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氰尿酸消毒剂
6.5.1 氰尿酸消毒剂宜用于室外露天游泳池、水上游乐池和室内阳光游泳池。当地采购其他消毒剂有困难时,也可用于室内无阳光游泳池池水的消毒,但其投加浓度不应超过本规程第6.5.2条第2款的规定。
6.5.2 采用氰尿酸消毒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外池的投加浓度不应超过80mg/L;
2 室内阳光池的投加浓度不应超过30mg/L;
3 池水的pH值应保持在7.2~7.8范围内;
4 应将其溶解成液体用加压泵湿式投加。
6.5.1 氰尿酸是稳定剂,它能控制次氯酸一次生成一定的数量,使药剂中的氯慢慢释放出来,即使在阳光的照射下,每次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次氯酸流失。所以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消毒作用。但氰尿酸在池水中会不断地积累,由于氰尿酸浓度与次氯酸浓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如果池水中的氰尿酸含量过高,就会失去对氯的缓解作用。根据工程使用实践总结,本条对室内游泳池和室外游泳池使用氰尿酸消毒剂池水中的浓度作出了规定。
氯化异氰尿酸盐消毒剂是一种白色的结晶(片状、粒状)化合物,是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盐的总称。氰尿酸是一种稳定氯的化合物,适用于室外游泳池、水上游乐池及低游泳负荷的室内池。但据资料介绍,在浓度不超过100mg/L的条件下,它不干扰游离性余氯的释放,它能使药剂中的氯逐渐释放出来,故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消毒作用。
该型消毒剂在水中分解成氯和具有稳定功能的氰尿酸,而制剂中的氯是缓慢地释放出来,在较强的阳光下对游离氯具有稳定作用,抵抗紫外线的影响,防止氯的快速挥发,保证了对池水的杀菌消毒效果。适宜用于室外露天游泳池的池水消毒。
室内非阳光游泳池使用氰尿酸消毒剂,如果浓度过高,则它所分解释放出的氯离子形成次氯酸,会使池水中的氰尿酸富集化,降低游离氯的数量,达不到消毒作用。将这种高浓度氰尿酸引起的这种现象称“氯的锁定”状态,也称池水过稳定。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严格的控制氰尿酸浓度所对应的氯的剩余量。根据国内采用这种消毒剂的工程实践总结,本条规定了氰尿酸用于室内池水消毒剂的最高限值。
如果用于室内无阳光照射游泳池、游乐池时,要进行严格的监测,使其游离氯和氰尿酸保持平衡状态,否则会使池中的氰尿酸富集化。氰尿酸浓度过高,则游离氯消毒和氧化功能不断下降,使池水过稳定,甚至完全达不到消毒功能,造成水质不达标准。此时池水中的杂质就不能通过池水净化水处理所能去除的,我们称此现象为池水老化。如果出现此种现象只能通过放水和补充较多的新鲜水进行稀释。因此,保持水中的氰尿酸浓度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游泳池水质标准》CJ/T 244的规定是有严格的监测予以保证。
据英国《游泳池水处理和质量标准》(1999年版)建议氰尿酸和游离氯按表1参数控制。
表1 氰尿酸与游离氯关系表
注:本表引自英国《游泳池水处理和质量标准》(1999年版)。
6.5.2 根据国内一些使用氰尿酸消毒剂的室内室外游泳池的经验总结,由于氰尿酸在池水中的速度缓慢,不应过高的投加,故本条提出了室内、室外游泳池、水上游乐池使用氰尿酸消毒剂的最低和最高投加浓度。如果低于30mg/L,它会因阳光照射下过度消耗,达不到稳定氯的效果;如果高于80mg/L,氯将会几乎没有消毒作用。
亦有资料介绍,由于室内游泳池不受阳光照射,使用异氰尿酸消毒剂会降低氯的消毒效率,故室内非阳光池不宜使用。
由于每一种复合性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都受水的pH值的影响,所以,为了能有效地消毒杀菌,控制水的pH值很重要,本条对此作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