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四)混凝土结构
问题1. 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是否一定应注明采用 HRB335E、HRB400E、HRB500E 钢筋?
处理意见:应标注选用带"E"型号钢筋,未注明按“必须修改(其它)”处理。
问题2. 计算中,未考虑屋顶以上女儿墙、构架、坡顶等结构对主体结构的影响(附加水平力),未进入整体计算且未考虑鞭梢效应等影响(含女儿墙)。
处理意见:构架、坡顶应按实际结构建模,女儿墙可按荷载进入计算并考虑鞭梢效应及对相连构件影响。未考虑按“必须修改(结构抗震)”处理。
注:女儿墙高度一般不超过 1.5m。
问题3. 建筑物顶层楼电梯处的局部转换处的处理是否是按相关范围全楼高的柱子均应按照转换柱处理。
处理意见:荷载不大的局部转换,不需要特别处理。
问题4. 剪力墙平面外框架梁支承处的暗柱设置,部分设计院认为跨度、梁端弯矩较小,剪力墙可平衡此弯矩,不设暗柱,要不要设置暗柱是有争议的。
处理意见:如果梁端弯矩(计算配筋)较小,可不设暗柱。
问题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6.4.4 条,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7.2.18 条,竖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按哪条执行。
处理意见:采用 335MPa 级、400MPa 级钢筋时,抗震墙(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纵筋按 10mm,其余可按 8mm。
问题6. 剪力墙无支长度的定义要明确。何时用无支长度计算最小墙厚?何时用层高来确定最小墙厚?
处理意见:无支长度的定义可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7.2.1 条文说明图 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剪力墙截面厚度提出了墙体稳定验算要求,明确不再规定墙厚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比值的限制要求。如要初步估算剪力墙的墙肢截面厚度可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4.1。
问题7. 结构审查中有些属概念设计问题,如有些楼面梁计算挠度较大但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己建项目证明可能引起填充墙开裂,审图时引来争议,如何解决为好?
处理意见:引起墙体开裂的因素很多,对于特殊填充墙体(目前市场新型墙体种类较多),可提出相关建议或要求。
问题8. 地下室外墙、底板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是否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 8.2.2 条,当对地下室墙体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与土层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小于 25mm?
处理意见: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允许适当减少。
问题9.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10.2.7-1 条规定了转换梁面、底筋的最小配筋率。对于面筋最小配筋率的控制,是支座面,还是跨中通长面筋?
处理意见:梁面筋应按跨中通长面筋控制配筋率。
处理意见:应标注选用带"E"型号钢筋,未注明按“必须修改(其它)”处理。
问题2. 计算中,未考虑屋顶以上女儿墙、构架、坡顶等结构对主体结构的影响(附加水平力),未进入整体计算且未考虑鞭梢效应等影响(含女儿墙)。
处理意见:构架、坡顶应按实际结构建模,女儿墙可按荷载进入计算并考虑鞭梢效应及对相连构件影响。未考虑按“必须修改(结构抗震)”处理。
注:女儿墙高度一般不超过 1.5m。
问题3. 建筑物顶层楼电梯处的局部转换处的处理是否是按相关范围全楼高的柱子均应按照转换柱处理。
处理意见:荷载不大的局部转换,不需要特别处理。
问题4. 剪力墙平面外框架梁支承处的暗柱设置,部分设计院认为跨度、梁端弯矩较小,剪力墙可平衡此弯矩,不设暗柱,要不要设置暗柱是有争议的。
处理意见:如果梁端弯矩(计算配筋)较小,可不设暗柱。
问题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6.4.4 条,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7.2.18 条,竖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按哪条执行。
处理意见:采用 335MPa 级、400MPa 级钢筋时,抗震墙(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纵筋按 10mm,其余可按 8mm。
问题6. 剪力墙无支长度的定义要明确。何时用无支长度计算最小墙厚?何时用层高来确定最小墙厚?
处理意见:无支长度的定义可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7.2.1 条文说明图 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剪力墙截面厚度提出了墙体稳定验算要求,明确不再规定墙厚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比值的限制要求。如要初步估算剪力墙的墙肢截面厚度可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4.1。
问题7. 结构审查中有些属概念设计问题,如有些楼面梁计算挠度较大但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己建项目证明可能引起填充墙开裂,审图时引来争议,如何解决为好?
处理意见:引起墙体开裂的因素很多,对于特殊填充墙体(目前市场新型墙体种类较多),可提出相关建议或要求。
问题8. 地下室外墙、底板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是否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 8.2.2 条,当对地下室墙体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与土层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小于 25mm?
处理意见: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允许适当减少。
问题9.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10.2.7-1 条规定了转换梁面、底筋的最小配筋率。对于面筋最小配筋率的控制,是支座面,还是跨中通长面筋?
处理意见:梁面筋应按跨中通长面筋控制配筋率。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一、建 筑
- (一)建筑设计
- (二)消防设计
- (三)建筑节能
- (四)装修设计
- (五)其他问题
- 二、结构
- (一)荷载及作用
- (二)地基基础
- (三)结构体系
- (四)混凝土结构
- (五)多层砌体结构
- (六)钢结构
- (七)其它问题
- 三、给排水
- (一)建筑给排水
- (二)消防给排水
- (三)室外给排水
- 四、电气
- (一)强电部分
- (二)建筑智能化部分
- (三)消防部分
- (四)其他
- 五、暖通
- (一)防烟系统
- (二)排烟系统
- (三)避难间防排烟
- (四)空调系统
- 六、岩土工程勘察
- (一)文件资料
- (二)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 (三)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 (四)岩土参数统计
- (五)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 (六)附图、附表、附件
- (七)其他
- 七、市政道路、桥梁工程
- (一)道路工程
- (二)桥梁工程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