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 总则
	1.0.1 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质量,满足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绿色等基本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与小区的生活给水排水以及小区的雨水排水工程设计。
	1.0.3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进行专题研究、论证。
1.0.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防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1.0.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防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1.0.5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
    
	1.0.2 本条明确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 第2.0.1条对“民用建筑”的定义做了明确的规定,民用建筑是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小区”是居住区、公建区和工业园区的总称。随着我国诸如会展区、金融区、高新科技开发区、大学城等的兴建,形成以展馆、办公楼、教学楼等为主体,以为其配套的服务行业建筑为辅的公建小区。公建小区给排水设计属于建筑给排水设计范畴,公建小区给排水设计也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的要求。
	    设计下列工程或内容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或规定执行:
	    (1)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
	    (2)矿泉水疗、人防建筑;
	    (3)工业生产给水排水工程;
	    (4)有抗震要求的机电工程;
	    (5)真空排水;
	    (6)消防给水设计。
	1.0.3 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各地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为保证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符合安全、卫生、适用、绿色及经济等要求.提出了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应经过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专项研究和论证的要求。关于建筑物高度250m的规定,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相关规定。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给水
 - 3.1 一般规定
 - 3.2 用水定额和水压
 - 3.3 水质和防水质污染
 - 3.4 系统选择
 - 3.5 管材、附件和水表
 - 3.6 管道布置和敷设
 - 3.7 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
 - 3.8 水箱、贮水池
 - 3.9 增压设备、泵房
 - 3.10 游泳池与水上游乐池
 - 3.11 循环冷却水及冷却塔
 - 3.12 水景
 - 3.13 小区室外给水
 - 4 生活排水
 - 4.1 一般规定
 - 4.2 系统选择
 - 4.3 卫生器具、地漏及存水弯
 - 4.4 管道布置和敷设
 - 4.5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 4.6 管材、配件
 - 4.7 通气管
 - 4.8 污水泵和集水池
 - 4.9 小型污水处理
 - 4.10 小区生活排水
 - 5 雨水
 - 5.1 一般规定
 - 5.2 建筑雨水
 - 5.3 小区雨水
 - 6 热水及饮水供应
 - 6.1 一般规定
 - 6.2 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
 - 6.3 热水供应系统选择
 - 6.4 耗热量、热水量和加热设备供热量的计算
 - 6.5 水的加热和贮存
 - 6.6 太阳能、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 6.7 管网计算
 - 6.8 管材、附件和管道敷设
 - 6.9 饮水供应
 - 附录A 回流污染的危害程度及防回流设施选择
 - 附录B 给水管段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计算式αc系数取值
 - 附录C 给水管段设计秒流量计算
 - 附录D 阀门和螺纹管件的摩阻损失的折算补偿长度
 - 附录E 小区地下管线(构筑物)间最小净距
 - 附录F 屋面溢流设施泄流量计算
 - 附录G 重力流系统立管的最大设计排水流量
 - 附录H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区及其特征
 - 附录J 饮用水嘴同时使用数量计算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