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GB/T50155-2015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5.4 空气处理

5.4.1 干空气 dry air
    不含水蒸气的空气。
5.4.2 干蒸汽 dry steam
    不含水滴的水蒸气。
5.4.3 湿空气 moist air
    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5.4.4 焓湿图 psychrometric chart
    表示湿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含湿量和比焓等状态参数及其相互关系的线图。
5.4.5 比焓 specific enthalpy
    单位质量物质所具有的焓。在空调中,指与单位质量干空气对应的湿空气所具有的焓。
5.4.6 饱和含湿量 saturation humidity ratio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饱和空气所具有的含湿量。
5.4.7 等温线 isotherm
    湿空气焓湿图中,温度相同的所有各点的连线,即干球温度的等值线。
5.4.8 等湿线 isohume
    湿空气焓湿图中,含湿量的等值线。
5.4.9 等焓线 isoenthalpy
   湿空气焓湿图中,比焓的等值线。
5.4.10 加热 heating
    向空调系统的工作介质提供热量。
5.4.11 冷却 cooling
    从空调系统的工作介质中排出热量。
5.4.12 加湿 humidification
    使湿空气含湿量增加的过程。
5.4.13 减湿 dehumidification
    使湿空气含湿量减少的过程。
5.4.14 等湿加热 sensible heating
    使湿空气含湿量保持不变的加热过程。
5.4.15 等湿冷却 sensible cooling
    使湿空气含湿量保持不变的冷却过程,也称干式冷却。
5.4.16 绝热加湿 adiabatic humidification
    湿空气的比焓保持不变的加湿冷却过程。
5.4.17 减湿冷却 dehumidifying cooling
    湿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并使其中的部分水蒸气凝结析出的过程。
5.4.18 等温加湿 isothermal humidification
    湿空气不发生显热变化的加湿过程。
5.4.19 热湿比 angle scale
    在湿空气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比焓对于含湿量的平均变化率,也称角系数。
5.4.20 干工况 dry cooling condition
    空气流经冷盘管时温度下降但含湿量不变的工作状况。
5.4.21 湿工况 wet cooling condition
    空气流经冷盘管时温度下降且含湿量减少的工作状况。
5.4.22 热湿交换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两物质间同时发生热量和湿量传递的变化过程。
5.4.23 水气比 water-air ratio
    在喷水室或冷却塔中,喷洒的水量与通过的空气量之比,也称喷水系数。
5.4.24 顺喷 downstream spray pattern
    喷水室中的喷嘴顺气流方向喷水的方式。
5.4.25 逆喷 upstream spray pattern
    喷水室中的喷嘴逆气流方向喷水的方式。
5.4.26 对喷 two banks opposing spray pattern
    喷水室中的两排喷嘴相对喷水的方式。
5.4.27 喷嘴密度 spray nozzle density
    喷水室中单位横断面积上某一排喷嘴的数量。
5.4.28 机器露点 apparatus dew point
    空气经喷水室或表冷器处理后接近饱和状态时的终状态点。
5.4.29 最小新风量 minimum outdoor air requirement
    为满足人员与工艺要求,单位时间内引入空调房间或系统的最小室外空气量。
5.4.30 回风百分比 percentage of return air
    集中空气处理设备所利用的回风量占其送风量的百分率,简称回风比。
5.4.31 新风百分比 percentage of outdoor air
    集中空气处理设备所引入的新风量占其送风量的百分率,简称新风比。
5.4.32 一次回风 primary return air
    在集中空气处理设备中,与新风混合后通过热湿处理的部分室内空气。
5.4.33 二次回风 secondary return air
    在集中空气处理设备中与热湿处理过的混合空气再次混合的部分室内空气。
5.4.34 一次回风系统 primary retur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只采用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
5.4.35 二次回风系统 secondary retur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采用了二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
5.4.36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 air to air energy recovery
    采用能量回收设备回收排风中的能量以降低新风处理能耗。
5.4.37 热回收显热效率 temperature exchange effectiveness
    对应风量下,热回收装置新风进、出口温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温差之比,也称温度交换效率。
5.4.38 热回收潜热效率 absolute humidity ratio exchange effectiveness
    对应风量下,热回收装置新风进、出口含湿量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含湿量差之比,也称湿交换效率。
5.4.39 热回收全热效率 enthalpy exchange effectiveness
    对应风量下,热回收装置新风进、出口比焓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比焓差之比,也称焓交换效率。
5.4.40 析湿系数 moisture separation coefficient
    空气在热湿交换过程中全热交换量与显热交换量的比值。
5.4.41 接触系数 coefficient of contact
    表示空气热湿处理实际过程与理想过程的接近程度。
5.4.42 迎面风速 air face velocity
    通过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流量与设备空气流通截面积之比值。
5.4.43 直接蒸发冷却 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空气和水直接接触,因水蒸发吸收汽化潜热而使空气温度下降。
5.4.44 间接蒸发冷却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空气经过表面式换热器与经蒸发冷却的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
5.4.45 复合式蒸发冷却 composite evaporative cooling
    空气经直接蒸发冷却和间接蒸发冷却组合的复合过程而被冷却。

条文说明
5.4.5 比焓
    在本专业具体应用中,通常将比焓简称为焓,但二者在概念上并不是等同的。
5.4.18 等温加湿
    空气状态沿焓湿图中的等温线变化,这是一种理想的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工程应用中采用向空气中喷入低压干饱和蒸汽的加湿方法,空气的状态变化近似这一过程,但并不严格。由于干饱和蒸汽的温度总高于空气温度,所以蒸汽喷入之后也同时将显热带给空气,从而使加湿后的空气温度略有升高。由于这部分显热量十分有限,实际变化过程线与等温线之间形成的偏角大约只有3~4°,所以工程设计和计算中均按等温线考虑,由此形成的误差是微乎其微的。
5.4.19 热湿比
    本条术语以前习惯称为角系数,来源于俄语угловодкоэф фициент一词,在我国已广为采用多年。鉴于角系数这种命名不很确切,且与传热学中辐射换热过程所采用的角系数一词混淆,故本标准正式定名为热湿比。英语文献中描述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时使用显热比(sensible heat ratio)一词,即显热对于全热的平均变化率,因此,找不到正式的英文对照词,只能由俄语文献的英译本中选取。本词条所列的英文对照词angle scale来源于苏联B·B·巴图林所著《工业通风原理》一书英译本。
5.4.28 机器露点
    由于空气在所有冷却设备(表冷器、喷水室等)中的与冷介质的热交换都不是一个理想的换热过程(换热面积无穷大或换热时间无限长),因此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冷却后的空气都不是能够100%的达到其初状态时的露点温度的。因此人们用机器露点来表征空气冷却后的终状态点,它与“空气露点”有明显的区别。
    机器露点的数值(即与100%饱和线的接近程度),与空气冷却设备的特点、形式、冷却系数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采用表冷器时,机器露点在90%~95%左右;采用单级喷水室时,可达到95%以上;采用双级喷水室时,可接近100%(设计时可取98%~99%)。
5.4.40 析湿系数
    又称换热扩大系数,表示因存在湿交换而增大了总换热量。析湿系数用下式表示:
    式中:
    ξ——析湿系数;
    h1,h2——空气初、终比焓,kJ/kg干;
    cp——干空气的比定压热容,kJ/(kg·℃);
    t1,t2——空气初、终干球温度,℃。
5.4.41 接触系数
    又称通用热交换效率、第二热交换效率。接触系数用下式表示:
    式中:
    E′——接触系数;
    t1,t2——空气初、终干球温度,℃;
    ts1,ts2——空气初、终湿球温度,℃。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