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Fji——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i——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n——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Gi 、Gj——分别为集中于质点i 、j 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Geq——结构(设备)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SE ——地震作用效应(弯矩、轴向力、剪力、应力和变形);
	    S——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Sk ——作用、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SE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j ——j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M——弯矩;
	    N——轴向力;
	    V——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
	2.2.2 抗力和材料性能:
	    Ec——瓷套管的弹性模量;
	    Kce——瓷套管的抗弯刚度;
	    R——结构(设备)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K——结构(设备)构件的刚度;
	    σtot——地震作用和其他荷载产生的总应力;
	    σv——设备或材料的破坏应力。
	2.2.3 几何参数:
	    H0——电气设施体系重心高度;
	    h——计算断面处距底部高度;
	    Hi、Hj——分别为i、j质点的计算高度;
	    hc——瓷套管与法兰胶装高度;
	    Ic——截面惯性矩;
	    dc——瓷套管胶装部位外径;
	    Lc ——梁单元长度;
	    te——法兰与瓷套管之间的间隙距离。
	2.2.4 计算系数:
	    ζ—结构阻尼比;
	    γ——衰减指数;
	    η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
	    η2——阻尼调整系数;
	    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α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周期T=0的值,0.40αmax对应着刚性结构动力不放大)。
	2.2.5 其他:
	    ao——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g——重力加速度;
	    a——地面运动时程的水平加速度;
	    as——地面运动时程的最大水平加速度;
	    T——体系(结构)自振周期;
	    f——体系(结构)在测试方向的基本频率;
	    Tg——特征周期;
	    Tp——正弦拍波各拍间时间间隔;
	    Xji——j振型i质点的X 方向相对水平位移;
	    Yji——j振型i质点的Y 方向相对水平位移。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场地
 - 4 选址与总体布置
 - 5 电气设施地震作用
 - 6 电气设施
 - 6.1 一般规定
 - 6.2 设计方法
 - 6.3 抗震计算
 - 6.4 抗震试验
 - 6.5 电气设施布置
 - 6.6 电力通信
 - 6.7 电气设施安装设计的抗震要求
 - 6.8 电气设备的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 7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建(构)筑物
 - 7.1 一般规定
 - 7.2 钢筋混凝土主厂房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
 - 7.3 钢结构主厂房结构布置和构造措施
 - 7.4 集中控制楼、配电装置楼
 - 7.5 运煤廊道
 - 7.6 变电站建(构)筑物
 - 8 送电线路杆塔及微波塔
 - 8.1 一般规定
 - 8.2 计算要点
 - 8.3 构造要求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