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一般规定
5.1.1 项目法人应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并应定期组织演练。
5.1.2 小型水电站新建、扩建或技术改造等工程施工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综合考虑各种主要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基础上,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2 应明确应急组织机构、部门职责;
3 应充分考虑事故特点,规定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和要求;
4 应明确安全应急物资准备要求;
5 应规定安全应急演练计划要求;
6 应评估特定场所和区域的安全事故紧急情况。
5.1.3 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应保持正常,同时应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5.1.4 应急预案应确保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5.1.5 应急指挥机构应确保施工现场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充足。应急物资和装备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同时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物资和装备使用正常有效。
5.1.6 应急预案应确保应急专项经费来源和数量,建立使用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5.1.7 应急预案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季节变化等因素进行调整和更新,定期进行评审。
5.1.8 应对超标洪水、山洪及泥石流等灾害编制安全应急预案。
5 安全应急预案
5.1 一般规定
5.1.1 应急预案体系涵盖了应急预案的分类、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应急救援的内容、应急物资管理等各个方面。制定应急预案应全面分析工程的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同时充分考虑施工地址、施工人数、施工原材料、施工环境等内容,详细考察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针对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制定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相关保障措施。
应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同时明确应急响应级别。事故等级划分、应急响应级别可参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根据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来制定。应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