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11 建筑物理
3.11.1 建筑物理 architectural physics
研究建筑的物理环境科学,包括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和建筑光学的学科。
3.11.2 建筑声源 reference sound source
具有稳定的功率输出和宽带频谱的声源,又称参考声源。它的主要用途是在用比较法测量噪声源声功率时作为参考声源,亦可在厅堂声场分布测量和现场隔声测量时作为声源用。
3.11.3 建筑声学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研究建筑物声环境的学科,包括厅堂音质设计与建筑物环境噪声控制两大部分,目的是创造符合人们听闻要求的声环境。
3.11.4 混响声 reverberation sound
当声源在室内连续稳定地辐射声波时,除直达声以外,经一次和多次反射声叠加的声波。
3.11.5 混响时间 reverberation time
当室内声场达到稳定状态后,声源停止发声,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变到其百万分之一所需要的时间,即声源停止发声后下降60dB所需要的时间,以秒(s)计。
3.11.6 计权隔声量 weighted sound reduction index
评价建筑物及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等级的数值,单位:分贝(dB)。
3.11.7 建筑隔声 sound insulation
为改善建筑物室内声环境,隔离噪声的干扰而采取的措施。
3.11.8 建筑吸声 sound absorption
房间内各个表面、物体和房间内空气对声音的吸收,又称房间吸声。
3.11.9 噪声 noise
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甚至损害身心健康的外界干扰声。
3.11.10 建筑光学 architectural lighting
研究天然光和人工光在城市和建筑中的合理利用,创造良好的光环境,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美化环境和保护视力等要求的应用学科,是建筑物理的组成部分。
3.11.11 采光 daylighting
为保证人们生活、工作或生产活动具有适宜的光环境,使建筑物内部使用空间取得天然光照度,满足使用、安全、舒适、美观等要求的技术。
3.11.12 采光系数 daylight factor
在室内给定平面上的一点,由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假定和已知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漫射光而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刻该天空半球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产生的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
3.11.13 采光系数标准值 standard value of daylight factor
室内和室外天然光临界照度时的采光系数值。
3.11.14 眩光 glare
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
3.11.15 光幕反射 veiling reflection
视觉对象的镜面反射,致使视觉对象的对比降低,以致部分地或全部地难以看清细部。
3.11.16 可见光反射率 visible reflectivity
在可见光谱(380nm~780nm)范围内,玻璃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在玻璃上的光通量之比。
3.11.17 可见光透射比 visible transmittance
在可见光谱(380nm~780nm)范围内,透过玻璃的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
3.11.18 太阳能透过率 sun transmittance
在太阳光谱(280nm~2500nm)范围内,紫外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能量透过玻璃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入射在玻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比。
3.11.19 太阳能反射率 sun reflectivity
在太阳光谱(280nm~2500nm)范围内,玻璃反射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能量与入射在玻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之比。
3.11.20 建筑热工学 building thermotics
研究建筑物室内外热湿作用对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设计改善热环境的措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质量的学科。
3.11.21 围护结构 building envelope
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
3.11.2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W/(m2·K)。
3.11.23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average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external walls
外墙主体部位和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平均值。按外墙各部位的传热系数对其面积的加权平均计算求得。单位:W/(m2·K)。
3.11.24 热阻(R) thermal resistance
表示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3.11.25 围护结构表面换热阻(Ri、Rc) surface thermal resistance of building envelope
围护结构两侧表面空气边界层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为表面换热系数的倒数。在内表面,称为内表面换热阻(Ri);在外表面,称为外表面换热阻(Re)。
3.11.26 围护结构传热阻(R0) total thermal resistance
围护结构(包括两侧空气边界层)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为结构热阻(R)与两侧表面换热阻之和。单位:(m2·K)/W。
3.11.27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 thermal inertia index of building envelope
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纲量指标,其值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
3.11.28 材料蓄热系数 material heat store coefficient
当某一足够厚度的单一材料层一侧受到环境热作用时,表面温度将按同一周期波动,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单位:W/(m2·K)。
3.11.29 遮阳系数(SC) shading coefficient
相同条件下,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能总透过率与透过3mm透明玻璃的太阳能总透过率之比。
3.11.30 建筑物体形系数(S) 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3.11.31 窗墙面积比 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
3.11.32 窗地面积比 area ratio of glazing to floor
窗洞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
3.11.33 换气次数 air change time per hour
