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GB51004-2015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6.9 内支撑

6.9.1  支撑系统的施工与拆除顺序应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一致,应严格执行先撑后挖的原则。立柱穿过主体结构底板以及支撑穿越地下室外墙的部位应有止水构造措施。

6.9.2  腰梁施工前应去除腰梁处围护墙体表面浮泥和突出墙面的混凝土。

6.9.3  混凝土支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冠梁施工前应清除围护墙体顶部泛浆;

    2  支撑底模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宜用模板隔离,采用土底模挖土时应清除吸附在支撑底部的砂浆块体;

    3  冠梁、腰梁与支撑宜整体浇筑,超长支撑杆件宜分段浇筑养护;

    4  顶层支承端应与冠梁或腰梁连接牢固;

    5  混凝土支撑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进行支撑下土方开挖。

6.9.4  钢支撑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撑端头应设置封头端板,端板与支撑杆件应满焊;

    2  支撑与冠梁、腰梁的连接应牢固,钢腰梁与围护墙体之间的空隙应填充密实,采用无腰梁的钢支撑系统时,钢支撑与围护墙体的连接应满足受力要求;

    3  支撑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应均匀、对称、分级施加;

    4  预应力施加过程中应检查支撑连接节点,预应力施加完毕后应在额定压力稳定后予以锁定;

    5  主撑端部的八字撑可在主撑预应力施加完毕后安装;

    6  钢支撑使用过程应定期进行预应力监测,预应力损失对基坑变形有影响时应对预应力损失进行补偿。

6.9.5  立柱桩采用钻孔灌注桩应符合本规范第6.2节的规定。

6.9.6  立柱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立柱的制作、运输、堆放应控制平直度;

    2  立柱应控制定位、垂直度和转向偏差; 

    3  立柱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时,宜先安装立柱,再浇筑桩身混凝土;

    4  基坑开挖前,立柱周边的桩孔应均匀回填密实。

6.9.7  支撑拆除应在形成可靠换撑并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支撑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可采用机械拆除、爆破拆除;

    2  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拆除,应根据支撑结构特点、永久结构施工顺序、现场平面布置等确定拆除顺序;

    3  采用爆破拆除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孔宜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时预留,爆破前应先切断支撑与围檩或主体结构连接的部位。

6.9.8  支撑结构爆破拆除前,应对永久结构及周边环境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条文说明

6.9.2  基坑开挖后,围护墙体表面的水泥土、泥浆、松软混凝土等附着物会影响冠梁、腰梁与围护墙的连接质量,故在施工前,应清理围护墙表面的附着层。

6.9.3  本条给出了混凝土支撑的施工要点。

    1  若围护墙采用钻孔桩、地下连续墙等混凝土墙体,为保证墙体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泛浆高度的要求,该泛浆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可能夹杂泥浆,可能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故在冠梁施工前应凿除该泛浆混凝土至设计围护墙顶标高。

    2  混凝土支撑的底模可采用木模、钢模,也可采用混凝土垫层,土方开挖时,应清理混凝土支撑底模,否则附着的底模在基坑后续施工过程中一旦脱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3  对于长度大于100m的混凝土支撑构件,施工中若采用一次性整体浇筑的方法,会产生压缩变形、收缩变形、温度变形及徐变变形等效应,在超长混凝土支撑中的负作用非常明显,分段浇筑可以减少这些效应的影响。另外,养护对减小混凝土的变形也非常重要,工程中可结合气候条件采用浇水养护、草袋覆盖洒水养护等方法。

6.9.4  本条给出了钢支撑的施工要点。

    1  钢支撑的整体刚度主要依赖与构件之间合理的连接构造,端板与支撑杆件的连接、支撑构件之间的连接,均应满足截面等强度要求,必要时增设加劲肋板,肋板数量、尺寸应满足支撑端头局部稳定要求和传递支撑力的要求;

