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JGJ57-2016
6.3 舞台机械
6.3.1 剧场建筑设计应根据舞台机械的种类、布置位置、规格、数量等,确定机械布置所需的空间尺度、载荷及分布、预埋件、管线走向、用电负荷及控制台位置,并应满足舞台机械安装、检修、运行和操作等的要求。
6.3.2 机械舞台的台板之间及与相邻固定台板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12mm,高差不得大于3mm。
6.3.3 当台口内两侧设计天桥码头时,码头靠近台口墙的位置,应留出存放对开大幕的空间。
6.3.4 建筑构件和设施不得妨碍演出以及舞台设备的排列、安装和运行。
6.3.5 吊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景物吊杆间距不宜小于0.20m。
2 灯光吊杆前后与相邻吊杆的间距不应小于0.50m。
3 吊杆吊点的间距不应大于5.00m。
4 吊杆的长度和吊点的数量及间距应与台口和主舞台的宽度相适应。
5 对于设有防护冷却水幕系统的剧场,吊杆的位置不应侵占防护冷却水幕系统的安装空间。
6.3.6 对于设有假台口和灯光渡桥的舞台,天桥应设置相应的码头与假台口或灯光渡桥相连通,码头应分别与假台口上片的通道宽度、灯光渡桥通道宽度及衔接位置相对应。
6.3.7 乐池、伸出式舞台及岛式舞台的上空,应根据演出需要设置悬吊设备,建筑设计应为悬吊设备的安装提供条件。
6.3.8 舞台升降台的基坑深度应根据升降台的驱动方式和舞台工艺进行确定。
6.3.2 机械舞台的台板之间及与相邻固定台板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12mm,高差不得大于3mm。
6.3.3 当台口内两侧设计天桥码头时,码头靠近台口墙的位置,应留出存放对开大幕的空间。
6.3.4 建筑构件和设施不得妨碍演出以及舞台设备的排列、安装和运行。
6.3.5 吊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景物吊杆间距不宜小于0.20m。
2 灯光吊杆前后与相邻吊杆的间距不应小于0.50m。
3 吊杆吊点的间距不应大于5.00m。
4 吊杆的长度和吊点的数量及间距应与台口和主舞台的宽度相适应。
5 对于设有防护冷却水幕系统的剧场,吊杆的位置不应侵占防护冷却水幕系统的安装空间。
6.3.6 对于设有假台口和灯光渡桥的舞台,天桥应设置相应的码头与假台口或灯光渡桥相连通,码头应分别与假台口上片的通道宽度、灯光渡桥通道宽度及衔接位置相对应。
6.3.7 乐池、伸出式舞台及岛式舞台的上空,应根据演出需要设置悬吊设备,建筑设计应为悬吊设备的安装提供条件。
6.3.8 舞台升降台的基坑深度应根据升降台的驱动方式和舞台工艺进行确定。
条文说明
我国近十年新建剧场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都设有机械舞台,但运用机械舞台参与表演不是很多,这与我国剧场和剧团的体制有关,很多剧团没有自己的专用剧场;而有机械舞台的剧场,又没有自己的剧团来使用这些机械舞台,过路剧团又用不上,因此在建设剧场时,做什么样的机械舞台?都需要很好地进行研究,做出合理决策,否则将会造成严重浪费。
6.3.1 建筑设计和舞台工艺设计的密切配合,是设计一个使用合理、运行安全的舞台空间的决定性条件,需要改变建筑设计不熟悉舞台工艺就先进行建筑设计,后添置舞台设备的做法。
6.3.2 升降台可动台面之间以及升降台台面与固定台面之间的缝隙如果大于12mm,高差大于±3mm,不利于演员演出,尤其舞蹈演员在跳舞过程中容易被缝隙或者高差台阶绊倒,造成受伤。
演出中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运行机械舞台,上一步动作未执行完毕下一步动作不应该开始,否则容易出现机械事故。所以,舞台机械控制系统要求应有互锁装置,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还应有各种技术措施,确保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立即停止运行。
