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G 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
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
续表G
续表G
续表G
续表G
注:有根据时,表中所列数值,可按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条文说明
本附录给出的全国104个城市的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是参照国内有关资料提出的方法,通过具体地统计气象资料得出的。所谓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是1971~1980年累年一月份各朝向的平均风速、风向频率和室内外温差三者的乘积与其最大值的比值,即以渗透冷空气量最大的某一朝向n=1,其他朝向分别采取n<1的修正系数。在附录中所列的104个城市中,有一小部分城市n=1的朝向不是采暖问题比较突出的北、东北或西北,而是南、西南或东南等。如乌鲁木齐南向n=1,北向n=0.35;哈尔滨南向n=1,北向n=0.30。有的单位反映这样规定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小气候因素的影响,为了给设计人员留有选择的余地,在附录的表述中给予一定灵活性。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 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 4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 4.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 4.2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
- 5 供暖
- 5.1 一般规定
- 5.2 热负荷
- 5.3 散热器供暖
- 5.4 热水辐射供暖
- 5.5 电加热供暖
- 5.6 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
- 5.7 户式燃气炉和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
- 5.8 热空气幕
- 5.9 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
- 5.10 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 6 通 风
- 6.1 一般规定
- 6.2 自然通风
- 6.3 机械通风
- 6.4 复合通风
- 6.5 设备选择与布置
- 6.6 风管设计
- 7 空气调节
- 7.1 一般规定
- 7.2 空调负荷计算
- 7.3 空调系统
- 7.4 气流组织
- 7.5 空气处理
- 8 冷源与热源
- 8.1 一般规定
- 8.2 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
- 8.3 热 泵
- 8.4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 8.5 空调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
- 8.6 冷却水系统
- 8.7 蓄冷与蓄热
- 8.8 区域供冷
- 8.9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 8.10 制冷机房
- 8.11 锅炉房及换热机房
- 9 检测与监控
- 9.1 一般规定
- 9.2 传感器和执行器
- 9.3 供暖通风系统的检测与监控
- 9.4 空调系统的检测与监控
- 9.5 空调冷热源及其水系统的检测与监控
- 10 消声与隔振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消声与隔声
- 10.3 隔振
- 11 绝热与防腐
- 11.1 绝热
- 11.2 防腐
- 附录A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 附录B 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简化方法
- 附录C 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
- 附录D 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
- 附录E 夏季空气调节大气透明度分布图
- 附录F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 附录G 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
- 附录H 夏季空凋冷负荷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系数表
- 附录J 蓄冰装置容量与双工况制冷机的空调标准制冷量
- 附录K 设备与管道最小保温、保冷厚度及冷凝水管防结露厚度选用表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