建筑物在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单位:次/h。
3.11.34 采暖耗煤量指标(QC) index of coal consumption for heating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kg/m2。
3.11.35 空调年耗电量(EC) annual cool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
3.11.36 采暖年耗电量(Eh) annual heat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
3.11.37 采暖度日数(HDD18) heating degree day based on 18℃
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时,将低于18℃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
3.11.38 空调度日数(CDD26) cooling degree day based on 26℃
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时,将高于26℃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
3.11.39 典型气象年(TMY) 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
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30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月平均值在不同的年份,资料不连续,还需要进行月间平滑处理。
3.11.40 建筑遮阳 building sun shading
利用建筑构件或材料特性遮挡阳光辐射的设施。
3.11.41 建筑保温 building heat preservation
通过建筑手段减少室内热量损失的综合技术措施。
3.11.42 内保温 in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将保温层布置在外墙靠室内一侧的构造方法。
3.11.43 外保温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将保温层布置在外墙靠室外一侧的构造方法。
3.11.44 气密性 air tightness
结构两侧有空气压力差时,单位时间透过单位表面积(或长度)的空气泄漏量的性能。表示围护结构或整个房间的透气性指标。气密性越好,透过的空气泄漏量越小。
3.11.45 建筑防热 buildings thermal shading
抵挡夏季室外热作用,防止室内过热所采取的建筑设计综合措施。
3.11.46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building envelope trade-off option
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所设计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
3.11.47 参照建筑 reference building
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用的假想建筑。
3.11.48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研究建筑的物理环境科学,包括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和建筑光学的学科。
3.11.2 建筑声源 reference sound source
具有稳定的功率输出和宽带频谱的声源,又称参考声源。它的主要用途是在用比较法测量噪声源声功率时作为参考声源,亦可在厅堂声场分布测量和现场隔声测量时作为声源用。
3.11.3 建筑声学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研究建筑物声环境的学科,包括厅堂音质设计与建筑物环境噪声控制两大部分,目的是创造符合人们听闻要求的声环境。
3.11.4 混响声 reverberation sound
当声源在室内连续稳定地辐射声波时,除直达声以外,经一次和多次反射声叠加的声波。
3.11.5 混响时间 reverberation time
当室内声场达到稳定状态后,声源停止发声,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变到其百万分之一所需要的时间,即声源停止发声后下降60dB所需要的时间,以秒(s)计。
3.11.6 计权隔声量 weighted sound reduction index
评价建筑物及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等级的数值,单位:分贝(dB)。
3.11.7 建筑隔声 sound insulation
为改善建筑物室内声环境,隔离噪声的干扰而采取的措施。
3.11.8 建筑吸声 sound absorption
房间内各个表面、物体和房间内空气对声音的吸收,又称房间吸声。
3.11.9 噪声 noise
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甚至损害身心健康的外界干扰声。
3.11.10 建筑光学 architectural lighting
研究天然光和人工光在城市和建筑中的合理利用,创造良好的光环境,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美化环境和保护视力等要求的应用学科,是建筑物理的组成部分。
3.11.11 采光 daylighting
为保证人们生活、工作或生产活动具有适宜的光环境,使建筑物内部使用空间取得天然光照度,满足使用、安全、舒适、美观等要求的技术。
3.11.12 采光系数 daylight factor
在室内给定平面上的一点,由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假定和已知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漫射光而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刻该天空半球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产生的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
3.11.13 采光系数标准值 standard value of daylight factor
室内和室外天然光临界照度时的采光系数值。
3.11.14 眩光 glare
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
3.11.15 光幕反射 veiling reflection
视觉对象的镜面反射,致使视觉对象的对比降低,以致部分地或全部地难以看清细部。
3.11.16 可见光反射率 visible reflectivity
在可见光谱(380nm~780nm)范围内,玻璃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在玻璃上的光通量之比。
3.11.17 可见光透射比 visible transmittance
在可见光谱(380nm~780nm)范围内,透过玻璃的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
3.11.18 太阳能透过率 sun transmittance
在太阳光谱(280nm~2500nm)范围内,紫外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能量透过玻璃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入射在玻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比。
3.11.19 太阳能反射率 sun reflectivity
在太阳光谱(280nm~2500nm)范围内,玻璃反射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能量与入射在玻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之比。
3.11.20 建筑热工学 building thermotics
研究建筑物室内外热湿作用对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设计改善热环境的措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质量的学科。