6.3.3 台口内侧在设计天桥码头时,应根据所选大幕型号及外形尺寸,为安装大幕留有充分的空间,以利于大幕开启时收缩进台口里边。在以往剧院建筑设计中曾发生过忽视此处设计情况。
6.3.4 建筑设计应根据舞台工艺设计提供的工艺要求,为防火幕和假台口等设备预留充分的运行空间。应为各种导轨设置预埋件,在配重通过的各层天桥处应留洞。其他设施设计应避开舞台机械设备运行的空间。
6.3.5 本条是对吊杆的规定。
1 景物吊杆间距不可能太小,因为吊杆卷扬机机座、钢丝绳滚筒、转向滑轮等都需要一定的安装尺寸。根据已建剧院的调研数据,吊杆间距排布很难小于0.20m。但间距也不宜排得过大,间距过大势必造成景幕吊杆数量减少,不能满足较多悬吊布景剧目演出使用的要求。
2 灯光吊杆因为要考虑灯具散热问题,所以灯光吊杆前后要留出适当的距离,以保证灯具所散发的热量不至于烤坏前后悬挂的幕布和布景,甚至引发火灾。目前国内剧场舞台灯光吊杆经常使成像聚光灯,此时应加大灯杆吊挂灯具的前侧距离,宜为0.60m以上。灯具尾部是光源的重要散热装置,不应减小灯具尾部相邻吊杆的间距。
3 吊杆钢丝绳的吊点间距大于5.00m以后,由于两点之间距离过大,吊杆易产生较大挠度,吊挂幕布及布景时不可能平直,影响演出效果。
4 吊杆的长度、吊点数量及吊点间距取决于台口及主舞台的宽度尺寸,所以应根据舞台台口及主舞台宽度尺寸进行舞台工艺设计。
5 设有防火幕的舞台,为了降低防火幕迎火面的温度,常常加装一道水幕喷淋来降温,在台口处设置吊杆时,很多设计师不熟悉此处工艺条件,或者忘记为水幕预留安装空间,造成设计遗漏,以致水幕没有安装空间。
6.3.6 装有假台口和灯光渡桥的舞台,因为灯光工作人员需要经常上假台口和灯光渡桥调整灯光,所以,要求设置相应的渡桥码头,以便于灯光操作人员上下假台口和灯光渡桥。
6.3.7 乐池、伸出式舞台及岛式舞台的上空和观众厅吊顶连为一体,明挂吊杆等悬吊设备,影响观众厅吊顶整体效果,而在演出中又经常需要吊挂一些灯光或布景等演出设备。所以,需要在观众厅吊顶内暗藏一些单吊点的机械设备,以备演出使用。
6.3.8 相当一部分新建剧场,由于建筑师不熟悉舞台工艺,未进行先期舞台工艺设计,基坑预留深度不够,造成后期台下舞台机械设备无法安装。在此给出的基坑尺寸仅供建筑设计师参考。
1 设有升降台的舞台基坑深度不宜小于10.50m。这里给出的升降台基坑深度是指只有单一升降台设置时最小基坑深度,当有侧车台或后车载转台等设备时,应当由舞台工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基坑深度设计。
2 设有后车载转台及后补偿台的基坑深度不宜小于3.30m。通常剧院舞台采用一字形舞台和品字形舞台。品字形舞台有一个后舞台,在后舞台常设有车载转台,车载转台一般厚度为1.20m。车载转台在表演中前移后,后舞台会留下一个基坑,容易掉下人造成伤害,为了补平基坑常在车载转台下方设有机械补平台,机械补平台的基坑深度要求通常为2.10m。
3 设有侧车台及侧补偿台的侧舞台基坑深度不宜小于1.20m。舞台表演中为了把侧舞台的布景和道具运送至舞台主表演区,常常设有移动式侧车台。侧车台厚通常为0.20m,车台移出后为了补平基坑,在侧车台下方设有机械补平台,深度一般为1.00m。
4 设有乐池升降台的乐池基坑深度不宜小于7.00m。乐池升降台的驱动形式很多,乐池升降台的基坑深度和驱动形式有关。
以上所给深度尺寸为通常使用的数据,具体基坑深度尺寸应由舞台工艺给出。
6.3.1 建筑设计和舞台工艺设计的密切配合,是设计一个使用合理、运行安全的舞台空间的决定性条件,需要改变建筑设计不熟悉舞台工艺就先进行建筑设计,后添置舞台设备的做法。
6.3.2 升降台可动台面之间以及升降台台面与固定台面之间的缝隙如果大于12mm,高差大于±3mm,不利于演员演出,尤其舞蹈演员在跳舞过程中容易被缝隙或者高差台阶绊倒,造成受伤。
