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5 环境影响预测与预防
7.5.1 降水引起的基坑周边环境影响预测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地面沉降、塌陷。
2 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开裂、位移、沉降、变形。
3 产生流砂、流土、管渗、潜蚀等。
7.5.2 可根据调查或实测资料、工程经验预测和判断降水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可根据建筑物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条件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规定的分层总和法,或采用单向固结法按下式估算降水引起的建筑物或地面沉降量:
	
    式中:S——降水引起的建筑物基础或地面的沉降量(m);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应根据地区工程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对软土地层,宜取 
=1.0~1.2,对一般地层可取0.6~1.0,对当量模量大于10MPa的土层、复合土层可取0.4~0.6,对密实砂层可取0.2~0.4;
           
——降水引起的地面下第i土层中点处的有效应力增量(kPa);对黏性土,应取降水结束时土的有效应力增量;
△hi——第i层土的厚度(m);
Esi——按实际应力段确定的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kPa);
对采用地基处理的复合土层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规定的方法取值。
7.5.3 减少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检测帷幕截水效果,对渗漏点进行处理。
2 滤水管外宜包两层60目井底布,外填砾料应保证设计厚度和质量,抽水含砂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 应通过调整降水井数量、间距或水泵设置深度,控制降水影响范围,在保证地下水位降深达到要求时减少抽水量。
4 应限定单井出水流量,防止地下水流速过快带动细砂涌入井内,造成地基土渗流破坏。
5 开始降水时水泵启动,应根据与保护对象的距离按先远后近的原则间隔进行;结束降水时关闭水泵,应按先近后远的顺序原则间隔进行。
    
      
1 地面沉降、塌陷。
2 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开裂、位移、沉降、变形。
3 产生流砂、流土、管渗、潜蚀等。
7.5.2 可根据调查或实测资料、工程经验预测和判断降水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可根据建筑物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条件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规定的分层总和法,或采用单向固结法按下式估算降水引起的建筑物或地面沉降量: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应根据地区工程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对软土地层,宜取 
=1.0~1.2,对一般地层可取0.6~1.0,对当量模量大于10MPa的土层、复合土层可取0.4~0.6,对密实砂层可取0.2~0.4;
——降水引起的地面下第i土层中点处的有效应力增量(kPa);对黏性土,应取降水结束时土的有效应力增量;△hi——第i层土的厚度(m);
Esi——按实际应力段确定的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kPa);
对采用地基处理的复合土层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规定的方法取值。
7.5.3 减少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检测帷幕截水效果,对渗漏点进行处理。
2 滤水管外宜包两层60目井底布,外填砾料应保证设计厚度和质量,抽水含砂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 应通过调整降水井数量、间距或水泵设置深度,控制降水影响范围,在保证地下水位降深达到要求时减少抽水量。
4 应限定单井出水流量,防止地下水流速过快带动细砂涌入井内,造成地基土渗流破坏。
5 开始降水时水泵启动,应根据与保护对象的距离按先远后近的原则间隔进行;结束降水时关闭水泵,应按先近后远的顺序原则间隔进行。
条文说明
    7.5.2 降水引起的建筑物或地面沉降量的计算方法较多,如数值方法等,最好能采取多种方法相互验证,并应按最不利情况编制对应预防措施。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1 一般规定
 - 4.2 现场勘查及环境调查要求
 - 4.3 现场勘查与环境调查报告
 - 5 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 5.1 一般规定
 - 5.2 安全专项方案编制
 - 5.3 危险源分析
 - 5.4 应急预案
 - 5.5 应急响应
 - 5.6 安全技术交底
 - 6 支护结构施工
 - 6.1 一般规定
 - 6.2 土钉墙支护
 - 6.3 重力式水泥土墙
 - 6.4 地下连续墙
 - 6.5 灌注桩排桩围护墙
 - 6.6 板桩围护墙
 - 6.7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 6.8 沉井
 - 6.9 内支撑
 - 6.10 土层锚杆
 - 6.11 逆作法
 - 6.12 坑内土体加固
 - 7 地下水与地表水控制
 - 7.1 一般规定
 - 7.2 排水与降水
 - 7.3 截水帷幕
 - 7.4 回灌
 - 7.5 环境影响预测与预防
 - 8 土石方开挖
 - 8.1 一般规定
 - 8.2 无内支撑的基坑开挖
 - 8.3 有内支撑的基坑开挖
 - 8.4 土石方开挖与爆破
 - 9 特殊性土基坑工程
 - 9.1 一般规定
 - 9.2 膨胀岩土基坑工程
 - 9.3 受冻融影响的基坑工程
 - 9.4 软土基坑工程
 - 10 检查与监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检查
 - 10.3 施工监测
 - 11 基坑安全使用与维护
 - 11.1 一般规定
 - 11.2 使用安全
 - 11.3 维护安全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