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2 风系统基本参数
1 送、回风温度的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口送、回温度检测位置应位于风口表面气流直接触及的位置(包含散流器出口);
2)风管内和机组送、回风温度检测位置应位于风管中央或机组预留点。
2 送、回风温度可按下列步骤及方法进行测量:
1)根据委托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检测状态;
2)检查系统是否运行稳定;
3)确定测点的具体位置以及测点的数目;
4)使用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测。
3 送、回风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ti——第i个测点温度(℃)。
3.2.3 风管风量、风速和风压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风管风量、风速和风压测点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77的规定。
2 风管风量、风速和风压可按下列步骤及方法进行检测:
1)检查系统和机组是否正常运行,并调整到检测状态;
2)确定风量测量的具体位置以及测点的数目和布置方法,测量截面应选择在气流较均匀的直管段上,并距上游局部阻力管件4倍~5倍管径以上(或矩形风管长边尺寸),距下游局部阻力管件1.5倍~2倍管径以上(或矩形风管长边尺寸)的位置(图3.2.3);
3)依据仪表的操作规程,调整测试用仪表到测量状态;
4)逐点进行测量,每点宜进行2次以上测量;
5)当采用毕托管测量时,毕托管的直管应垂直管壁,毕托管的测头应正对气流方向且与风管的轴线平行,测量过程中,应保证毕托管与微压计的连接软管通畅无漏气;
图3.2.3 测定断面位置选择便宜示意
6)记录所测空气温度和当时的大气压力。
3 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量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风量:
式中:——平均动压(Pa);
Pvi、Pv2.....Pvn——各测点的动压(Pa);
——断面平均风速(m/s);
Ρ——空气密度(kg/m³);
B——大气压力(kPa);
t——空气温度(℃);
F——断面面积(m²);
L——机组或系统风量(m³/h);
Ls——标准空气状态下风量(m³/h)
2)当采用热电风速计或数字式风速计测量风量时,断面平均风速为各测点风速测量值的平均值,实测风量和标准风量的计算方法与毕托管和微压计测量计算方法相同。
3.2.4 大气压力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大气压力检测的测点布置应将大气压力测试装置放置于当地测点水平处,保持与测试环境充分接触,并不受外界相关因素干扰;
2 应在测试环境稳定后,对仪表进行读值;
3 大气压力检测的数据处理应取两次测试值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3.2.5 室内换气次数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场所室内换气率测定方法》GB/T 18204.19的规定。
3.2.6 室内气流速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气流速度检测的测点布置应将被测空间划分为若干个体积相等的正方体,在每个小的正方体内悬挂布置小型风速自动记录仪,测点的位置和数量由被测空间的大小和工艺要求确定。
2 室内气流速度可按下列步骤及方法进行检测:
1)对所有测点的风速自动记录仪校对时间,设置自动记录的启动时间和时间间隔;
2)开启被测空间工艺设备进行送风,待稳定后人员离开被测试空间;
3)风速自动记录仪按照预先设定进行自动测量和存储,测试完成后应使用相应的软件将数据下载进行分析。
3 室内气流速度检测的数据处理应依据采集的数据,做出室内气流速度场在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分布图。
3.2.2 风口送、回风干球温度检测时,检测传感器应尽量同出口气流充分接触。
3.2.3 风量的测量方法主要参照《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77-2009附录E.1.3中的方法,现场进行检测时,可根据现场的情况和检测位置对风管的截面测点进行确定。
3.2.6 室内风场和温湿度的测试主要采用小型风速、温度、湿度自动记录设备以保证尽可能少地对室内原有的风场、温度场、湿度场的影响;各个点气流速度的测量必须同时进行;这种气流的测试应是室内空间立体的测试。对于只有气流最大风速限定的测试场合,可采用无指向风速探头。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3.3 水系统基本参数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基本规定
- 3 基本技术参数测试方法
- 3.1 一般规定
- 3.2 风系统基本参数
- 3.3 水系统基本参数
- 3.4 室内环境基本参数
- 3.5 电气参数和其他参数
- 3.6 系统性能参数
- 4 采暖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水压试验
- 4.3 冲洗与充水试验
- 4.4 试运行与调试检测
- 5 通风与空调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严密性试验
- 5.3 水压试验
- 5.4 冲洗与充水试验
- 5.5 试运行与调试检测
- 6 洁净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高效过滤器扫描检漏
- 6.3 生物洁净室微生物检测
- 6.4 洁净室微振检测
- 6.5 围护结构表面导静电性检测
- 6.6 洁净室气流检测
- 6.7 非单向流洁净室自净能力检测
- 6.8 围护结构严密性检测
- 6.9 围护结构防渗漏检测
- 7 恒温恒湿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室内温度检测
- 7.3 室内湿度检测
- 7.4 室内噪声检测
- 7.5 室内振动检测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