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683-2011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7 焊后热处理

Ⅰ 主控项目

7.0.1  现场设备和管道焊后热处理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热处理工艺文件和下列规定:

    1  对采用炉内整体热处理和炉内分段局部热处理的焊缝,应检查并记录进出炉温度、升温速度、降温速度、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有效加热区内最大温差、任意两测温点间的温差等参数。 

    2  对采用炉外整体热处理和局部加热热处理的焊缝,应检查并记录升温速度、降温速度、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任意两测温点间的温差等参数。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自动测温仪测量,检查热处理曲线和热处理报告。

7.0.2  现场设备和管道焊后热处理效果检查,应符合设计文件、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的规定。当规定制作产品焊接检查试件时,应符合本规范第8.4.1条的规定。当规定进行硬度检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热处理焊缝和热影响区硬度值应符合表7.0.2的规定。表7.0.2中未列入的材料,焊缝和热影响区硬度值为:碳素钢不应大于母材硬度测定值的120%;合金钢不应大于母材硬度测定值的125%。

    2  当焊缝重新进行热处理时,应再次进行硬度检验。

    3  焊缝的硬度检查区域应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对于异种金属的焊缝,两侧母材热影响区均应进行硬度检查。

    检查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热处理记录,检查硬度检验报告。

表7.0.2  热处理焊缝和热影响区硬度值

Ⅱ  一般项目

7.0.3  热处理测温点的部位和数量应合理,热电偶的安装应保证测温准确可靠。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7.0.4  焊后热处理的加热区域宽度和保温层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下列规定:

    1  采用局部加热热处理时,加热范围应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及其相邻母材,焊缝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加热范围以外部分至少100mm范围应进行保温。

    2  炉外整体热处理和局部加热热处理的保温材料和保温层厚度应符合热处理工艺文件的规定。

    3  炉内分段加热时,加热各段重叠部分长度不应小于1500mm。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Ⅰ  主控项目

7.0.1  在目前热处理效果检查方法不很理想的情况下,热处理时间—温度曲线记录就成为检查热处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对热处理曲线的跟踪检查,把热处理工艺参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所以将其列为主控项目。

7.0.2  国内现行行业标准(中石化和电力行业)按照合金含量的范围和母材硬度值,给出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指标值经验公式;《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98将所有钢种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分别根据母材硬度值确定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合格指标,但由于没有区分不同种类合金钢及其焊缝金属的性能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就是Cr-Mo系列中,高合金钢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值很难满足规定要求。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压力管道规范  工艺管道》ASME B31.3按照钢种类别(P-No.)和Cr、Mo合金成分的范围确定硬度指标值,对不同材料的性能差异考虑的较充分。本条综合了上述情况,将合金钢(C-Mo、Mn-Mo、Cr-Mo系列)和马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合格标准参考ASME B31.3,作出了表7.0.2的规定;而对于其他钢种,如碳素钢、其他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等沿用GB 50236-98的规定。

  一般项目

7.0.3  为准确测量并控制好局部热处理的温度,测温点和热电偶的布置非常重要,测温点的数量和分布应合理。热电偶的安装方法对测量结果也有直接影响。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