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55015-2021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3.4 给水排水及燃气

3.4.1 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热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有其他用蒸汽要求外,不应采用燃气或燃油锅炉制备蒸汽作为生活热水的热源或辅助热源;
    2 除下列条件外,不应采用市政供电直接加热作为生活热水系统的主体热源;
        1)按60℃计的生活热水最高日总用水量不大于5m³,或人均最高日用水定额不大于10L的公共建筑;
        2)无集中供热热源和燃气源,采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限制,且无条件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
        3)利用蓄热式电热设备在夜间低谷电进行加热或蓄热,且不在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
        4)电力供应充足,且当地电力政策鼓励建筑用电直接加热做生活热水热源时。
3.4.2 以燃气或燃油锅炉作为生活热水热源时,其锅炉额定工况下热效率应符合本规范第3.2.5条的规定。当采用户式燃气热水器或供暖炉为生活热水热源时,其设备能效应符合表3.4.2的规定。
表3.4.2 户式燃气热水器和供暖热水炉(热水)热效率
    注:η1为热水器或供暖炉额定热负荷和部分热负荷(热水状态为50%的额定热负荷)下两个热效率值中的较大值,η2为较小值。
3.4.3 当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制备生活热水时,热泵热水机在名义制热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3.4.3规定的数值,并应有保证水质的有效措施。
表3.4.3 热泵热水机性能系数(COP)(W/W)
3.4.4 居住建筑采用户式电热水器作为生活热水热源时,其能效指标应符合表3.4.4的规定。
表3.4.4 户式电热水器能效指标
3.4.5 给水泵设计选型时其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规定的节能评价值。
3.4.6 当采用单个燃烧器额定热负荷不大于5.23kW的家用燃气灶具时,其能效限定值应符合表3.4.6的规定。
表3.4.6 家用燃气灶具的能效限定值

条文说明
3.4.1 热源的选择有助于从源头上降低热水能耗,本条对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热源的选择提出要求。用常规能源制蒸汽再进行换热制生活热水,是高品位能源低用,应该杜绝。此外,本规范秉承不鼓励电直接供热的原则,与本规范第3.2.2条的思路类似,除较小规模的系统或其他能源条件受限、可以用峰谷电、电力政策有明确鼓励的条件外,都不得采用市政供电直接加热做集中生活热水系统主体热源。
3.4.2 部分居住建筑采用户式燃气炉作为生活热水热源,本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665对这类热水热源的效率作出规定。
3.4.3 本条对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能效提出要求。为了有效地规范国内热泵热水机(器)市场,以及加快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进步,现行国家标准《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9541将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分为1、2、3、4、5五个等级,1级表示能源效率最高,2级表示达到节能认证的最小值,3、4级代表了我国多联机的平均能效水平,5级为标准实施后市场准入值。表9中能效等级数据是依据国家标准《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9541-2013中能效等级2级编制,在设计和选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时,推荐采用达到节能认证的产品。
表9 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等级指标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较适用于夏季和过渡季节总时间较长地区;寒冷地区使用时需要考虑机组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在室外温度较低的工况下运行,致使机组制热COP太低,失去热泵机组节能优势时就不宜采用。
    选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制备生活热水时应注意热水出水温度,在节能设计的同时还要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对生活热水的卫生要求。一般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热水出水温度低于60℃,为避免热水管网中滋生军团菌,需要采取措施抑制细菌繁殖。如定期(每隔1周~2周)采用65℃的热水供水1天,抑制细菌繁殖生长,但必须有用水时防止烫伤的措施,如设置混水阀等,或采取其他安全有效的消毒杀菌措施。
3.4.4 本条是对户式电热水器能效的要求。热水器能效是生活热水系统重要的节能控制环节。国家标准《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19-2008规定的能效等级数据见表10。电热水器能效等级分为五级,1级表示能源效率最高,节能评价值为能效等级2级的规定值。本条规定与节能评价值一致。
表10 电热水器能效等级
3.4.5 给水排水系统的给水泵是给水排水系统的重要用能设备,给水泵选型说明详见本规范第3.2.16条文说明。
3.4.6 家庭炊事能耗是居住建筑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限制燃气灶具的能效是降低炊事能耗的重要手段。
国家标准《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0720-2014规定2级能效为节能评价值。本条规定限值与该标准节能评价值一致。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