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一般规定
8.1.1 循环冷却水系统供、回水管道宜埋地敷设,其平面布置和埋深,应根据工厂总平面布置、厂区地形、工程地质、施工条件、管道材质等因素综合确定。
8.1.2 循环冷却水系统供、回水管道的管径应根据水力计算并结合管网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确定,规模较大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宜采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供、回水主干管道分别向不同的生产装置配水。
8.1.3 循环冷却水管道不宜在道路下面纵向敷设;个别地段需要在道路下面纵向敷设时,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8.1.4 循环冷却水管道不应穿过建筑物和管廊的柱基础,不宜穿过设备基础。
8.1.5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处理药剂投加管道和蒸汽、压缩空气、润滑油等管道,宜采用管沟或架空集中敷设,并应有必要的保温、放空措施。
8.1.6 循环冷却水系统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步开车的生产装置供水时,管道设计应有不同工况的切换设施。
8.1.7 埋地循环冷却水钢质管道应根据土壤性质、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外壁防腐蚀处理。
8.1.8 循环冷却水管道的基础处理,应根据地质情况、管道材质、外部荷载及地下水水位等因素确定。
8.1.9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供水管、回水管、补充水管等宜采用钢质管道,药剂输送应采用耐腐蚀管道。
8.1.10 循环冷却水水系统的排水、溢流及其他重力流管道可采用铸铁管或PE、HDPE、UPVC等非金属管材。
8.1.1 循环冷却水系统供、回水管道在设计时应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管道的正常使用和方便施工、利于维护管理,尽可能节约投资。
本条中未提及土壤的冰冻深度影响,主要是考虑循环冷却水系统供、回水管道在冬季的运行温度一般不低于15℃,因此,对于冬季不间断运行的循环冷却水系统DN>100mm的管道,其埋深可以不受土壤冰冻深度的限制,尽可能节省管线埋设投资。对于冬季可能间断生产运行或需要停车检修的工业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管道埋深需要考虑土壤冰冻深度的影响或采取管线放空、管基防冻等措施。
8.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装置的规模愈趋向大型化,配套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规模也愈来愈大,很多工厂总图布置时,一套循环冷却水系统同时为几套生产装置提供循环冷却水,目前单套循环冷却水装置规模超过4×104m3/h的在石化、化工等行业已较普遍,采用单条循环冷却供、回水管道输水时的管径将超过DN2000mm,有的已达到DN2400mm,如此大口径的循环冷却水管道在管线综合的竖向布置时比较困难,特别对于地下管线密集的项目难度更大,因此建议单套循环冷却水装置的规模不宜太大,单条供回、水管道输水时的管径不宜大于DN2200mm。
8.1.3 工厂内的道路从消防安全考虑一般不允许阻塞,循环冷却水管道在道路下纵向敷设时,如遇到漏水检修,可能会大面积破坏路面阻塞交通;另外道路上重载车辆的行驶易造成管道的破坏。因此提出不宜在道路下面纵向敷设。
8.1.4 循环冷却水管道直径一般较大,如果发生管道损坏,泄漏水量大,会引起基础塌陷,建筑物、管廊的柱基础是厂房和管廊安全的保证,故提出不应穿越建筑物和管廊的柱基础;从保证设备的安全考虑,提出循环冷却水管道不宜穿越设备基础,如不得已从设备基础下穿过,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8.1.5 本条是关于药剂投加管线和蒸汽、压缩空气、润滑油等管线敷设的原则规定,这些管道埋地敷设一旦泄漏不易发现,故宜采用管沟或架空敷设。
8.1.6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步开车的生产装置,其循环冷却水供、回水系统的清洗、预膜和运行过程也存在不同步的情况,因此管道设计应有不同工况的切换设施。
8.1.7 目前埋地钢质管道的防腐在化工系统一些工程中也有采用附加阴极保护的措施,外壁防腐和阴极保护措施的联合使用保护效果更好。当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埋地钢质管道采用附加阴极保护措施时,应与全厂地下管网统筹考虑。
8.1.8 关于埋地管道的基础处理原则规定。对大口径(DN1200mm以上)的循环冷却水管道应特别注意管道基底和胸腔回填土的密实度。
8.1.9 水处理药剂都有不同程度腐蚀性,输送管道应采用耐腐蚀材料,以保证生产运行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