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物检室
7.2.1 物检室应布置在纺丝车间或加弹车间附房内,并应靠近产品待检区。
7.2.2 物检室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6529的有关规定,并应远离空调间、变配电室、热力站和机泵间等设施。
7.2.3 锦纶短纤维工厂可全厂设一个物检室。
7.2.4 锦纶长丝工厂和锦纶工业丝工厂的纺丝车间应设物检室,锦纶长丝工厂也可在纺丝车间和加弹车间分别设物检室。
7.2.5 物检室应根据功能分区。染色和干燥区应靠外墙单独设一房间,并应设排风和排水设施;判色间应与染色间相邻;烘箱间、含油分析间、天平间宜分别单独布置;仪器检测间宜布置在物检室的中心区域,并应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
7.2.6 高精度天平台座应采取隔振措施。
7.2.7 物检室应设置纤维中间品、纤维成品和纤维制品的物理分析和性能测试的设备和仪器。
条文说明
7.2.1物检室靠近产品待检区,有利于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时取样。
7.2.2物检室分析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以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
7.2.3锦纶短纤维检测方法是每批按比例从包装里取样,测试工作量相对较少。因此,全厂可设一个物检室。
7.2.4锦纶长丝物理检测方法是每个丝筒都要取样做染色试验,其他指标每批按比例从丝筒上取样,测试工作量相对较大,测试指标也相对较多。因此,应在每个纺丝车间设物检室;对于大型锦纶长丝生产工厂,宜在纺丝车间和加弹车间分别设物检室,以方便检测。
7.2.5染色、干燥间湿热较大,靠墙布置有利于通风和排废水;判色间宜设计成避光的房间,以减少眩光的干扰;而仪器检测间对房间的温度、湿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应尽量避免靠外墙布置,并按本标准第13.1.1条的规定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
7.2.5染色、干燥间湿热较大,靠墙布置有利于通风和排废水;判色间宜设计成避光的房间,以减少眩光的干扰;而仪器检测间对房间的温度、湿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应尽量避免靠外墙布置,并按本标准第13.1.1条的规定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1 化验室
- 下一节:7.3 纺丝油剂调配间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工艺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设计原则
- 3.3 流程选择
- 3.4 工艺计算
- 3.5 可燃物和爆炸危险区
- 3.6 节能降耗
- 3.7 其他规定
- 4 聚合设备及布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设备选型
- 4.3 设备配置
- 4.4 设备布置
- 5 纺丝和后处理设备及布置
- 5.1 一般规定
- 5.2 设备选型
- 5.3 设备配置
- 5.4 设备布置
- 6 工艺管道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管道布置
- 6.3 管道材质选择
- 6.4 特殊管道设计
- 6.5 管道安装及检验要求
- 7 辅助生产设施
- 7.1 化验室
- 7.2 物检室
- 7.3 纺丝油剂调配间
- 7.4 纺丝组件清洗间
- 7.5 热媒站(间)
- 7.6 原料库和成品库
- 7.7 维修间
- 8 自动控制和仪表
- 8.1 一般规定
- 8.2 控制水平
- 8.3 主要控制方案
- 8.4 特殊仪表选型
- 8.5 控制系统配置
- 8.6 控制室
- 8. 7安全联锁
- 8.8 仪表安全措施
- 9 电气、电信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配电
- 9.3 照明
- 9.4 防雷
- 9.5 接地
- 9.6 火灾自动报警
- 9.7 电信
- 10 总图运输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总平面布置
- 10.3 竖向布置
- 11 建筑、结构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生产厂房
- 11.3 生产厂房附房
- 11.4 辅助生产工程
- 11.5 建筑防火、防爆、防腐蚀
- 12 给水排水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给水
- 12.3 排水
- 12.4 消防设施
- 13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13.1 一般规定
- 13.2 供暖
- 13.3 通风
- 13.4 空气调节
- 13.5 设备、风管及其他规定
- 14 环境保护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废水(液)处理
- 14.3 废气处理
- 14.4 废固处理
- 14.5 噪声控制
- 15 职业安全卫生
- 15.1 一般规定
- 15.2 职业危害因素
- 15.3 安全防护措施
- 15.4 职业卫生措施
- 附录A 锦纶工厂可燃和有毒物质数据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