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50665-2011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8 导线布置

8.0.1  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1000m以下档距,水平线间距离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ki——悬垂绝缘子串系数,可按表8.0.1-1的规定确定;

              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

              Lk——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

              U——系统标称电压(kV);

              fc——导线最大弧垂(m)。

表8.0.1-1 ki系数

    2  导线垂直排列的垂直线间距离,宜采用公式(8.0.1-1)计算结果的75%。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其最小垂直线间距离宜符合表8.0.1-2的规定。

表8.0.1-2  使用悬垂绝缘子串杆塔的最小垂直线间距离

    3  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Dx——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m);

              Dp——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m);

              Dx——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m)。

8.0.2  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最小水平偏移,重覆冰地区宜根据工程设计覆冰厚度、脱冰率、档距等条件计算确定。

8.0.3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换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回线路采用水平排列方式时,线路长度大于120km应换位;单回线路采用三角形排列及同塔双回线路按逆相序排列时,其换位长度可适当延长。一个变电站的每回出线小于120km,但其总长度大于200km时,可采用换位或变换各回输电线路相序排列的措施;

    2  对于Ⅱ接线路应校核不平衡度,必要时应设置换位。
 

条文说明

8.0.1  推荐的水平线间距离公式,是根据国内外经验提出的。考虑到国内外的线间距离公式,都是从已有的大量线路运行经验总结得出的,而这些线路的档距和弧垂大部分并不很大。虽然1968年国际大电力网会议收集各国公式并作比较时,将弧垂算到200m,但考虑到大档距常有特殊情况,很难和一般线路一致,因此只允许该公式在1000m以下档距中使用。

    垂直线间距离主要是确定于覆冰脱落时的跳跃,因此是与弧垂及冰厚有关的。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垂直线间距离较相同的水平线间距离可以小一些,即允许的弧垂或档距可以大一些,这是因为覆冰情况甚少见,而导线因风摇摆也不能使上下导线发生闪络,所以垂直排列时更安全些。这些看法在导线不舞动地区也是正确的。考虑到导线舞动是个别的,所以我们认为要求垂直线间距离比水平线间距离大是不合适的。根据我国双回路线路运行经验,推荐垂直线间距离可为水平线间距离的0.75倍。

    导线呈三角形排列时,其工作状态介于导线垂直排列和水平排列之间。水平排列的两相导线,当一相导线往上略微提高时,考虑到导线的摇摆接近基本与水平排列时相同,故在相同的允许弧垂或档距的情况下,其两线的距离不应缩小很多。因此,这相导线移动的轨迹,相当于以水平线间距离为长半轴、垂直线间距离为短半轴的椭圆。

    根据500kV及以下线路的运行经验,该公式是偏于安全的。

    条文中ki的系数按不同串型,列表规定水平线间距离公式中的悬垂绝缘子串系数。

8.0.2  在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设计中,酒杯塔和猫头塔导线或导地线档距中的静态接近距离不受导地线水平或垂直距离的控制,轻冰区可不考虑水平偏移,重覆冰地区宜根据工程设计覆冰厚度、档距等条件计算确定。酒杯塔导地线按50%脱冰计算,导地线间脱冰跳跃动态接近距离不受导地线水平或垂直距离的控制,按75%脱冰计算,导地线间水平偏移从0到4m,脱冰跳跃动态接近要求导地线间最大垂直投影距离约0.6m,考虑到导线的分裂半径,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酒杯塔上导地线间水平偏移取1m;1000kV淮南-上海(皖电东送)同塔双回交流特高压工程施工图设计优化取消了上下层相邻导线间的水平偏移。

8.0.3  为降低电压、电流不平衡度,在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设计时,对该工程采用的导线水平排列的酒杯型直线塔和导线三角形排列的猫头型直线塔的电气不平衡度进行了计算。计算表明:线路长度和导线排列方式是影响线路不平衡度的重要因素。

