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GB50583-2020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10.3 构造要求

10.3.1  煤泥水系统构筑物的环境类别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正常环境:环境类别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  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地下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环境类别二a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3  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煤泥水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地下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环境类别二b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4  严寒和寒冷地区露天结构与煤泥水直接接触的环境,环境类别三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

10.3.2  煤泥水系统构筑物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等耐久性要求应按本标准第10.3.1条环境类别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采用。

10.3.3  煤泥水系统构筑物各部位构件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10.3.3的规定。

10.3.4  煤泥水系统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宜以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满足抗渗要求,与水接触的构件表面应设防水砂浆面层,面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的有关规定,且不应小于P6。

10.3.5  煤泥水系统各贮水构筑物在冬期施工中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采用外加剂时,不应采用氯盐或含氯盐的复合早强剂作为防冻、早强掺合料使用。

10.3.6  池壁、板内的预埋件锚筋,不应贯通壁、板截面,预埋件的外露部分以及与其连接的铁件应做防腐蚀处理。贮水结构池壁及池底混凝土中宜掺加钢筋阻锈剂或混凝土表面保护剂。

10.3.7  敞口矩形水池的壁顶宜配置2根水平附加加强钢筋;浓缩池池壁顶宜配置4根水平附加加强钢筋。水平加强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池壁的竖向和水平受力钢筋二者中的较大值,且不应小于14mm。水平加强钢筋应采用焊接连接。浓缩池池壁顶配筋示意见图10.3.7。

10.3.8  落地式浓缩池的底板采用与池壁、中心柱脱开的结构型式时,底板应按构造要求设置伸缩缝,底板伸缩缝及底板与中心柱间伸缩缝处宜设置柔性止水带,止水带处的底板局部厚度不应小于250mm。

10.3.9  浓缩池池壁采用混凝土结构时,厚度不宜小于150mm。

10.3.10  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池壁应采用双层配筋,竖向和水平钢筋每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浓缩池中心柱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应符合表10.3.10-1的要求,箍筋的配置应符合表10.3.10-2的要求。架空式浓缩池除中心柱外,其柱、梁配筋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10.3.11  煤泥沉淀池吊车栈桥纵向柱列应设置上、下柱间支撑;下柱支撑应与上柱支撑设置在同一柱间。柱间支撑应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中央或中央附近。单元较长或8度抗震设防Ⅲ类、Ⅳ类场地和9度抗震设防时,宜在栈桥纵向柱列中部1/3区段内设置两道柱间支撑。

10.3.12  煤泥水管道支架横梁上的外侧管道应采取防止滑落的措施,管廊式支架的水平构件之间应设置水平支撑。

条文说明

10.3.1  我国大部分煤中均含有对混凝土结构有害的硫、磷等元素,在部分高硫矿区矿井下煤泥水pH值甚至低于4,所以对与煤泥水直接接触的结构环境类别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要求均有所提高。基于煤炭行业特点,本章煤泥水建构筑物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环境类别中增加了与煤泥水直接接触的结构环境类别。当煤泥水池等构筑物迎水面有可靠防护面层且可以定期检查修补时,结构环境类别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适当降低,但不应低于C25。

10.3.4  设计中可以通过采用骨料级配混凝土、限制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及施工中加强振捣等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满足抗渗要求,同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同时,构件表面的防水砂浆面层(特别是五层做法的20mm厚防水砂浆面层)对内部混凝土和钢筋的保护和阻水效果非常明显,且容易修补和更换。由于煤泥水泵房、管沟地道内很潮湿,渗漏水现象比较普遍,故对混凝土的抗渗做了不小于0.6MPa的最低规定。

10.3.5  地面式及架空式浓缩池、各种循环水池除受力及壁内外湿差等原因产生裂缝外,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外界气温变化也是造成池壁过早开裂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10.3.6  煤泥水中含有氯、硫、磷等有害离子,加速腐蚀钢材,并对周围混凝土造成胀裂等破坏。预埋件锚筋贯通壁、板时会加剧混凝土内外通缝的形成,危害很大。根据对我国浓缩池及泵房的调查,由于大部分为露天环境及煤泥水的腐蚀,池壁顶环梁及外走道板开裂严重,造成钢材腐蚀,又加速了混凝土的胀裂剥离,故损害十分严重。简单的依靠增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很难满足耐久性的要求。近年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材料及制品研究所研制的MS-601阻锈剂(掺入型)替代了进口产品,使用效果较好。

10.3.9  对浓缩池池壁厚度的规定一方面是参考已有的设计经验,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施工的方便和对施工质量的保证。

10.3.10  一般浓缩池中心柱直径均较大,其直径不是结构受力及构造决定的,而是由工艺布置及设备决定的,其截面尺寸一般远超过受力要求,根据以往经验及有关标准、构造手册将浓缩池中心柱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做了调整。

10.3.11  柱间支撑是吊车栈桥纵向柱列主要抗侧力构件,当单元较长或8度抗震设防Ⅲ类、Ⅳ类场地和9度抗震设防时,纵向地震作用较大,设置一道柱间支撑不能满足受力要求时,可设二道柱间支撑,但应注意不宜设在两端以避免温度应力过大。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