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5 计算机网络及各类信号线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原则
9.5.1 进入通信局(站)的电缆芯线及各类信号线应在终端处线间或对地加装SPD,空线对应就近接地。
9.5.2 进入无线通信局(站)的缆线应加装SPD后,再与上、下话路的终端设备相连。
9.5.3 对多雷区通信局(站)内的计算机网络干线(两端设备在同一机房内除外)及引到建筑物外的线路,其线路两侧设备输入口处均应安装SPD。高速网络接口可采用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SPD。
9.5.4 对各类控制、数据采集接口和传输信号线,应使用相同物理接口的SPD,SPD的动作电压应与设备的工作电压相适应,应为工作电压的1.2倍~2.5倍,SPD的插入损耗不应大于0.5dB。
9.5.5 各类端口SPD的接地线应就近由被保护设备的接地汇流排(端)接地。
9.5.6 位于联合地网外或远离视频监控中心的摄像机,应分别在控制、电源、视频线两端安装SPD,云台和防雨罩应就近接地。
9.5.7 移动基站及小型无线基站的同轴馈线SPD,其插入损耗应小于或等于0.5dB,驻波比不应大于1.2。
9.5.8 计算机网络及各类信号线防雷器的设置和选择应符合表9.5.8的规定。
	
	
顶部
- 上一节:9.4 电源防雷器安装要求
 - 下一节:附录A 全国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接地系统组成
 - 3.3 接地体
 - 3.4 接地引入线
 - 3.5 接地汇集线
 - 3.6 接地线
 - 3.7 等电位连接方式
 - 3.8 各类缆线的入局方式
 - 3.9 接地线布放要求
 - 3.10 计算机网络接口、控制终端接口的保护
 - 3.11 集中监控系统的接地与接口的保护
 - 3.12 局内布线
 - 3.13 配电系统
 - 3.14 机房内辅助设备的接地
 - 3.15 光缆的防雷接地
 - 4 综合通信大楼的防雷与接地
 - 4.1 一般规定
 - 4.2 接地连接方式
 - 4.3 内部等电位接地连接方式
 - 4.4 地网
 - 4.5 进局缆线的接地
 - 4.6 通信设备的接地
 - 4.7 通信电源的接地
 - 4.8 其他设施的接地
 - 4.9 建筑防雷设计
 - 5 有线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
 - 5.1 交换局、数据局
 - 5.2 接入网站、模块局
 - 5.3 宽带接入点
 - 5.4 光缆中继站
 - 5.5 通信设备的直流配电系统接地
 - 6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 6.1 一般原则
 - 6.2 地网
 - 6.3 直击雷保护
 - 6.4 天(馈)线接地
 - 6.5 直流远供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 6.6 GPS天(馈)线的防雷与接地
 - 6.7 机房内的等电位连接
 - 6.8 接地引入线和室内接地处理
 - 6.9 其他引入缆线的接地处理
 - 6.10 通信设备的直流配电系统接地
 - 7 小型通信站的防雷与接地
 - 7.1 一般原则
 - 7.2 地网
 - 7.3 直击雷防护
 - 7.4 其他
 - 8 微波、卫星地球站的防雷与接地
 - 8.1 微波站的防雷与接地
 - 8.2 卫星地球站的防雷与接地
 - 9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2 防雷器的使用要求
 - 9.3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雷电过电压保护原则
 - 9.4 电源防雷器安装要求
 - 9.5 计算机网络及各类信号线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原则
 - 附录A 全国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
 - 附录B 全国年平均雷暴日数区划图
 - 附录C 防雷器保护模式要求
 - 附录D 网状、星形和星形-网状混合型接地
 - 附录E 接地电阻的测试
 - 附录F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 附录G 防雷区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