    表37列出了按照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两种不同排列方式的铁塔塔头尺寸计算的不同线路长度下三角排列、水平排列的不平衡度。

表37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线路不平衡度计算结果

    由表37可见,输电线路不平衡度随着线路长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不平衡电容电流随着线路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也可以看出,水平排列(酒杯塔)的不平衡度比三角排列(猫头塔)要高得多,水平排列(酒杯塔)的不平衡度大约是三角排列(猫头塔)的2.5倍。采用酒杯塔的线路在长度为140km时不平衡度就超过了2%的限值要求,而采用猫头塔的线路在长度为420km时不平衡度才超过2%的限值要求,从而可以看出导线排列方式对线路不平衡度的影响较大。

    考虑到输电线路实际上可能既有猫头塔,也有酒杯塔,比如在山区采用酒杯塔,而在走廊拥挤地区为减少房屋拆迁而采用猫头塔,同时对单回路而言,耐张转角塔均采用三角形排列的干字型塔,因此,即使直线塔均采用水平排列酒杯型塔,其换位长度亦可较上表中的130km为大,条文规定当采用水平排列时,线路长度大于120km时应换位,而对于采用三角形排列或两种排列方式均有的线路,其换位长度可适当延长,并建议经过计算确定。

     计算表明,输电线路导线换位后,其电气不平衡度可大大降低,图1为线路一次全换位示意图。计算一次全换位后线路不平衡度,结果如表38所示。

图1  线路一次全换位示意

表38  一次全换位后线路不平衡度

    从表38可以看出,经过一次全换位后,不论是三角排列线路还是水平排列线路,不平衡度均满足2%的限值要求,并且一次全换位后能满足电压不平衡度要求的长度可达900km。因此,在满足线路不平衡度要求的前提下,推荐一次全换位。

    在1000kV淮南-上海(皖电东送)同塔双回交流特高压工程设计中,对同塔双回路不同排列方式下的线路不平衡度进行了计算,结果如表39所示。

表39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不平衡度计算结果(EMTP计算)

    从表39可以看出,同塔双回路导线排列方式对线路不平衡度影响非常大。同相序排列方式的不平衡度最大,逆相序排列方式次之,异名相排列方式最好。采用同相序排列方式的线路在长度为72km时不平衡度就超过了2%的限值要求,而采用逆相序排列方式的线路在长度为288km时不平衡度才超过2%的限值要求,对于采用异名相排列方式的线路在长度为360km时不平衡度才1.35%。

    同塔双回线路的换位方式可分为双回同向换位和双回反向换位两种方式。为保证换位前后导线排列方式保持一致,对于同相序和异相序,必须同向换位;而对于逆相序,则必须反向换位。

    表40列出了在一个全循环换位情况下,计算得出的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不平衡度。

表40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一个全循环换位不平衡度计算结果(EMTP计算)

    从表40可以看出,经过一次全换位后,线路电压不平衡度显著减小,可降低20倍~30倍。

    另外,同走廊内有多回线路并行走线时,还应考虑线路之间的感应电压,如果感应电压较高时也宜考虑采取换位方式降低感应电压。

    1000kV淮南-上海(皖电东送)同塔双回交流特高压工程输电线路包括三段,即淮南-皖南(317km)、皖南-浙北(152km)、浙北-上海(165km)。通过对各段线路的不平衡度进行计算后,除淮南-皖南段需要换位外,皖南-浙北、浙北-上海段就线路本身来看,均可不换位,但根据特高压输电线路走廊规划情况,皖南-浙北-沪西两段线路大部分平行±800kV输电线路走线。根据科研研究结果,如该两段线路不进行换位,将对±800kV输电线路滤波器造成较大的危害,推荐两段线路各进行一个全循环换位。

    考虑同塔双回路逆相序单回运行,另一回停运的情况,单回输送功率为12000MW时,按负序电压不平衡度4%控制,线路长度不超过145km。

    除了计算电压、电流不平衡度外,还要考虑系统其他参数,综合确定工程的换位方式。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