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泵站配置
12.4.1 泵站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泵机组基础之间、机组伸出基础部分之间,以及机组伸出基础部分与墙壁之间的通道宽度,应按表12.4.1-1确定;
表12.4.1-1 泵站内通道宽度
2 配电盘前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m,通道的个别地点有建筑物凸出部分时,通道宽度可减为1.5m;
3 高压开关柜与机器间应隔开;
4 泵站应设检修场地,检修场地面积可按表12.4.1-2确定;
12.4.1-2 检修场地面积
5 泵站平面尺寸应符合建筑模数的要求。
12.4.2 泵站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上式泵站设备间的有效高度应按起吊物底部与跨越物顶部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小于0.5m的条件确定。离心式矿浆泵站净高度不应小于3.2m;水隔离泥浆泵站净高度不应小于8.0m;隔膜泵站等净高度不应小于6.0m;
2 地下式泵站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应根据设备装卸的要求确定,但不应小于3m。
12.4.3 水隔离泥浆泵站的给料泵和高压水泵及隔膜泵的给料泵等设备,宜设隔墙与主泵隔开或设在单独的偏跨内。偏跨的净高度不应小于4.5m。
12.4.4 泵站应设置单独的中控室、值班房及备品备料库房等,位置宜布置在偏跨内。配电室的地面宜高出主厂房0.15m~0.3m。当泵站距厂区及工人居住区较远时,应有生活设施。
12.4.5 泵站大门的宽度应按汽车运载最大设备或部件可直接进入的要求确定。矿浆池、清水池应设于室外,并应在泵站设置通往矿浆池、清水池的便门。
12.4.6 泵站内应设置地沟,地沟宽度不应小于0.3m,地沟坡度不宜小于1%,并宜倾向事故池。室内地坪面倾向地沟的坡度不宜小于1%。
12.4.7 泵站应设置事故池及事故池清除泵。
12.4.8 泵站范围内宜设置安全围护设施。
12.4.1 泵站内的通道宽度主要是考虑到工作人员日常巡查及通行的要求;检修场地面积综合考虑了泵组件的大小及所需检修作业场地两方面的需要。
12.4.2 泵站高度主要根据起吊最长(高)部件可自由跨越泵机组时的高度加一定的富裕高度确定;对地下式泵站,地面以上部件的高度主要考虑了运输设备及备品备件的需要,故地下式泵站高度一般较大。
12.4.3 给料泵及高压水泵运行时噪声较大,设置隔墙与主泵隔开或设在单独的偏跨内,以减小对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及生活的影响。
12.4.4 本条规定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管理及维修,将其设置在单独的区域,适当与生产区隔开,可减少噪声对值班人员的影响。当泵站远离厂区及生活区时,具备一定的生活设施可不影响其正常工作及生活。
12.4.5 泵站在设备安装及更换备品备件时,均需用汽车将设备及备品备件运至泵站内再使用起重设施进行安装操作,因此泵站大门的宽度应满足车辆直接进出的需要。为方便值班人员对室外矿浆池、清水泵的巡视检查,除大门外,还应在其附近的厂房墙上设置便门。
12.4.6 在进行泵站检修时,通常要放空管道,另外在进行泵站日常的卫生清扫中也有一定的污水产生,故设置地沟将矿浆及污水有序的收集起来并排除。
12.4.7 事故池中矿浆需及时扬至矿浆池,一般考虑采用机械设备清理池内浆体。
12.4.8 设置维护设施是为避免非作业人员误入生产区域,造成设备损坏及人身伤亡等事件。
- 上一节:12.3 设备选择与配置
- 下一节:12.5 供电通信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