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B55002-20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5002-2021,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本规范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eneral code for seismic precaution of
buildings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GB 55002-2021
2021-04-09 发布
2022-01-01 实施
2022-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的公告
本规范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1年4月9日
2021年4月9日
为适应国际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行规则,2016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印发《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提出政府制定强制性标准、社会团体制定自愿采用性标准的长远目标,明确了逐步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取代现行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条文的改革任务,逐步形成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的技术性规定与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构成的“技术法规”体系。
关于规范种类。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体系覆盖工程建设领域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分为工程项目类规范(简称项目规范)和通用技术类规范(简称通用规范)两种类型。项目规范以工程建设项目整体为对象,以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五大要素为主要内容。通用规范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功能性能要求的各专业通用技术为对象,以勘察、设计、施工、维修、养护等通用技术要求为主要内容。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体系中,项目规范为主干,通用规范是对各类项目共性的、通用的专业性关键技术措施的规定。
关于五大要素指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各项要素是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化和效率提升的基本规定,是支撑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项目的规模要求主要规定了建设工程项目应具备完整的生产或服务能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项目的布局要求主要规定了产业布局、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总体设计、总平面布置以及与规模相协调的统筹性技术要求,应考虑供给能力合理分布,提高相关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项目的功能要求主要规定项目构成和用途,明确项目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项目发挥预期作用的保障。项目的性能要求主要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水平或技术水平的高低程度,体现建设工程项目的适用性,明确项目质量、安全、节能、环保、宜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水平。关键技术措施是实现建设项目功能、性能要求的基本技术规定,是落实城乡建设安全、绿色、韧性、智慧、宜居、公平、有效率等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
关于规范实施。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具有强制约束力,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众权益和公众利益,以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满足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性底线要求,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维修、养护、拆除等建设活动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其中,对于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指不改变现有使用功能),当条件不具备、执行现行规范确有困难时,应不低于原建造时的标准。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配套的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保障达到强制性规范要求的成熟技术措施,一般情况下也应当执行。往满足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规定的项目功能、性能要求和关键技术措施的前提下,可合理选用相关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使项目功能、性能更加优化或达到更高水平。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要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协调配套,各项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相关技术水平。
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实施后,现行相关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应及时修订,且不得低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中有关规定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不一致的,以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为准。
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实施后,现行相关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应及时修订,且不得低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中有关规定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不一致的,以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为准。
起草说明
一、基本情况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9年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9]8号)要求,编制组在国家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基础上,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外技术法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与国家法规政策相协调,经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了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的功能、性能要求,以及满足抗震功能和性能要求的通用技术措施,包括工程选址、岩土勘察、地基基础抗震、地震作用计算与抗震验算、各类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措施以及工程材料与施工的特殊要求等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和管理要求。规范条文涵盖了建筑与市政抗御地震灾害各环节的技术规定,形成了完整的技术链条。规范是6度及以上地区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中,规定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性能要求的条款是:第2.1节全部条款。
下列工程建设标准中强制性条文按本规范执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
《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 161-2008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 339-2015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2013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JGJ 248-2012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解释。
二、本规范编制单位、起草人员及审查人员
二、本规范编制单位、起草人员及审查人员
(一)编制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
重庆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浙江大学
广州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二)起草人员
黄世敏 罗开海 王亚勇 吕西林 柯长华 钱稼茹 徐建 周福霖 欧进萍 傅学怡 郁银泉 娄宇 冯远 侯兆新 李建中 陈重 杨林德 唐曹明 马东辉 程才渊 薛慧立 樊建生 邓华 程绍革 赵锂 肖伟 徐福泉 葛学礼 朱立新 黄小坤 薛彦涛 袁勇 李英民 曾德民 周云 谭平 吴斌 苏经宇 陆景慧 曾滨 辛鸿博 苏幼坡
(三)审查人员
聂建国 范重 李爱群 丁永君 王立军 吴汉福 薛尚铃 肖从真 潘鹏 彭伙水
三、术语
三、术语
1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precautionary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 抗震设防标准 seismic precautionary criterion
2 抗震设防标准 seismic precautionary criterion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map
以地震动参数(以加速度表示地震作用强弱程度)为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区域的图件。
4 地震作用 earthquake action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5 设计地震动参数 design parameters of ground mnotion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加速度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
6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design basic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7 设计特征周期 design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ground motion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简称特征周期。
8 场地 site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的平面面积。
9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seismic concept design of buildings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10 抗震措施 seismic measures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11 抗震构造措施 details of seismic design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12 抗震设防分类 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
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13 能力保护设计方法 capacity protection design method
为保证在预期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中的能力保护构件在弹性范围工作,其抗弯能力应高于塑性铰区抗弯能力的设计方法。
14 能力保护构件 capacity protection member
采用能力保护设计方法设计的构件。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 上一节:没有了
- 下一节:废止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