3.11.21 围护结构 building envelope
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
3.11.2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W/(m2·K)。
3.11.23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average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external walls
外墙主体部位和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平均值。按外墙各部位的传热系数对其面积的加权平均计算求得。单位:W/(m2·K)。
3.11.24 热阻(R) thermal resistance
表示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3.11.25 围护结构表面换热阻(Ri、Rc) surface thermal resistance of building envelope
围护结构两侧表面空气边界层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为表面换热系数的倒数。在内表面,称为内表面换热阻(Ri);在外表面,称为外表面换热阻(Re)。
3.11.26 围护结构传热阻(R0) total thermal resistance
围护结构(包括两侧空气边界层)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为结构热阻(R)与两侧表面换热阻之和。单位:(m2·K)/W。
3.11.27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 thermal inertia index of building envelope
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纲量指标,其值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
3.11.28 材料蓄热系数 material heat store coefficient
当某一足够厚度的单一材料层一侧受到环境热作用时,表面温度将按同一周期波动,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单位:W/(m2·K)。
3.11.29 遮阳系数(SC) shading coefficient
相同条件下,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能总透过率与透过3mm透明玻璃的太阳能总透过率之比。
3.11.30 建筑物体形系数(S) 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3.11.31 窗墙面积比 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
3.11.32 窗地面积比 area ratio of glazing to floor
窗洞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
3.11.33 换气次数 air change time per hour
建筑物在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单位:次/h。
3.11.34 采暖耗煤量指标(QC) index of coal consumption for heating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kg/m2。
3.11.35 空调年耗电量(EC) annual cool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
3.11.36 采暖年耗电量(Eh) annual heat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
3.11.37 采暖度日数(HDD18) heating degree day based on 18℃
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时,将低于18℃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
3.11.38 空调度日数(CDD26) cooling degree day based on 26℃
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时,将高于26℃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
3.11.39 典型气象年(TMY) 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
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30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月平均值在不同的年份,资料不连续,还需要进行月间平滑处理。
3.11.40 建筑遮阳 building sun shading
利用建筑构件或材料特性遮挡阳光辐射的设施。
3.11.41 建筑保温 building heat preservation
通过建筑手段减少室内热量损失的综合技术措施。
3.11.42 内保温 in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将保温层布置在外墙靠室内一侧的构造方法。
3.11.43 外保温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将保温层布置在外墙靠室外一侧的构造方法。
3.11.44 气密性 air tightness
结构两侧有空气压力差时,单位时间透过单位表面积(或长度)的空气泄漏量的性能。表示围护结构或整个房间的透气性指标。气密性越好,透过的空气泄漏量越小。
3.11.45 建筑防热 buildings thermal shading
抵挡夏季室外热作用,防止室内过热所采取的建筑设计综合措施。
3.11.46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building envelope trade-off option
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所设计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
3.11.47 参照建筑 reference building
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用的假想建筑。
3.11.48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条文说明
3.11.7 建筑隔声包括两方面:一是隔离由空气传播来的噪声,另一方面是隔离由建筑结构传播的振动能量而辐射出来的噪声。
3.11.8 建筑吸声常用于室内音质设计和噪声控制工程中。前者靠建筑吸声满足最佳混响时间的要求,后者靠建筑吸声减噪,以达到一定的室内(外)环境的噪声标准。
3.11.21 围护结构分透明和不透明两部分,不透明围护结构有墙体、屋顶、楼板和地面等,透明围护结构有窗户、天窗和阳台门。按是否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以及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又可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
3.11.24 单一材料围护结构热阻R=δ/λc 。δ为材料层厚度(m),λc为材料的导热系数计算值[W/(m2·K)]。多层材料围护结构热阻R=∑(δ/λc)。单位为(m2·K)/W。
3.11.25 表面换热阻具体数值可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取用。
3.11.27 单一材料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R·S;多层材料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R·S)。式中R、S分别为围护结构材料层的热阻和蓄热系数。D值越大,温度波在其中的衰减越快,围护结构热稳定性越好。
