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 土建
5.0.1 压缩空气站机器间屋架下弦或梁底的高度,应符合设备拆装起吊和通风的要求,且净高不宜小于4m。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当机器间跨度大于9m时,宜设天窗。
5.0.2 当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压缩空气站与其他建筑物毗连时,隔墙应采用无门、窗、洞的钢筋混凝土防护墙;防护墙的厚度不应小于200mm。
5.0.3 压缩空气站机器间通向室外的门应保证安全疏散、便于设备的出入和操作管理。离心空气压缩机站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当双层布置时,运行层应有通向室外地面的安全梯。
5.0.4 机器间宜采用耐磨防油地面,墙的内表面应抹灰刷白。储气罐间的外窗宜采取减少日晒的措施。
5.0.5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压缩空气站,其机器间、配气台间、储气罐间、充瓶间与其他房间的隔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护墙;防护墙的厚度不应小于200mm。
5.0.6 隔声值班室或控制室、配气台间宜设置观察窗。
5.0.7 空气压缩机的基础应根据环境要求采取隔振或减振措施。双层布置的离心空气压缩机的基础应与运行层脱开。
5.0.8 有发展可能的压缩空气站,机器间的扩建端应便于接建。
5.0.9 压缩空气站地面、楼面和屋面的活荷载,应根据工艺设备安装和检修的荷载要求确定。
5.0.1 本条是原规范第5.0.1条的原条文。
国内绝大多数压缩空气站机器间的屋架下弦或梁底的高度都大于或等于4m。压缩空气站内夏季室温很高,机器间屋架下弦或梁底高度低于4m不利于通风散热。
天窗能降低压缩空气站内温度1.5℃~4.0℃,还保持站内外温差1.7℃~2.45℃。目前压缩空气站所采用的多种通风降温措施中,天窗通风是效果较好且经济的一种,故规定跨度大于或等于9m的机器间宜设天窗。
5.0.2 本条为新增条文。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压缩空气站,其设备与管道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将对人身及财产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对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压缩空气站与其他建筑物的隔墙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作为强制性条文。
5.0.3 本条是原规范第5.0.2条的修订条文。
为了方便离心空气压缩机站房内工作人员的出入或紧急状况时人员能迅速离开现场,对机器间的安全出口及安全梯作出了规定,其主要依据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该规范规定,当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m2且同一时间生产人员不超过30人时,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考虑到离心压缩空气站一般长度比较长,室内、外联系比较多,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及《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的规定,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鉴于此条内容直接涉及人身安全,故确定为强制性条文。
5.0.4 本条是原规范第5.0.3条的修订条文。
压缩空气站的机器间宜采用防油、不起尘和易于清洁的面层,其材料可采用水磨石、聚合物水泥砂浆、水泥石屑、素面陶瓷地板砖或其他耐磨损、易清洁的新型材料,故将原条文的“水磨石”改为“耐磨防油”。
日晒时间过长会造成储气罐温度上升,使储气罐的有效容积减小,对供气系统造成影响。通常对储气罐间日晒面的外窗采用磨砂或涂刷白色漆镀膜玻璃,以最大程度减少日晒的影响。
5.0.5 本条为新增条文。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压缩空气站机器间、配气台间、储气罐间、充瓶间均有易发生事故的高压设备,从安全角度考虑,对隔墙提出具体要求,并作为强制性条文。
5.0.6 本条是原规范第5.0.4条的原条文。
为方便隔声值班室或控制室、配气台间的操作人员随时监视系统的运行状况,房间宜设置观察窗。
5.0.7 本条是原规范第5.0.5条的原条文。
空气压缩机在运转中有一定的振动,特别是活塞空气压缩机振动较大,不仅影响本站和防振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构筑物,而且影响对防振要求较高的精密仪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故规定“空气压缩机的基础应根据环境要求采取隔振或减振措施”。
离心空气压缩机双层布置时,由于机组较重,安装后其基础有一定的沉降,如基础不与运行平台脱开,将会造成运行平台与基础的相互影响,故规定“离心空气压缩机的基础应与运行层脱开”。
5.0.8 本条是原规范第5.0.6条的原条文。
压缩空气站机器间的扩建端在建筑结构上采取一些便于接建的措施,以便扩建后的新旧机器间能共用值班室、控制室和起重设备,以达到占地少、投资省、操作维护方便的目的。在这些措施中普遍采用的是在扩建端预先设置屋架,必要时也可设置双柱基础。
5.0.9 本条为新增条文。
压缩空气站楼面、地面的活荷载主要是指设备运输、安装、操作和检修的荷载。压缩空气站屋面的活荷载,除考虑当布置有设备时的上述荷载外,还需要考虑屋面积灰荷载、风荷载、雪荷载、裹冰荷载等。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4 压缩空气站的组成和设备布置
- 下一节:6 电气、控制和仪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压缩空气站的布置
- 3 工艺系统
- 4 压缩空气站的组成和设备布置
- 5 土建
- 6 电气、控制和仪表
- 7 给水和排水
- 8 采暖和通风
- 9 压缩空气管道
- 附录A 活塞空气压缩机站热工测量仪表的装设
- 附录B 隔膜空气压缩机站热工测量仪表的装设
- 附录C 螺杆空气压缩机站热工测量仪表的装设
- 附录D 离心空气压缩机站热工测量仪表的装设
- 附录E 活塞空气压缩机站热工报警信号、自动保护控制装置的装设
- 附录F 隔膜空气压缩机站热工报警信号、自动保护控制装置的装设
- 附录G 螺杆空气压缩机站热工报警信号、自动保护控制装置的装设
- 附录H 离心空气压缩机站热工报警信号、自动保护控制装置的装设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