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0.4 居民供电负荷计算
10.4.1 居民住宅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用电负荷应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及家庭能源使用的种类等因素确定。各类建筑在进行节能改造和实施新节能标准后,其用电负荷指标应低于原指标。城市住宅、商业和办公用电负荷指标可按表10.4.1的规定计算。
表10.4.1 住宅、商业和办公用电负荷指标
注:1 普通住宅按居住空间个数(个)/使用面积(m²)划分:一类2/34、二类3/45、三类3/56、四类4/68。
2 康居住宅按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划分为先进型3A(AAA)、提高型2A(AA)和基本型1A(A)三类。
10.4.2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用户负荷指标和负荷需要系数计算确定。
条文说明
用电负荷计算是确定配电设施容量的基础,居住区住宅的用电负荷依赖于居民供电负荷指标。居民供电负荷指标应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及家庭能源使用种类等因素确定。由于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气候、民族民俗差异很大,各地区家庭能源的使用种类差异较大,各地区的负荷指标千差万别,很难确定一个通用的指标,本规范根据国家现行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的规定及节能原则,给出了住宅、商业和办公用电负荷指标,各地区也可制订适应于当地条件的用电负荷指标。在计算工商企业用户或居民住宅用电负荷时应考虑设备的需要系数和各车间、各住户间的用电同时系数,一般居民住宅可取0.2~0.4,商业可取0.5~1,办公可取0.6~1。
居民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见附录E。
居民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见附录E。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0.3 供电方式选择
- 下一节:10.5 对特殊电力用户供电的技术要求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城市配电网规划
- 3.1 规划依据、年限和内容、深度要求
- 3.2 规划的编制、审批与实施
- 3.3 经济评价要求
- 4 城市配电网供电电源
- 4.1 一般规定
- 4.2 城市发电厂
- 4.3 分布式电源
- 4.4 电源变电站
- 5 城市配电网络
- 5.1 一般规定
- 5.2 供电分区
- 5.3 电压等级
- 5.4 供电可靠性
- 5.5 容载比
- 5.6 中性点接地方式
- 5.7 短路电流控制
- 5.8 网络接线
- 5.9 无功补偿
- 5.10 电能质量要求
- 6 高压配电网
- 6.1 高压配电线路
- 6.2 高压变电站
- 7 中压配电网
- 7.1 中压配电线路
- 7.2 中压配电设施
- 7.3 中压配电设备选择
- 7.4 配电设施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 8 低压配电网
- 8.1 低压配电线路
- 8.2 接 地
- 8.3 低压配电设备选择
- 9 配电网二次部分
- 9.1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 9.2 变电站自动化
- 9.3 配电自动化
- 9.4 配电网通信
- 9.5 电能计量
- 10 用户供电
- 10.1 用电负荷分级
- 10.2 用户供电电压选择
- 10.3 供电方式选择
- 10.4 居民供电负荷计算
- 10.5 对特殊电力用户供电的技术要求
- 11 节能与环保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建筑节能
- 11.3 设备及材料节能
- 11.4 电磁环境影响
- 11.5 噪声控制
- 11.6 污水排放
- 11.7 废气排放
- 附录A 高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 A.1 网络接线
- A.2 变电站接线
- 附录B 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 附录C 弱电线路等级
- 附录D 公路等级
- 附录E 城市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