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GB50583-2020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6.1 结构布置

6.1.1  井口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或钢结构。

6.1.2  井口房不应与井架、井颈联结。

6.1.3  容量较大的箕斗受煤仓宜与井口房脱开。

6.1.4  井口房的柱距应根据热风道、安全出口、管井位置、井架基础等因素综合确定。

6.1.5  主斜井强力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与头部设备支承结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宜与主体结构脱开。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及头部设备应布置在梁上或钢筋混凝土墙上,带式输送机的拉力方向应与梁或墙的纵轴方向一致。

6.1.6  井颈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颈结构宜与井壁分别形成独立的结构受力单元;

    2  井颈宜采用素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3  井颈埋深应满足风道、防火门、安全出口及井架底框梁等布置的要求;

    4  钢筋混凝土壁座型式可选用直角单锥形或直角双锥形(图6.1.6)。

6.1.7  单绳缠绕式提升机房可采用单层排(框)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房宜采用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提升机基础与楼层应设缝分开。

6.1.8  提升机房屋面结构宜采用钢屋架、网架等轻型屋面结构。屋面跨度不大于15m时,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6.1.9  提升机房基础与井架基础宜取同一埋置深度且应避免相碰;当不能满足时,应计入相邻基础引起的地基附加应力和变形的影响。

6.1.10  提升机基础与主体结构基础宜分开设置。

6.1.11  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基础可采用素混凝土基础,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基础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6.1.12  提升机基础下为较完整的中、微风化岩石时,宜采用岩石锚杆基础。提升机基础嵌入岩石的深度不宜小于500mm。

6.1.13  提升机基础的重心宜与钢丝绳合力作用点的平面投影位置接近。

条文说明

6.1.1  井口房的结构型式应考虑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斜井或立井开拓方式,对于大、中型矿井的立井井口房,当使用功能许可时,宜采用钢结构。钢结构自重轻,可以工厂化生产,缩短井口占用时间。

    一般矿井的主、副斜井井口房可采用框架结构,当结构跨度较大时,屋面结构宜采用钢结构轻型屋面板型式。

6.1.5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及头部设备的布置应根据工艺专业的要求确定,当皮带拉力较大且使用功能允许与结构脱开单独布置时,应尽量与主体脱开。

6.1.6  由于井颈结构位于地表附近,所受井口与设备荷载较井壁结构复杂,与风道、安全出口等连接构筑物以及相邻建(构)筑物基础的相互影响密切,尤其是不均匀荷载的影响因素与井壁结构不同,所以第4款强调,井颈结构宜与井壁分别形成独立的结构受力单元。对于直接放在硬质岩石上的井颈结构可以与井壁结构共同受力,直径不大时也可以作为井塔结构的基础。由于形成独立结构受力单元的原因,井颈一般应设壁座,壁座截面型式可选用直角单锥形和直角双锥形。

    对于冻结法施工时,井颈壁厚应与其下的内层井壁同厚,临时井颈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设置壁座;井筒内壁套壁完成后,井颈连续浇筑,井颈与井壁宜整体连接,连接部位的钢筋同井壁;井颈下端不宜再设置壁座,以免破坏外层井壁和冻结壁,但应采取措施保证井颈与临时锁口的钢筋混凝土壁共同受力。冻结法施工时临时锁口不应采用砌体结构。

6.1.7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基础与楼板设缝分开,避免提升机设备振动引起结构楼层振动。工程实践中为了降低天轮高度,也可将提升机房设为半地下室。

6.1.8  在地震高烈度区竖向地震作用影响较大。当屋架跨度较大时,最好采用钢结构,震害表明其抗震性能良好。

6.1.9、6.1.10  这两条规定了提升机基础、提升机房基础及井架基础间的关系。

6.1.12  提升机基础承受的水平力较大,基础嵌入岩石中有利于水平力的传递。

6.1.13  要求设计中对提升机基础的重心进行调整,使得提升机基础的重量全部充分发挥,因为在计算中一般考虑全部提升机基础重量参与抗滑移。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