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 GB/T50708-2012
A.3 耐久性试验
A.3.1 当进行胶缝耐久性试验时,胶合试件应采用密度为(700±50)kg/m3,含水率为(12±1)%的未经处理的榉木(Fagus sylvatica L.)木材。胶缝耐久性试验应满足以下规定:
1 试验应使用6个多胶缝测试试件,并不得有一个在测试期失败;
2 试验完成后,每个测试试件中胶线的平均蠕变变形不得超过0.05mm。
A.3.2 层板单元应纹理通直,无节子。年轮与胶合面的夹角应该在30°~60°之间。木材应没有腐朽、机械加工缺陷和任何干燥缺陷。
A.3.3 层板单元应在标准气候条件中平衡处理至少7d,使木材含水率达到(12±1)%。
A.3.4 胶缝耐久性试验应至少准备9个层板单元,制作成六个试件。每个层板单元刨光后的尺寸为:厚度(16±0.1)mm,宽度(60±0.1)mm,沿纹理方向长度(305±0.1)mm。在涂胶前应重新刨光每个层板后,8.00h内进行胶合。
A.3.5 胶缝耐久性试验应采用以下设备:
1 除了弹簧特征的要求以外,试验夹具设备可采用图A.3.5所示的设备。
2 弹簧应具有以下特征:采用的金属丝直径为15mm;弹簧外围直径(未承载时)为105mm;弹簧总圈数10.5圈;两端固定并焊接;自由长度320mm;最大载荷下压缩距离为40~50mm。弹簧屈强系数应为81N/mm。
3 加热室应保持在(70±2)℃。
4 气候箱应保持(20±2)℃和(85±5)%相对湿度,或(50±2)℃和(75±5)%相对湿度。
5 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为夹具加载。
图A.3.5 试验夹具示意图
1—钢底板(厚19mm);2—定位立柱螺杆(d=15.9mm);3—中心螺杆(d=15.9mm);4—弹簧;5—中间钢隔板(厚19mm);6—顶部钢隔板(厚19mm);7—中心定位螺母;8—四角定位螺母
A.3.6 每个胶合组件采用两块层板单元作为两侧面板,中间层部件交替采用7个定距块和8个芯层木块做成(图A.3.6)。每个胶合组件应按以下规定制作成测试试件:
图A.3.6 测试试件的制作
1—层板单元;2—芯层木块;3—定距块;4—槽口(3.2mm宽);5—空隙
1 芯层木块应从第三块层板单元上切取。芯层木块尺寸为:沿纹理方向长为(28.5±0.1)mm、厚度为(16±0.1)mm、宽度为(60±0.1)mm。
2 定距块必须由合适的材料制作,以便在取走时不破坏试样,或不改变芯层木块的位置。定距块尺寸:长为6.4mm,厚度比中间木块稍小,宽度为60.0mm。
3 胶合组件胶合时,两侧层板单元的端部截面上的年轮方向应一致,两侧层板沿长度方向夹住中间层部件。应保证胶合加压过程中芯层木块不得滑动(图A.3.6b)。
4 在每个28.5mm长的芯层木块表面上应标记出垂直于纹理的截面中心线位置,并将标记线延伸到试件边缘。加压胶合后,以此标记线为中心,在试件两侧面板上开3.2mm宽的槽口,槽口应达到胶缝位置,但不得透过胶缝。
5 三个测试组件中的每个可制作成2个长度为133.6mm的测试试件。每个测试试件包含4个整的芯层木块(图A.3.6c),12个胶缝(50.8mm×12.7mm)。进行轴向压缩加载时,测试试件上共6对承载胶缝,其中每对的胶缝总面积为1290m2。测试试件上下端的两块层板应齐边平,以获得平整的端面。
A.3.7 当采用本规范图A.3.5所示的设备时,必须在测试试件上端和下端使用定位块。定位块制作时,必须保证定位块与夹具之间、定位块与测试试件之间的接触面平整。定位块应采用胶合板经胶粘合制成,尺寸为47.6mm×50.8mm×100mm。不得使用金属定位块。
A.3.8 耐久性试验测试程序应按以下方法进行:
1 开始试验前,应在测试试件表面上用刀片垂直于暴露的胶缝划一条刻痕,刻痕应穿过胶缝两侧的面板搭接区域。测试试件上每对胶缝均应有一条刻痕。
2 将测试试件和定位块插入试验夹具中,安装中间钢隔板、弹簧和顶部钢隔板,用较轻压力固定4个定位立柱螺栓。
3 在中心螺杆上加载,将压力试验机加载到3870N,使得测试试件胶缝的剪切应力达到3.0N/mm2。
4 用手旋紧4个定位角螺栓以保持弹簧压力,然后在顶部钢隔板上将中心螺杆上的定位螺母在9.5mm范围内旋紧。以便胶缝破坏时仍然可以保持弹簧压力。
5 加载后应立刻根据本规范第A.3.9条的规定,对6个测试试件按阶段进行气候循环处理。
A.3.9 胶缝蠕变试验时,试件所处的循环阶段测试气候条件应符合表A.3.9的规定。
表A.3.9 蠕变试验时测试气候的要求
注:每14d的气候循环应连续,当必须将夹具从一个气候条件移动到另一个气候条件时,操作应迅速和平稳。
A.3.10 耐久性试验应定期对试件进行评估,以便发现可能的破坏。在42d的测试期完成后,测试夹具应从气候箱中移出。如果至少有5个试件完好,将试件卸载后,应测量两侧所有胶缝沿刻痕线的滑移距离(即变形)并记录测量结果,精确至0.01mm。最后计算平均值。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 上一节:A.2 浸渍剥离试验
- 下一节:A.4 垂直拉伸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