演出中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运行机械舞台,上一步动作未执行完毕下一步动作不应该开始,否则容易出现机械事故。所以,舞台机械控制系统要求应有互锁装置,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还应有各种技术措施,确保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立即停止运行。
6.3.3 台口内侧在设计天桥码头时,应根据所选大幕型号及外形尺寸,为安装大幕留有充分的空间,以利于大幕开启时收缩进台口里边。在以往剧院建筑设计中曾发生过忽视此处设计情况。
6.3.4 建筑设计应根据舞台工艺设计提供的工艺要求,为防火幕和假台口等设备预留充分的运行空间。应为各种导轨设置预埋件,在配重通过的各层天桥处应留洞。其他设施设计应避开舞台机械设备运行的空间。
6.3.5 本条是对吊杆的规定。
1 景物吊杆间距不可能太小,因为吊杆卷扬机机座、钢丝绳滚筒、转向滑轮等都需要一定的安装尺寸。根据已建剧院的调研数据,吊杆间距排布很难小于0.20m。但间距也不宜排得过大,间距过大势必造成景幕吊杆数量减少,不能满足较多悬吊布景剧目演出使用的要求。
2 灯光吊杆因为要考虑灯具散热问题,所以灯光吊杆前后要留出适当的距离,以保证灯具所散发的热量不至于烤坏前后悬挂的幕布和布景,甚至引发火灾。目前国内剧场舞台灯光吊杆经常使成像聚光灯,此时应加大灯杆吊挂灯具的前侧距离,宜为0.60m以上。灯具尾部是光源的重要散热装置,不应减小灯具尾部相邻吊杆的间距。
3 吊杆钢丝绳的吊点间距大于5.00m以后,由于两点之间距离过大,吊杆易产生较大挠度,吊挂幕布及布景时不可能平直,影响演出效果。
4 吊杆的长度、吊点数量及吊点间距取决于台口及主舞台的宽度尺寸,所以应根据舞台台口及主舞台宽度尺寸进行舞台工艺设计。
5 设有防火幕的舞台,为了降低防火幕迎火面的温度,常常加装一道水幕喷淋来降温,在台口处设置吊杆时,很多设计师不熟悉此处工艺条件,或者忘记为水幕预留安装空间,造成设计遗漏,以致水幕没有安装空间。
6.3.6 装有假台口和灯光渡桥的舞台,因为灯光工作人员需要经常上假台口和灯光渡桥调整灯光,所以,要求设置相应的渡桥码头,以便于灯光操作人员上下假台口和灯光渡桥。
6.3.7 乐池、伸出式舞台及岛式舞台的上空和观众厅吊顶连为一体,明挂吊杆等悬吊设备,影响观众厅吊顶整体效果,而在演出中又经常需要吊挂一些灯光或布景等演出设备。所以,需要在观众厅吊顶内暗藏一些单吊点的机械设备,以备演出使用。
6.3.8 相当一部分新建剧场,由于建筑师不熟悉舞台工艺,未进行先期舞台工艺设计,基坑预留深度不够,造成后期台下舞台机械设备无法安装。在此给出的基坑尺寸仅供建筑设计师参考。
1 设有升降台的舞台基坑深度不宜小于10.50m。这里给出的升降台基坑深度是指只有单一升降台设置时最小基坑深度,当有侧车台或后车载转台等设备时,应当由舞台工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基坑深度设计。
2 设有后车载转台及后补偿台的基坑深度不宜小于3.30m。通常剧院舞台采用一字形舞台和品字形舞台。品字形舞台有一个后舞台,在后舞台常设有车载转台,车载转台一般厚度为1.20m。车载转台在表演中前移后,后舞台会留下一个基坑,容易掉下人造成伤害,为了补平基坑常在车载转台下方设有机械补平台,机械补平台的基坑深度要求通常为2.10m。
3 设有侧车台及侧补偿台的侧舞台基坑深度不宜小于1.20m。舞台表演中为了把侧舞台的布景和道具运送至舞台主表演区,常常设有移动式侧车台。侧车台厚通常为0.20m,车台移出后为了补平基坑,在侧车台下方设有机械补平台,深度一般为1.00m。
4 设有乐池升降台的乐池基坑深度不宜小于7.00m。乐池升降台的驱动形式很多,乐池升降台的基坑深度和驱动形式有关。
以上所给深度尺寸为通常使用的数据,具体基坑深度尺寸应由舞台工艺给出。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