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2 规划与室外环境
4.2.1 规划与室外环境的评价,应包括建筑布局、建筑朝向、空间组合、辅助能源配置、环境景观、规划内容和计算机模拟计算等9个子项,满分为30分,其中一般项24分,优选项6分。
Ⅰ 控制项
4.2.2 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应为设计安装、使用维护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合理、便利的基础条件。在既有建筑上设计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要求和当地日照标准要求。
Ⅱ 一般项
4.2.3 一般项的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建筑朝向;
2 建筑形体与空间组合;
3 辅助能源配置;
4 环境景观。
4.2.4 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体,主要朝向宜为南向
4.2.5 太阳能热水系统宜结合当地能源供应配置辅助能源加热设备。
4.2.6 建筑体形和空间组合应能接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在进行环境景观设计时应避免对太阳能集热器的遮挡。
Ⅲ 优选项
4.2.7 规划设计宜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完整内容。
4.2.8 规划设计时,宜对照射在太阳能集热器的阳光进行计算机模拟,避免对太阳能集热器造成遮挡。
4.2.2 设计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单体或群体建筑,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应进行利用太阳能热水的专项规划设计。在专项规划设计中,应对建筑单体或群体中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进行标注,注明单体建筑上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类型,注明太阳能热水系统或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和安装方位。
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效率不一定高,这是由于太阳能保证率也受当地气温高低的影响。由于热水系统所需水源都与当地环境温度接近,当地气温越低,系统提供同样温度的热水量所需的能耗就越多,而对同一太阳能热水系统,其太阳能保证率就会低,静态回收期也长。所以,选择太阳能热水系统时,要考虑不同地区气温差异,结合当地太阳能资源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综合考虑二者对太阳能热水效率的影响。
4.2.3 建筑群体或建筑单体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按设计、安装、选型、构成和运行方式可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系统;对建筑群体或建筑单体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评价,以同类系统为对象,对建筑群体或建筑单体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评价。在建筑上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专项规划设计中应对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进行标注,明确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和安装方位。
群体建筑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应注意避免设计安装在建筑屋顶的太阳能集热器影响相邻建筑的日照和间距,并注意避免建筑周边绿化及其他设施遮挡太阳能集热器。
评价时,选取安装太阳热水系统的主要建筑或主要住宅套型进行检查。
4.2.4 在规划设计时,建筑物的朝向朝南是为了使太阳能集热器能接收到更多的太阳光辐射,这是因为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上能够接收到的太阳光照辐射热量受到集热器安装方位的影响,而可接收全年最多的太阳光照辐射热量的最佳安装方位是正南,或南偏东、南偏西10°内,为此,建筑物南向是最佳朝向。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建筑物朝向最好是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同时建筑之间保持合理的日照间距,减少南向建筑对北面建筑的阳光遮挡,为利用太阳能创造良好条件。
4.2.5 各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因受地区、气候、季节和昼夜变化等因素影响,变化很大。为此,为保证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使用,宜配置辅助能源加热设备。辅助能源加热设备应根据当地普遍使用的常规能源及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使用的方便性以及节能等多项因素确定。
辅助能源一般为电、燃气等常规能源。国外更多的用智能控制、用带热交换和辅助加热系统,使之节省能源。对已设有集中供热、空调系统的建筑,辅助能源宜与供热、空调系统热源相同或匹配;宜重视废热、余热的利用。
4.2.6 规划设计时,建筑体形及空间组合应考虑太阳光照的影响,应能使太阳能集热器接收更多的太阳光,在空间组合时,避免建筑物自身和树木对太阳能集热器的遮挡。建筑之间保持合理的日照间距,减少南向建筑对北面建筑的阳光遮挡,为利用太阳能创造良好条件。
在进行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化种植时应不要造成对太阳能集热器的阳光遮挡,包括建筑小品和树木与建筑之间的距离及树种的选择,从而保证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
4.2.7 规划设计文件应完整规范,规划设计说明应有关于太阳能热水系统对群体建筑总体景观、立面、使用效果影响的描述内容。规划设计说明应包含描述当地太阳能资源、地理气候、水源水质、系统选型、系统功能、系统安装、辅助热源、太阳能保证率和系统使用的相关内容。
4.2.8 规划设计时,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能更准确地计算出投射在太阳能集热器上的阳光,包括集热器受遮挡的情况。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基本要求
-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 4 系统与建筑集成评价
- 4.1 一般规定
- 4.2 规划与室外环境
- 4.3 建筑设计
- 4.4 结构设计
- 4.5 给水排水设计
- 4.6 电气设计
- 5 系统适用性能评价
- 5.1 一般规定
- 5.2 供水能力
- 5.3 供水品质
- 6 系统安全性能评价
- 6.1 一般规定
- 6.2 设备安全
- 6.3 运行安全
- 6.4 安全防护措施
- 7 系统耐久性能评价
- 7.1 一般规定
- 7.2 与主体结构施工
- 7.3 主要设备安装
- 7.4 辅助设备安装
- 8 系统经济性能评价
- 8.1 一般规定
- 8.2 节 能
- 8.3 节水
- 8.4 节地
- 9 系统部件评价
- 9.1 一般规定
- 9.2 集热器
- 9.3 贮水箱
- 9.4 支架
- 9.5 管路
- 9.6 其他设备
- 附录A 系统与建筑集成评价指标
- 附录B 系统适用性能评价指标
- 附录C 系统安全性能评价指标
- 附录D 系统耐久性能评价指标
- 附录E 系统经济性能评价指标
- 附录F 系统部件评价指标
- 附录G 评价汇总表
- 附录H 项目应提供的资料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