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6 洁净室气流检测
6.6.1 洁净室气流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用气流动态数值模拟(CFD)的分析结果代替洁净室气流检测;
2 气流检测包括气流流型、气流流向、流线平行性等,可采用丝线法或示踪剂法(发烟等)等,逐点观察和记录气流流向,并可用量角器测量气流角度,也可采用照相机或摄像机等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记录,采用热球式风速仪或超声三维风速仪等测量各点气流速度;
3 采用丝线法时可采用尼龙单丝线、薄膜带等轻质材料,放置在测试杆的末端,或装在气流中细丝格栅上,直接观察出气流的方向和因干扰引起的波动;
4 采用示踪剂法时,可采用去离子(DI)水,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或超声波雾化器等生成直径为0.5μm~50μm的水雾,采用四氯化钛(TiCl4)等“酸雾”作示踪剂时,应确保不致对洁净室、室内设备以及操作人员产生危害。
6.6.2 洁净室气流检测应按下列步骤及方法进行:
1 气流流型检测时,对于垂直单向流洁净室可选择洁净室纵、横剖面各一个,以及距地面高度0.8m、1.5m的水平面各一个;水平单向流洁净室可选择纵剖面和工作区高度水平面各一个,以及距送、回风墙面0.5m和房间中心处等3个横剖面。所有面上的测点间距均应为0.2m~1.0m。对于乱流洁净室,应选择通过代表性送风口中心的纵、横剖面和工作区高度的水平面各1个,剖面上的测点间距应为0.2m~0.5m,水平面上的测点间距应为0.5m~1.0m。两个风口之间的中线上应设置测点;
2 气流流向检测时,应在被测区域内前后之间设置多个测点;
3 流线平行性检测时,应在每台过滤器下设置测点。
顶部
- 上一节:6.5 围护结构表面导静电性检测
- 下一节:6.7 非单向流洁净室自净能力检测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基本规定
- 3 基本技术参数测试方法
- 3.1 一般规定
- 3.2 风系统基本参数
- 3.3 水系统基本参数
- 3.4 室内环境基本参数
- 3.5 电气参数和其他参数
- 3.6 系统性能参数
- 4 采暖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水压试验
- 4.3 冲洗与充水试验
- 4.4 试运行与调试检测
- 5 通风与空调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严密性试验
- 5.3 水压试验
- 5.4 冲洗与充水试验
- 5.5 试运行与调试检测
- 6 洁净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高效过滤器扫描检漏
- 6.3 生物洁净室微生物检测
- 6.4 洁净室微振检测
- 6.5 围护结构表面导静电性检测
- 6.6 洁净室气流检测
- 6.7 非单向流洁净室自净能力检测
- 6.8 围护结构严密性检测
- 6.9 围护结构防渗漏检测
- 7 恒温恒湿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室内温度检测
- 7.3 室内湿度检测
- 7.4 室内噪声检测
- 7.5 室内振动检测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