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 仪器使用
8.1 炉内热电偶
8.1.1 用来测量炉内温度的热电偶,应均布在试件区域内并能够提供可靠的温度信息。梁的受火部分每1 m至少布置2 个热电偶,这些热电偶的结构和布置情况应符合GB/T 9978.1的相关规定。
8.1.2 热电偶间距不超过1.5 m,并应布置在梁底面以下(100±50)mm,距梁的每侧面(100±50)mm 的位置。梁的每侧热电偶的数量应相同。
8.1.3 当梁的高度大于等于500 mm时,应按照8.1.2的规定在梁高度的中部设置附加热电偶。
8.2 试件热电偶
8.2.1 当梁由钢或其他已知其耐火性能的材料制作时,试件温度测量有助于对其丧失隔热性、完整性的判定,并且试验结果可用于评估技术。使用拧、焊接或镶嵌等适当方式使热电偶与钢连接,并保证热电偶引出端至少有50 mm长度和热电偶接头在同一等温区内。
8.2.2 热电偶分别布置在梁跨中间处、两端距试验炉边缘500 mm处与跨中之间的中间截面位置见图2。每个截面上典型的热电偶位置见图3。
8.1.1 用来测量炉内温度的热电偶,应均布在试件区域内并能够提供可靠的温度信息。梁的受火部分每1 m至少布置2 个热电偶,这些热电偶的结构和布置情况应符合GB/T 9978.1的相关规定。
8.1.2 热电偶间距不超过1.5 m,并应布置在梁底面以下(100±50)mm,距梁的每侧面(100±50)mm 的位置。梁的每侧热电偶的数量应相同。
8.1.3 当梁的高度大于等于500 mm时,应按照8.1.2的规定在梁高度的中部设置附加热电偶。
8.2 试件热电偶
8.2.1 当梁由钢或其他已知其耐火性能的材料制作时,试件温度测量有助于对其丧失隔热性、完整性的判定,并且试验结果可用于评估技术。使用拧、焊接或镶嵌等适当方式使热电偶与钢连接,并保证热电偶引出端至少有50 mm长度和热电偶接头在同一等温区内。
8.2.2 热电偶分别布置在梁跨中间处、两端距试验炉边缘500 mm处与跨中之间的中间截面位置见图2。每个截面上典型的热电偶位置见图3。
8.2.3 为获得混凝土的温度梯度而布置的热电偶将有利于预测丧失时间,试验结果可以用于评估技术。热电偶应布置在每个加强抗拉筋(件)上。当多于8个时,热电偶将以同样的方式布置在8个点上以获得所有抗拉筋(件)中代表性的温度(见图3)。
8.3 变形测量
8.3.1 试验前15 min对试件进行加载,稳定后所测的变形值为本次试验的变形零点。
8.3.2 在试件的跨中位置测量梁纵轴方向的垂直变形挠度值。
8.3.3 变形位移的测量应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多点测量,以确定最大位移。
8.4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应与GB/T 9978.1中的规定一致。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