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 GB15930-2024
返 回
字变小
字变大
白底黑字

6 技术要求

6.1 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
6.1.1 产品铭牌
    应在每台产品的明显位置上固定永久性产品铭牌,且不应采用粘贴方式。产品铭牌应符合9.1的要求。
6.1.2 驱动转矩
    阀门叶片关闭力在主动轴上所产生的驱动转矩应大于叶片关闭时主动轴上所需转矩的2.5倍。
6.1.3 复位功能
    阀门应使用具备现场或远程复位功能的启闭装置。操作启闭装置使阀门复位应方便、灵活、可靠。
6.1.4 温感控制
    阀门应单独具备温控方式或使用具备温控方式的启闭装置。温控释放装置动作后能使阀门自动关闭。
6.1.5 手动控制
    阀门应使用具备手动关闭方式的启闭装置。手动操作启闭装置关闭阀门应能方便、灵活、可靠。手动关闭操作力应小于70N。
6.1.6 电动控制
    使用具备电动关闭方式启闭装置的阀门,在实际电源电压不低于额定工作电压15%和不高于额定工作电压10%时,阀门均应能正常进行电控操作。
6.1.7 信号反馈功能
6.1.7.1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阀门,当叶片关闭时,应具有体现叶片位置的反馈信号输出。
6.1.7.2 阀门使用具备电动远程复位功能的启闭装置时,当通电复位开启动作后,应具有体现叶片位置的反馈信号输出。
6.1.8 绝缘性能
    阀门使用的启闭装置有绝缘要求的外部带电端子与阀体间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应大于20MΩ。
6.1.9 可靠性
    阀门经过200次关、开试验后,各零部件应无明显变形、磨损及其他影响其密封性能的损伤,叶片仍能从打开位置灵活可靠地关闭。
6.1.10 耐腐蚀性能
    经过5个周期,共120h的盐雾腐蚀试验后,阀门应能正常启闭,铭牌牢固,标识仍能清晰可见。
6.1.11 环境温度下的漏风量
    在环境温度下,使阀门叶片两侧保持300Pa±15 Pa的气体静压差,其单位面积上的漏风量(标准状态)应不大于300m³/(㎡·h)。
6.1.12 耐火性能
6.1.12.1 额定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应在耐火试验开始后1min内,温控释放装置动作,阀门关闭。额定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应在耐火试验开始后2min内,温控释放装置动作,阀门关闭。额定动作温度为280℃的排烟防火阀应在耐火试验开始后3min内,温控释放装置动作,阀门关闭。
6.1.12.2 在规定的耐火时间内,耐火完整性符合以下要求:
    a)阀体外表面不应出现连续10s以上的火焰,不应出现孔洞和缝隙;
    b)阀门关闭后,使叶片两侧保持300Pa±15 Pa的气体静压差,单位面积的漏烟量(标准状态)应不大于500m³/(㎡·h)。
6.2 排烟阀和常闭式送风阀
6.2.1 产品铭牌
    铭牌要求同6.1.1。
6.2.2 复位功能
6.2.2.1 排烟阀应使用具备现场或远程复位功能的启闭装置。
6.2.2.2 常闭式送风阀应使用具备现场和远程复位功能的启闭装置。
6.2.2.3 操作启闭装置使阀门复位应方便、灵活、可靠。
6.2.3 手动控制
    阀门应使用具备手动开启方式的启闭装置。手动操作启闭装置开启阀门应能方便、灵活、可靠。手动开启操作力应小于70N。
6.2.4 电动控制
    阀门应使用具备电动开启方式的启闭装置。在实际电源电压不低于额定工作电压15%和不高于额定工作电压10%时,阀门应能正常进行电控操作。
6.2.5 信号反馈功能
6.2.5.1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阀门,当叶片开启时,应有体现叶片位置的反馈信号输出。
6.2.5.2 阀门使用具备电动远程复位功能的启闭装置时,当通电复位关闭动作后,应具有体现叶片位置的反馈信号输出。
6.2.6 绝缘性能
    阀门使用的启闭装置有绝缘要求的外部带电端子与阀体间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应大于20MΩ。
6.2.7 可靠性
6.2.7.1 阀门经过200次开、关试验后,各零部件应无明显变形、磨损及其他影响其密封性能的损伤,叶片仍能从关闭位置灵活可靠地打开。
6.2.7.2 阀门经过200次开、关试验后,使叶片关闭,在其前后气体静压差保持在1000Pa±15Pa的条件下,电动和手动操作均应立即开启。
6.2.8 耐腐蚀性能
    经过5个周期,共120h的盐雾腐蚀试验后,阀门应能正常启闭,铭牌牢固,标识仍能清晰可见。
6.2.9 环境温度下的漏风量
    在环境温度下,使阀门叶片两侧保持1000Pa±15Pa的气体静压差,其单位面积上的漏风量(标准状态)应不大于500m³/(㎡·h)。
6.3 自动排烟窗
6.3.1 产品铭牌
    铭牌要求同6.1.1。
6.3.2 复位功能
    自动排烟窗应具备近地或远程复位功能,其操作应方便、灵活、可靠。
6.3.3 窗扇开启角度
    自动排烟窗的窗扇开启角度应不小于其明示值。明示值由生产企业提供。
6.3.4 温感控制
    具有自动开启功能的自动排烟窗应具备温度释放控制方式使其直接自动开启,开启时间不大于60s,窗扇开启角度应符合6.3.3的规定。
6.3.5 手动控制
6.3.5.1 自动排烟窗应具备现场手动和消防控制室手动开启方式。
6.3.5.2 手动操作应方便、灵活、可靠。手动开启操作力应小于70N。
6.3.6 消防联动开启功能
    具有自动开启功能的自动排烟窗,其控制设备接收到消防联动信号后应自动启动,在不大于60s的时间内开启排烟窗扇,窗扇开启角度应符合6.3.3的规定。
6.3.7 信号反馈功能
    具有自动开启功能的自动排烟窗,其窗体应安装窗扇位置信号反馈部件,该部件应能输出窗扇位置的无源电信号。
6.3.8 可靠性
    自动排烟窗应能承受1000次开、关试验。试验过程中,排烟窗扇应能灵活开启和关闭至规定位置,无启闭卡阻现象,各零部件无脱落和损坏现象;试验后,排烟窗扇的开启时间不应大于60s,窗扇开启角度应符合6.3.3的规定。
6.3.9 耐腐蚀性能
    经过5个周期,共120h的盐雾腐蚀试验后,自动排烟窗应能正常启闭,铭牌牢固,标识仍能清晰可见。
6.3.10 抗低温性能
    自动排烟窗启闭装置在-25℃的低温环境中放置24h后应能正常执行开启动作,排烟窗扇的开启时间不应大于60s,开启角度应符合6.3.3的规定。
6.3.11 耐高温性能
    自动排烟窗按7.4.11的规定进行()℃耐高温试验30min后,排烟窗扇的开启角度变化量不应大于6.3.3规定值的10%;试验过程中,排烟窗体不应发生整体坍塌现象,允许存在窗扇填充物成微小颗粒状掉落的情况。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京ICP备2021037427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