3.11.28 材料蓄热系数可通过计算确定,或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附录四附表4.1中查取。
3.11.30 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的楼梯间内墙和户门的面积。
3.11.31 房间立面单元面积指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窗墙面积比也可解释为窗户洞口面积与同朝向墙面总面积(包括窗面积在内)之比。
3.11.35 为了将夏季卧室和起居室的空气温度控制在设计指标26℃并保持每小时一次的通风换气量,空调设备或系统要消耗一定量的电能,将空调设备或系统消耗的电量除以建筑面积,就得到空调年耗电量Ec,单位为(kW·h)/m2。
3.11.36 为了将冬季卧室和起居室的空气温度控制在设计指标18℃并保持每小时一次的通风换气量,采暖设备或系统要消耗一定量的电能,将采暖设备或系统消耗的电量除以建筑面积,就得到采暖年耗电量Eh,单位为(kW·h)/m2。
3.11.37 由于室外空气温度的随时变化,每天都会有一个不同的日平均温度。将一年365d平均温度中低于18℃的日平均温度与18℃之间的差乘以1d,然后累加,就得到了以18℃为基准的采暖度日数HDD18。
3.11.38 由于室外空气温度的随时变化,每天都会有一个不同的日平均温度。将一年365d平均温度中高于26℃的日平均温度与26℃之间的差乘以1d,然后累加,就得到了以26℃为基准的空调度日数CDD26。
3.11.39 对建筑物进行全年动态能量模拟分析时,要输入气象资料。一般应用典型气象年、能量计算气象年等,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采用典型气象年进行分析计算。
3.11.41 建筑保温包括综合措施和外围护结构保温两方面。综合措施:在总体规划中合理布置房屋位置、朝向,使其在冬季能获得日照而又不受冷风袭击;在单体设计时,应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体型系数小的方案。外围护结构保温:屋顶、外墙和外窗应有满足规定的传热系数,外窗还应满足气密性要求;地面应有一定的热阻以控制热损失。
3.11.45 建筑防热主要内容有:在城市规划中,正确地选择建筑物的布局形式和建筑物朝向;在建筑设计中选用适宜、有效的围护结构隔热方案;采用合理的窗户遮阳方式;争取良好的自然通风;注意建筑环境的绿化等以创造舒适的室内生活、工作环境。
3.11.46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是一种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建筑节能要求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满足规定的指标,但所设计的建筑物有时不能同时满足所有规定性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不断调整设计参数并计算能耗,最终达到所设计建筑全年的空气调节和采暖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的能耗的目的。
3.11.47 参照建筑是计算全年空气调节和采暖能耗用的假想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以及内部划分和使用功能与所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和体型系数、窗墙面积比等重要参数应符合节能标准的规定指标。
3.11.8 建筑吸声常用于室内音质设计和噪声控制工程中。前者靠建筑吸声满足最佳混响时间的要求,后者靠建筑吸声减噪,以达到一定的室内(外)环境的噪声标准。
3.11.21 围护结构分透明和不透明两部分,不透明围护结构有墙体、屋顶、楼板和地面等,透明围护结构有窗户、天窗和阳台门。按是否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以及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又可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
3.11.24 单一材料围护结构热阻R=δ/λc 。δ为材料层厚度(m),λc为材料的导热系数计算值[W/(m2·K)]。多层材料围护结构热阻R=∑(δ/λc)。单位为(m2·K)/W。
3.11.25 表面换热阻具体数值可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取用。
3.11.27 单一材料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R·S;多层材料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R·S)。式中R、S分别为围护结构材料层的热阻和蓄热系数。D值越大,温度波在其中的衰减越快,围护结构热稳定性越好。
3.11.28 材料蓄热系数可通过计算确定,或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附录四附表4.1中查取。
3.11.30 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的楼梯间内墙和户门的面积。
3.11.31 房间立面单元面积指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窗墙面积比也可解释为窗户洞口面积与同朝向墙面总面积(包括窗面积在内)之比。
3.11.35 为了将夏季卧室和起居室的空气温度控制在设计指标26℃并保持每小时一次的通风换气量,空调设备或系统要消耗一定量的电能,将空调设备或系统消耗的电量除以建筑面积,就得到空调年耗电量Ec,单位为(kW·h)/m2。
3.11.36 为了将冬季卧室和起居室的空气温度控制在设计指标18℃并保持每小时一次的通风换气量,采暖设备或系统要消耗一定量的电能,将采暖设备或系统消耗的电量除以建筑面积,就得到采暖年耗电量Eh,单位为(kW·h)/m2。
3.11.37 由于室外空气温度的随时变化,每天都会有一个不同的日平均温度。将一年365d平均温度中低于18℃的日平均温度与18℃之间的差乘以1d,然后累加,就得到了以18℃为基准的采暖度日数HDD18。
3.11.38 由于室外空气温度的随时变化,每天都会有一个不同的日平均温度。将一年365d平均温度中高于26℃的日平均温度与26℃之间的差乘以1d,然后累加,就得到了以26℃为基准的空调度日数CDD26。
3.11.39 对建筑物进行全年动态能量模拟分析时,要输入气象资料。一般应用典型气象年、能量计算气象年等,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采用典型气象年进行分析计算。
3.11.41 建筑保温包括综合措施和外围护结构保温两方面。综合措施:在总体规划中合理布置房屋位置、朝向,使其在冬季能获得日照而又不受冷风袭击;在单体设计时,应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体型系数小的方案。外围护结构保温:屋顶、外墙和外窗应有满足规定的传热系数,外窗还应满足气密性要求;地面应有一定的热阻以控制热损失。
3.11.45 建筑防热主要内容有:在城市规划中,正确地选择建筑物的布局形式和建筑物朝向;在建筑设计中选用适宜、有效的围护结构隔热方案;采用合理的窗户遮阳方式;争取良好的自然通风;注意建筑环境的绿化等以创造舒适的室内生活、工作环境。
3.11.46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是一种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建筑节能要求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满足规定的指标,但所设计的建筑物有时不能同时满足所有规定性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不断调整设计参数并计算能耗,最终达到所设计建筑全年的空气调节和采暖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的能耗的目的。
3.11.47 参照建筑是计算全年空气调节和采暖能耗用的假想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以及内部划分和使用功能与所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和体型系数、窗墙面积比等重要参数应符合节能标准的规定指标。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10 广播电视、邮政电信
- 下一节:3.12 建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