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3 调峰系统
4.3.1 地热供热工程应设置调峰系统(图4.3.1)。
图4.3.1 地热供热调峰系统工艺流程示意
1-开采井;2-回灌井;3-换热器;4-循环泵;5-热用户;6-调峰热源
4.3.2 调峰热源宜采用水源热泵,燃煤、燃气、燃油锅炉,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等。
4.3.3 设计调峰热负荷应依据地域气象条件、地热利用率、技术经济等因素确定。调峰负荷宜占总负荷的20%~40%。
4.3.4 启动调峰系统的室外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wk——启动调峰系统的外界空气温度(℃);
tn——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Qd——基本热负荷(kW);
Qn——设计热负荷(kW)。
t'w——采暖室外设计温度(℃)。
条文说明
4.3.1 地热供暖系统在室外气温较低时,供热累积时数很少,而单位热负荷很大,即设计热负荷下运行的持续时间很短,绝大部分时间供热是在低于设计热负荷的状态下运行。如果供热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全部由地热承担,那么只有在短暂的高峰期地热井才会满负荷运行,而绝大部分非供热高峰期,地热能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增加采暖期地热井取水量,使地热井接近满负荷运行,应配置调峰热源组成地热、调峰热源联合供热系统,即将供热负荷分为基本负荷和尖峰负荷两部分,基本负荷运行时间长,由地热承担;尖峰负荷运行时间短,由调峰热源承担。
4.3.2 选热泵作一级调峰装置,降低地热尾水温度,提高地热利用率;二级调峰装置应依据能源价格和环保要求确定。当采用热泵降低地热流体排放温度时,其系统设计应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的规定,水源热泵机组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源热泵机组》GB/T 19409的规定。
4.3.3 设计调峰负荷与地热利用率、地热水资源费、调峰热源燃料费、城镇供热价格等多种因素有关,由经济评价确定。
单纯地热供热系统,采暖期地热利用率低。增加调峰热源可以降低地热采暖设计负荷,扩大地热供热面积。由于调峰负荷的介入,地热采暖期利用率提高,使地热供热成本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增加调峰热源,要加上系统投资和燃料费用,又使供热成本有上升的趋势。一旦选定调峰负荷和调峰负荷燃料类型,就能确定地热调峰系统的投资、累积地热负荷、累积调峰负荷和供热成本。改变调峰负荷容量和调峰负荷燃料类型,可以组成多种方案。依据方案的经济评价可确定调峰热源类型和调峰负荷占总负荷的百分比。
4.3.4 室外设计温度系根据各地区多年气象资料确定。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设计温度供热手册中都有刊载。启动调峰设备的室外温度则是实时的室外气温。
4.3.2 选热泵作一级调峰装置,降低地热尾水温度,提高地热利用率;二级调峰装置应依据能源价格和环保要求确定。当采用热泵降低地热流体排放温度时,其系统设计应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的规定,水源热泵机组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源热泵机组》GB/T 19409的规定。
4.3.3 设计调峰负荷与地热利用率、地热水资源费、调峰热源燃料费、城镇供热价格等多种因素有关,由经济评价确定。
单纯地热供热系统,采暖期地热利用率低。增加调峰热源可以降低地热采暖设计负荷,扩大地热供热面积。由于调峰负荷的介入,地热采暖期利用率提高,使地热供热成本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增加调峰热源,要加上系统投资和燃料费用,又使供热成本有上升的趋势。一旦选定调峰负荷和调峰负荷燃料类型,就能确定地热调峰系统的投资、累积地热负荷、累积调峰负荷和供热成本。改变调峰负荷容量和调峰负荷燃料类型,可以组成多种方案。依据方案的经济评价可确定调峰热源类型和调峰负荷占总负荷的百分比。
4.3.4 室外设计温度系根据各地区多年气象资料确定。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设计温度供热手册中都有刊载。启动调峰设备的室外温度则是实时的室外气温。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4.2 间接供热系统
- 下一节:5 地热井泵房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设计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热负荷
- 3.3 地热利用率
- 4 地热供热系统
- 4.1 直接供热系统
- 4.2 间接供热系统
- 4.3 调峰系统
- 5 地热井泵房
- 5.1 土建
- 5.2 井泵
- 5.3 井口装置
- 5.4 地热流体除砂
- 6 地热供热站
- 6.1 土建
- 6.2 供热站设备
- 6.3 供热站供配电
- 7 地热供热管网与末端装置
- 7.1 地热供热管网
- 7.2 末端装置
- 8 地热水供应
- 9 地热系统防腐与防垢
- 9.1 一般规定
- 9.2 防腐措施
- 9.3 防垢除垢措施
- 10 地热供热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 11 环境保护
- 12 地热回灌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系统设计
- 12.3 系统运行前准备
- 12.4 系统运行
- 12.5 系统停灌及回扬
- 13 地热资源的动态监测
- 14 施工与验收
- 15 运行、维护与管理
- 附录A 非金属管材物理性能
- 附录B 地热水质全分析报告
- 附录C 雷兹诺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结垢性判定
- 附录D 拉申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结垢性、腐蚀性判定
- 附录E 回灌系统动态监测数据表
- 附录F 回灌堵塞的判别及处理措施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