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术语
2.1.1 光伏组件 PV 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太阳电池组件(solar cell module)。
2.1.2 光伏组件串 photovoltaic modules string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具有一定直流电输出的电路单元。
2.1.5 光伏发电系统 photovoltaic (PV)power generation system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1.6 光伏发电站 photovoltaic (PV)power station
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包含各类建(构)筑物及检修、维护、生活等辅助设施在内的发电站。
2.1.7 辐射式连接 radial connection
各个光伏发电单元分别用断路器与发电站母线连接。
2.1.8 “T”接式连接 tapped connection
若干个光伏发电单元并联后通过一台断路器与光伏发电站母线连接。
2.1.9 跟踪系统 tracking system
通过支架系统的旋转对太阳入射方向进行实时跟踪,从而使光伏方阵受光面接收尽量多的太阳辐照量,以增加发电量的系统。
2.1.10 单轴跟踪系统 single-axis tracking system
绕一维轴旋转,使得光伏组件受光面在一维方向尽可能垂直于太阳光的入射角的跟踪系统。
2.1.11 双轴跟踪系统 double-axis tracking system
绕二维轴旋转,使得光伏组件受光面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的入射角的跟踪系统。
2.1.12 集电线路 collector line
在分散逆变、集中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将各个光伏组件串输出的电能,经汇流箱汇流至逆变器,并通过逆变器输出端汇集到发电母线的直流和交流输电线路。
2.1.13 公共连接点 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
电网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
2.1.14 并网点 point of coupling(POC)
对于有升压站的光伏发电站,指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站的光伏发电站,指光伏发电站的输出汇总点。
2.1.15 孤岛 islanding
在电网失压时,光伏发电站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继续供电的状态。又称孤岛现象。
2.1.16 计划性孤岛 intentional islanding
按预先设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地出现的孤岛现象。
2.1.17 非计划性孤岛 unintentional islanding
非计划、不受控出现的孤岛现象。
2.1.18 防孤岛 Anti-islanding
防止非计划性孤岛现象的发生。
2.1.19 峰值日照时数 peak sunshine hours
一段时间内的辐照度积分总量相当于辐照度为1kw/m2的光源所持续照射的时间,其单位为小时(h)。
2.1.20 低电压穿越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当电力系统故障或扰动引起光伏发电站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的电压跌落范围和时间间隔内,光伏发电站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2.1.21 光伏发电站年峰值日照时数 annual peak sunshine hours of PV station
将光伏方阵面上接收到的年太阳总辐照量,折算成辐照度1kW/m2下的小时数。
2.1.22 法向直接辐射辐照度 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
到达地表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
2.1.24 峰瓦 watts peak
光伏组件或光伏方阵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最大功率点的输出功率的单位。
2.1.25 真太阳时 solar time
以太阳时角作标准的计时系统,真太阳时以日面中心在该地的上中天的时刻为零时。
2.1.1 光伏组件种类较多,目前较常用的光伏组件有单晶硅光伏组件、多晶硅光伏组件、非晶硅薄膜光伏组件、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和高倍聚光光伏组件。
2.1.3 单元发电模块一般以逆变升压系统来划分单元,其规模容量根据电站建设条件、组件串电压等级和逆变后交流电压来确定,大、中型地面光伏发电站通常以1MW及以上容量为一个单元发电模块,该模块包括一个升压变压器。
2.1.4 光伏方阵主要包含光伏组件、组件串等,为了便于运维管理,光伏方阵一般以所接入逆变器来划分单元。组串式逆变器的光伏方阵范围示意参见图1A;集中式或集散式逆变器的光伏方阵范围示意参见图1B。
图1A 组串式逆变器的光伏方阵示意图
图1B 集中式或集散式逆变器的光伏方阵示意图
2.1.5 光伏发电系统一般包含逆变器和光伏方阵等,也可包含变压器。
2.1.21 该术语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热利用术语》GB/T 12936-2007,定义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