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5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和支吊架抗震要求
	3.5.1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地震作用效应(包括自身重力产生的效应和支座相对位移产生的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S=γGSGE+γEhSEHK(3.5.1)
	式中:
S——机电工程设施或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
S——机电工程设施或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
		γ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取1.2;
	
		γEh——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3;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3.5.2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构件抗震验算时,摩擦力不得作为抵抗地震作用的抗力;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采用1.0,并应满足下式要求:
	
		S≤R(3.5.2)
	
		式中:
R——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R——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3.5.3 建筑物内的高位水箱应与所在结构可靠连接,8度及8度以上时,结构设计应考虑高位水箱对结构体系产生的附加地震作用效应。
	
		3.5.4 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需要连续工作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其支吊架应能保证设施正常工作,重量较大的设备宜设置在结构地震反应较小的部位;相关部位的结构构件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3.5.5 需要设防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所承受的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应由不同方向的抗震支承来承担,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应由两个不同方向的抗震支承来承担。
条文说明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与结构体系的连接构件和部件,在地震时造成破坏的原因主要是:①电梯配重脱离导轨;②支架间相对位移导致管道接头损坏;③后浇基础与主体结构连接不牢或固定螺栓强度不足造成设备移位或从支架上脱落;④悬挂构件强度不足导致电气灯具坠落;⑤不必要的隔振装置,加大了设备的振动或发生共振,反而降低了抗震性能等。
	3.5.4 在设防烈度地震下需要连续工作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包括应急配电系统、消防报警及控制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灭火系统、通信系统等。
	3.5.5 侧向支撑保护管线不会产生侧向位移,纵向支撑则保护管线不会产生纵向位移。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4 地震作用计算
 - 下一节:4 给水排水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设计基本要求
 - 3.1 一般规定
 - 3.2 场地影响
 - 3.3 地震影响
 - 3.4 地震作用计算
 - 3.5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和支吊架抗震要求
 - 4 给水排水
 - 4.1 室内给水排水
 - 4.2 建筑小区、单体建筑室外给水排水
 - 5 暖通空调
 - 5.1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
 - 5.2 室外热力系统
 - 6 燃气
 - 6.1 一般规定
 - 6.2 燃气系统
 - 7 电气
 - 7.1 一般规定
 - 7.2 系统和装置的设置
 - 7.3 机房位置选择
 - 7.4 设备安装
 - 7.5 导体选择及线路敷设
 - 8 抗震支吊架
 - 8.1 一般规定
 - 8.2 抗震支吊架计算
 - 8.3 抗震支吊架设计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