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2.1 术语
	2.1.1 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precautionary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1.2 场地site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
	2.1.3 地震作用earthquake action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2.1.4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design basic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值,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计地震加速度取值。
	2.1.5 设计特征周期design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ground motion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简称特征周期。
	2.1.6 抗震措施seismic measures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2.1.7 抗震构造措施details of seismic design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2.1.8 固有频率natural frequency
	    只取决于结构本身物理特性(质量、刚度和阻尼)的自由振动频率。
	2.1.9 时程曲线time history curve
	    加速度、速度、位移等物理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分别称为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
	2.1.10 正弦拍波sine beat
	    由较低频率正弦波调制的某一频率的连续正弦波。一个正弦拍波的持续时间为调制频率的半个周期。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场地
 - 4 选址与总体布置
 - 5 电气设施地震作用
 - 6 电气设施
 - 6.1 一般规定
 - 6.2 设计方法
 - 6.3 抗震计算
 - 6.4 抗震试验
 - 6.5 电气设施布置
 - 6.6 电力通信
 - 6.7 电气设施安装设计的抗震要求
 - 6.8 电气设备的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 7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建(构)筑物
 - 7.1 一般规定
 - 7.2 钢筋混凝土主厂房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
 - 7.3 钢结构主厂房结构布置和构造措施
 - 7.4 集中控制楼、配电装置楼
 - 7.5 运煤廊道
 - 7.6 变电站建(构)筑物
 - 8 送电线路杆塔及微波塔
 - 8.1 一般规定
 - 8.2 计算要点
 - 8.3 构造要求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