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T43500-2023
引言
有效的安全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基于我国总体安全观的思想,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对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和预期结果是防止人员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本文件提出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和通用性要求,为消除隐患和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提供一个管理框架,可作为指导各行业、专业领域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性、指南性和技术性标准的纲领
性文件。组织也可以直接按照本文件的要求具体制定其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安全风险并提升安全绩效。
对组织而言,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战略决策。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领导力、承诺、组织的安全方针、各层次的参与、与相关方的沟通、资源配置、安全文化建设、组织的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效过程,以及对安全管理体系绩效的持续监视评价和有效改进等诸多关键因素。成功实施本文件可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建立了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然而,采用本文件并不一定能够完全保证
杜绝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和改进安全绩效,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还取决于组织所处的环境、组织活动的性质及相关安全风险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件中所采用的管理体系的方法是基于“策划-实施一检查-改进(PDCA)”的循环理念。PDCA是一个迭代过程,可被组织用于实现持续改进。它可应用于管理体系及其每个单独的要素,具体如下:
——策划(P:Plan):评价和确定安全风险,制定目标并建立所需的过程,以实现与方针相一致的结果;
——实施(D:Do):具体计划并实施所策划的过程;
——检查(C:Check):依据安全方针和目标,对活动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以进行审核;
——改进(A:Act):采取措施持续改进安全绩效,以实现预期结果。
本文件将PDCA理念融入一个新框架中,并如图1所示。
本文件中所采用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是基于风险管理的原理,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并明确提出了隐患的辨识是基于组织安全风险识别的结果,安全风险管控的失效可能导致隐患的产生。图2给出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过程原理图。
本文件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包括高层逻辑结构、核心正文和通用术语,旨在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本文件时实施多个ISO管理体系标准。
本文件包含了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涉及的人员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方面的安全风险主题。
本文件包含了组织可用于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和开展符合性评价的要求。希望证实符合本文件的组织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开展自我评价和声明;
——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对其符合性进行确认;
——寻求组织的外部机构对其自我声明进行确认;
——寻求外部组织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