    2  为保证围护墙与冠梁、腰梁间的传力均匀、可靠,其间隙可采用混凝土、水泥砂浆等进行填实;

    3  应根据支撑平面布置、支撑安装精度、设计预应力值、土方开挖流程、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等合理确定钢支撑预应力施加的流程;

    4  由于设计与现场施工可能存在偏差,在分级施加预应力时,应随时检查支撑节点和基坑监测数据,并通过与支撑轴力数据的分析比较,判断设计与现场工况的相符性,并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

    5  为了减少八字撑对主撑杆件预应力施加过程中的约束,主撑预应力施加完毕后方可安装八字撑;

    6  支撑杆件预应力施加后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预应力损失,为保证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当预应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后,应及时进行补充、复加预应力。

6.9.6  本条给出了立柱的施工要点。

    2  立柱施工的定位和垂直度控制是保证立柱竖向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关键,施工时应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定位、垂直度和转向偏差;

    3  采用格构柱或钢管作为立柱时,先安放立柱再浇筑立柱桩混凝土,一方面可较好地保证立柱定位、垂直度和转向偏差,另一方面混凝土浇筑也不受影响;采用H型钢作为立柱时,混凝土导管单侧设置不利于保证立柱桩混凝土浇筑质量,故宜先浇筑立柱桩混凝土,再插入H型钢;

    4  立柱桩桩孔直径大于立柱截面尺寸,立柱周围与土体之间存在较大空隙,其悬臂高度(跨度)将大于设计计算跨度,为保证立柱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立柱周边空隙应采用砂石等材料均匀对称回填密实。

6.9.7  支撑拆除前应设置可靠的换撑,且换撑及永久结构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换撑可实现围护体应力安全有序的调整、转移和再分配,达到各阶段基坑变形控制要求。换撑包括基坑围护墙与地下结构外墙之间的换撑和地下结构内部开口、后浇带等水平结构不连续位置的换撑。换撑可采用混凝土换撑板带、临时钢或混凝土支撑、回填料或素混凝土等。

    1  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法中,机械拆除可采用空压机结合风镐、镐头机、切割机械等设备。风镐、镐头机等拆除作业较简单,但是效率较低,工期较长,安全性较差,产生的振动、噪音及粉尘等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污染。机械切割作业较简单,振动、噪音及粉尘等污染较小,但需要吊装机械配合使用。上海等地近年来采用遥控的金刚链切割机等机械,可达到高效率拆除支撑的目的。爆破拆除方法除常规利用炸药的爆破拆除外,还有静态膨胀剂拆除法。常规炸药爆破拆除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效率较高,工期短,施工较安全,但爆破振动、爆破飞石、噪音及粉尘等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影响;静态膨胀剂拆除通过膨胀剂将混凝土胀裂,施工方法简单,对周边环境影响小,但成本较高。

    2  若基坑面较大,混凝土支撑拆除除满足设计工况要求外,尚应根据地下结构分区施工的先后顺序确定分区拆除的顺序。在现场场地狭小条件下拆除基坑第一道支撑时,若地下室顶板尚未施工,该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可能极为困难,故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区拆除流程,以满足平面布置要求。

    3  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时,爆破孔可采用钻孔的方式形成,但钻孔费工费时,且产生粉尘、噪音等污染,故规定在支撑混凝土浇筑时预留爆破孔。爆破作业可通过爆破参数优化、延时爆破、预裂切割等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永久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支撑爆破,通过密孔、小药量、预裂切割爆破和松动爆破等技术,先在冠梁或腰梁和支撑连接节点形成裂缝或断口,使大面积支撑爆破时的振动波传递到该节点后即被隔绝,可减少爆破振动向外的传递,从而减弱爆破振动对永久结构和周边建筑的影响。

6.9.8  采用爆破法拆除支撑结构时,应根据支撑结构特点搭设防护架等设施,以控制飞石和粉尘,保护永久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本条作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