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9.1 监测
19.1.1 边坡塌滑区有重要建(构)筑物的一级边坡工程施工时必须对坡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地表裂缝和坡顶建(构)筑物变形进行监测。
19.1.2 边坡工程应由设计提出监测项目和要求,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目的、监测方法、测点布置、监测项目报警值和信息反馈制度等内容,经设计、监理和业主等共同认可后实施。
19.1.3 边坡工程可根据安全等级、地质环境、边坡类型、支护结构类型和变形控制要求,按表19.1.3选择监测项目。
表19.1.3 边坡工程监测项目表
注:1 在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构)筑物,破坏后果严重时,应加强对支护结构的应力监测;
2 H——边坡高度(m)。
19.1.4 边坡工程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坡顶位移观测,应在每一典型边坡段的支护结构顶部设置不少于3个监测点的观测网,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
2 锚杆拉力和预应力损失监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锚杆(索),测定锚杆(索)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3 非预应力锚杆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宜少于锚杆总数3%,预应力锚索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宜少于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应少于3根;
4 监测工作可根据设计要求、边坡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5 边坡工程施工初期,监测宜每天一次,且应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对边坡变形敏感程度、气候条件和监测数据调整监测时间及频率;当出现险情时应加强监测;
6 一级永久性边坡工程竣工后的监测时间不宜少于2年。
19.1.5 地表位移监测可采用GPS法和大地测量法,可辅以电子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在通视条件较差的环境下,采用GPS监测为主;在通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采用大地测量法。边坡变形监测与测量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的有关规定。
19.1.6 应采取有效措施监测地表裂缝、位错等变化。监测精度对于岩质边坡分辨率不应低于0.50mm、对于土质边坡分辨率不应低于1.00mm。
19.1.7 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及监测期间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 有软弱外倾结构面的岩土边坡支护结构坡顶有水平位移迹象或支护结构受力裂缝有发展;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或支护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达到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允许值;土质边坡支护结构坡顶的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边坡开挖深度的1/500或20mm,以及其水平位移速度已连续3d大于2mm/d;
2 土质边坡坡顶邻近建筑物的累计沉降、不均匀沉降或整体倾斜已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规定允许值的80%,或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度变化速度已连续3d每天大于0.00008;
3 坡顶邻近建筑物出现新裂缝、原有裂缝有新发展;
4 支护结构中有重要构件出现应力骤增、压屈、断裂、松弛或破坏的迹象;
5 边坡底部或周围岩土体已出现可能导致边坡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
6 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已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
19.1.8 对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的、采用新技术治理的一级边坡工程,应建立边坡工程长期监测系统。边坡工程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基准网和监测点建设、监测设备仪器安装和保护、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预测预报或总结等。
19.1.9 边坡工程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边坡工程概况;
2 监测依据;
3 监测项目和要求;
4 监测仪器的型号、规格和标定资料;
5 测点布置图、监测指标时程曲线图;
6 监测数据整理、分析和监测结果评述。
19.1.2 该条给出了边坡工程监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方法。为确保边坡工程监测工作顺利、有效和可靠地进行,应编制边坡工程监测方案,本条给出了边坡工程监测方案编制的基本要求。
19.1.3 边坡工程监测项目的确定可根据其地质环境、安全等级、边坡类型、支护结构类型和变形控制等条件,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当无相关地区经验时可按表19.1.3确定监测项目。
19.1.4 为做好边坡工程监测工作,本条给出了边坡工程监测工作的最低要求。
19.1.5 本条给出了地表位移监测的方法和监测精度的基本要求;无论采用何种检测手段,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选择监测方法的前提条件。
19.1.6 本条明确规定应采取有效措施监测地表裂缝、位错的出现和变化,同时监测设备应满足监测精度要求。
19.1.7 边坡工程及支护结构变形值的大小与边坡高度、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支护类型、坡顶荷载等多种因素有关,变形计算复杂且不成熟,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均未提出较成熟的计算理论。因此,目前较准确地提出边坡工程变形预警值也是困难的,特别是对岩体或岩土体边坡工程变形控制标准更难提出统一的判定标准,工程实践中只能根据地区经验,采取工程类比的方法确定。本条给出了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及监测期间应报警和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的几种情况,报警值的确定考虑了边坡类型、安全等级及被保护对象对变形的敏感程度等因素,变形控制比单纯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要严。
19.1.8 对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的、采用新技术治理的一级边坡工程,由于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和试验验证,为确保边坡工程安全和发展边坡工程监测理论及技术应建立有效的、可靠的监测系统获取该类边坡工程长期监测数据。
19.1.9 本条给出了边坡工程监测报告应涵盖的基本内容。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9 边坡工程监测、质量检验及验收
- 下一节:19.2 质量检验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 3.3 设计原则
- 4 边坡工程勘察
- 4.1 一般规定
- 4.2 边坡工程勘察要求
- 4.3 边坡力学参数取值
- 5 边坡稳定性评价
- 5.1 一般规定
- 5.2 边坡稳定性分析
- 5.3 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
- 6 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土压力
- 6.1 一般规定
- 6.2 侧向土压力
- 6.3 侧向岩石压力
- 7 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设计计算
- 7.3 构造设计
- 7.4 施工
- 8 锚杆(索)
- 8.1 一般规定
- 8.2 设计计算
- 8.3 原材料
- 8.4 构造设计
- 8.5 施工
- 9 锚杆(索)挡墙
- 9.1 一般规定
- 9.2 设计计算
- 9.3 构造设计
- 9.4 施工
- 10 岩石锚喷支护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设计计算
- 10.3 构造设计
- 10.4 施工
- 11 重力式挡墙
- 11.1 一般规定
- 11.2 设计计算
- 11.3 构造设计
- 11.4 施工
- 12 悬臂式挡墙和扶壁式挡墙
- 12.1 一般规定
- 12.2 设计计算
- 12.3 构造设计
- 12.4 施工
- 13 桩板式挡墙
- 13.1 一般规定
- 13.2 设计计算
- 13.3 构造设计
- 13.4 施工
- 14 坡率法
- 14.1 一般规定
- 14.2 设计计算
- 14.3 构造设计
- 14.4 施工
- 15 坡面防护与绿化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工程防护
- 15.3 植物防护与绿化
- 15.4 施工
- 16 边坡工程排水
- 16.1 一般规定
- 16.2 坡面排水
- 16.3 地下排水
- 16.4 施工
- 17 工程滑坡防治
- 17.1 一般规定
- 17.2 工程滑坡防治
- 17.3 施工
- 18 边坡工程施工
- 18.1 一般规定
- 18.2 施工组织设计
- 18.3 信息法施工
- 18.4 爆破施工
- 18.5 施工险情应急处理
- 19 边坡工程监测、质量检验及验收
- 19.1 监测
- 19.2 质量检验
- 19.3 验收
- 附录A 不同滑面形态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附录B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侧向压力计算
- 附录C 锚杆试验
- C.1 一般规定
- C.2 基本试验
- C.3 验收试验
- 附录D 锚杆选型
- 附录E 锚杆材料
- 附录F 土质边坡的静力平衡法和等值梁法
- 附录G 岩土层地基系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