毒);7-电磁阀;8-可调式减压阀;9-流量调节阀(限流阀);10-减压阀
图8 屋顶水箱重力供水系统
1-城市供水;2-原水水箱;3-水泵;4-预处理;5-膜过滤;6-净水水箱;7-消毒器;8-减压阀
5.0.4 用水量小、供回水系统少的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处理设备和供水系统的净水机房,可利用地下室的空间,宜设于建筑物内。根据工程经验,处理水量15m3/d~20m3/a,面积约占20m2~50m2;大型的净水机房,日处理水量大,系统多,机房内设有净化处理设备、化验、控制室、仓库和办公、维护等辅助用房,所需面积大,机房净高要求高,如某工程设计的规模约200m3/d,净水站总面积约为300m2,所以宜设独立净水机房。单建净水站时,其建筑形式(跨度、开间、层高等)应根据机房内设备尺寸、设备布置、设备安装及使用、检修要求等而定。
为了小区供水系统的均衡性,应将净水机房设在距用水点较近的地点或在小区居中位置,有利于实现系统的全循环,减少水质降低的程度和缩短输水的距离,有利于卫生安全运行,便于维护管理。
规模大的建筑小区,机房可分别建立,实现分区供水。
5.0.5 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运行使用时,各楼层饮水嘴的流量差异越小越好,所以直饮水系统的分区压力宜小于建筑给水系统的取值。
5.0.6 本条说明了小区内或建筑物内可设一个集中供水系统,亦可分系统供应,或根据建筑物高度分区供应。除应满足分区压力要求外,设计中应采取可靠的减压措施,可设可调式减压阀以保证回水管的压力平衡(图9)。
图9 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管网几种布置
1-水箱;2-自动排气阀;3-可调式减压阀;4-电磁阀或控制回流装置
(a)适用于高度<50m、立管数较少的建筑物(低区亦可用支管可调试减压阀);
(b)适用于高度>50m、立管数较多的高层建筑;
(c)适用于多幢多层的小区建筑;
(d)适用于高、多层的群体建筑。
5.0.7 本条针对小区建筑物较多,供水范围大以及单体建筑内立管多,规定了室内外供水管网采用“全循环同程系统”(图10)。这种循环方式能使室内外管网中各个进出水管的阻力损失之和基本保持相当,便于室内外管网的供水平衡。达到全循环要求。所以对同一小区的不同栋号而言(即不同供水单元),无论建筑单元的多少,其室内阻力基本达到平衡,室外管网保持同程,整个循环系统实现水力平衡,基本上不会出现死水现象。
图10 全循环同程系统示意
1-自净水机房;2-至净水机房;3-流量调节阀;4-流量平衡阀;5-单元建筑
5.0.9 在正常情况下,水在管网系统中(包括管、水箱等)停留的时间越长,水质下降越大。反之,水质下降越小。也就是说,循环越快,停留时间越短,则用水点的水质越接近水处理装置出口水质,即水质越好,但循环加快会使循环设施费及运转费用增大。据有关文献和试验得知,经消毒的水,保持一定的游离性余氯,持续杀菌时间≥48h,即保证两天之内水不会变质。也有文章认为饮用净水在封闭管网中的保质期为≤12h。本条规定停留时间不超过12h,主要考虑管网极少用水时段(凌晨0点至凌晨4点~6点)应在12h内至少完成一次循环,全天循环次数不少于2次,以保持水的新鲜。
5.0.10 为使管网正常运行和便于维护管理,应在配水管网和立管装有必需的配件(图11)。
图11 日本的高质水系统示意
1-给水;2-处理装置;3-消毒装置;4-净水槽;5-控制阀;6-水泵;7-截止阀;8-饮水器;9-用水水嘴;10-调节阀;11-排气阀
5.0.11 净水设备出水被输送到用水点时,仍存在水质下降。出于安全考虑,本条中规定了循环回水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方可进入净水箱。
为确保循环回水正常工作,可达到循环流量的自动调节。设循环泵和不设循环泵(由变速泵调节)均宜设此阀组来控制循环流量(图7)。
5.0.12 为了控制各建筑内和各管段的循环回流量并实现水力平衡,规定了宜装流量平衡阀,便于直观进行流量调节。
5.0.13 支管过长,易形成滞水。管道过长可考虑在支管上安装带止水器的直饮水水表。采用臭氧等会产生浓度扩散的消毒方式时,可延长支管长度。根据上海管道纯净水股份有限公司所做实验,支管长度在15m时,其水质在2d内不变质。本次修订通过深圳深水海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所做实验,并结合工程实际,将支管长度不宜大于3m改为6m,可保证水质在2d内菌落总数及总有机碳(TOC)指标不明显升高,当用户长期未用水时,建议提醒用户使用前应采取放水措施。
5.0.14 饮用水水温适宜保持在25℃以下,可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繁殖。故架空敷设管道均应做隔热保温处理。寒冷地区室外明露管道需进行防冻保温。保温一方面为了防止寒冷地区管道内的水结冰,影响用户用水及冻坏管道;另一方面也防止南方地区管道内的水在高温下导致细菌繁殖。
5.0.15 影响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水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严格保证水质要求,除了采用先进的制水工艺流程及设备并辅以严格的操作管理外,还要有合理的循环管道设计和选择优质管材,所以对管材和管件制定本条规定。
铜管选用时,应注意处理后水的pH值变化。若水处理采用了RO膜工艺,出水水质可能偏低(pH值<7),则不宜采用铜管。
无论是不锈钢管还是铜管,均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的评价标准》GB/T 17219的要求。
5.0.16 本条为新增条款。公共建筑饮水区域多为末端支管多龙头串联供水(一根支管上龙头数大于3个),不利于水质保障和系统循环,此处规定多龙头串联供水应采用局部环状管路供水(双向供水或采用专用循环管配件)。
- 上一节:4 水处理
- 下一节:6 系统计算与设备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