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GB/T50155-2015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7.1 一般术语

7.1.1 制冷 refrigeration
    用某种手段将热量从被控物体或者空间中排出,使其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维持这个温度的过程。
7.1.2 蒸气压缩式制冷 vapou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以机械能为驱动能量,通过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利用制冷剂液体在气化时产生的吸热效应的制冷方式。
7.1.3 吸收式制冷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以热量为驱动能量,以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吸收和发生效应为驱动力,利用制冷剂液体在气化时产生的吸热效应的制冷方式。
7.1.4 吸附式制冷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以热量为驱动能量,以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吸附和脱附效应为驱动力,利用制冷剂液体在气化时产生的吸热效应的制冷方式。
7.1.5 制冷机 refrigerating machine
    在某种动力驱动下,通过热力学逆循环连续地将热量从低温物体或介质转移到高温物体或介质,并用以制取冷量的装置。
7.1.6 热泵 heat pump
    在某种动力驱动下,通过热力学逆循环连续地将热量从低温物体或介质转移到高温物体或介质,并用以制取热量的装置。它也可以实现制冷机的功能。
7.1.7 冷水 chilled water
    由冷水机组等制冷设备提供的能满足空调或其他工艺降温需求的低温水。
7.1.8 冷却水 cooling water
    带走冷水机组等制冷设备排放的冷凝热的冷却用水。
7.1.9 名义工况 nominal condition
    用于设备性能检测的单组或多组规定的试验条件,通常规定在有关标准、产品铭牌或样本上。
7.1.10 制冷量 refrigerating capacity
    在规定工况下,单位时间内从被冷却的物质或空间中移除的热量,也称制冷能力。
7.1.11 性能系数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制冷及制热设备的制冷及制热量与其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简称COP。
7.1.12 能效比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制冷设备的制冷量与其消耗功率之比,简称EER。
7.1.13 制冷季节能效比 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在制冷季节中,制冷及制热设备进行制冷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其值用kWh/kWh表示,简称SEER。
7.1.14 制热季节能效比 heating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
    在制热季节中,制冷及制热设备进行制热运行时向室内送入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其值用kWh/kWh表示,简称HSPF。
7.1.15 全年性能系数 annual performance factor
    以一年为计算周期,同一台制冷及制热设备在制冷季节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及制热季节向室内送入的热量总和与同一期间内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其值用kWh/kWh表示,简称APF。
7.1.16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用一个单一数值表示的冷水机组等设备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它基于机组部分负荷时的性能系数值,按照机组在各种负荷率下的运行时间等因素,进行加权求和计算获得,简称IPLV。
7.1.17 热力系数 thermodynamic coefficient
    特指在吸收式制冷中,制冷量与向发生器中加入的热量之比,其值用kWh/kWh表示。
7.1.18 热力完善度 thermodynamic perfectness
    是指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在相同的高温与低温热源之间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的比值。
7.1.19 免费供冷 free cooling
    在不启动人工制冷设备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冷源提供冷量的供冷方式。

条文说明
7.1.1 制冷
    此处对原标准中定义进行了修改,原定义:用人工方法从一物质或空间移出热量,以便为空调、冷藏和科学研究等提供冷源的技术。而此处将制冷视为一种过程而不是具体的工程技术,从物理本质上对制冷的概念进行了解释。
7.1.2~7.1.4 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
    参考科学出版社《制冷原理与技术》中的定义。
7.1.5 制冷机
    制冷机采用的英文对照词为refrigerating machine,这一术语在有关文献及辞书上多见,如《英汉工程技术词典》、《冷冻空调用语事典》(日)、《新国际制冷辞典》和《制冷工程技术辞典》等。基本含义是实现制冷目的的各部分组合的总称。它区别于常讲的制冷主机,制冷主机特指制冷压缩机(refrigerating compressor),制冷机是一个等同于制冷系统(refrigerating system)的概念。在美国ASHRAE等有关文献中,多采用refrigeratingsystem这一类系统。经比较,制冷系统同制冷机概念是等同的。有的辞书中制冷机有成套的含义,而制冷系统也有成套的含义,并不能准确说明两者的区别。国内工程上也常用制冷机这一术语,例如暖通专业有关手册中将制冷机组(refrigerating unit)也并入制冷机,可见制冷机是一个大概念。制冷机组、冷水机组等则是制冷机的一种,例如离心式冷水机组、活塞式冷水机组等都包括在制冷机内。
7.1.6 热泵
    参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热泵技术应用理论基础与实践》。
7.1.7 冷水
    此处对原标准中定义进行了补充,强调其需具有满足空调或工艺降温需求特征。
7.1.9 名义工况
    参考《汉英-英汉制冷空调辞典》中的定义。
7.1.10 制冷量
    参考《汉英-英汉制冷空调辞典》中的定义,对原标准中的释义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7.1.11、7.1.12 性能系数、能效比
    原标准对性能系数的定义:在制定工况下,制冷机的制冷量与其净输入热量之比。此处对原标准定义进行了修正,因性能系数是所有冷源或热源设备的性能参数,只针对制冷机给出定义式是不全面的。能效比则主要适用于评价制冷机组性能的指标,从实际情况来看,它更符合原标准对性能系数的定义。因此,原则上说COP与EER是有一定区别的。从定义上看,COP的范围更为广一些(包括了冷和热)。但目前的一些资料、书籍甚至规范标准中,针对不同的情况,对COP和EER并没有完全严格的进行区分,有时提到热泵的供热性能时,也采用了EER来描述;或提到制冷机的制冷性能时,也有的采用COP来描述。因此,在理解两个术语异同的基础上,应用是要根据不同的当时情景,只要不导致混淆即可。
7.1.13、7.1.14 制冷季节能效比、制热季节能效比
    参考《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2008及《房间空气调节器性能标准》GB/T7725-2004中的定义,并强调制热、制冷的季节性能均可用季节能效比描述。
7.1.15 全年性能系数
    以《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17758-2010中定义为基础,强调了以包含一个制冷季和一个制热季的一年为计算周期,突出了该系数在评价全年能效时的功用。
7.1.16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参考《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T18430.1-2007中的相关描述。
7.1.17 热力系数
    参考科学出版社《制冷原理与技术》中的定义并进行了完善,强调该系数是针对热力循环提出的。
7.1.18 热力完善度
    参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工程热力学》中的定义。
7.1.19 免费供冷
    根据术语内涵给出的释义。将原指冷却水供冷扩展到所有不启动人工制冷的供冷。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