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9 养护
6.9.1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后应立即养护,养护可采用喷洒养护剂同时保湿覆盖的方式。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覆盖保湿膜、土工布、湿麻袋等水湿养护方式。
6.9.2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确定,且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养护天数宜为14d~21d,高温天气不宜小于14d,低温天气不宜小于21d。
6.9.3 混凝土板养护初期,严禁行人、车辆通行;当面板达到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6.9.1~6.9.3 在养护过程中,混凝土应处在有利于硬化及强度增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考虑到施工对象、环境、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提出具体切合实际的养护方案。釆用薄膜或养护剂养护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薄膜或养护剂的完整情况和混凝土的保湿效果。
对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应养护至其具有抗冻能力的临界强度后,方可撤除养护措施。且在任何情况下,混凝土受冻前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MPa。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8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 下一节:6.10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路面结构设计
 - 4.1 几何尺寸
 - 4.2 配筋
 - 4.3 滑动层
 - 4.4 伸缩缝
 - 4.5 枕梁
 - 4.6 锚固区
 - 4.7 后浇带
 - 5 材料
 - 5.1 混凝土材料
 - 5.2 普通钢材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 5.3 锚具系统
 - 5.4 接缝材料
 - 5.5 外加剂
 - 6 施工要求
 - 6.1 施工机具
 - 6.2 施工准备
 - 6.3 施工工序
 - 6.4 枕梁和伸缩缝施工
 - 6.5 滑动层铺设
 - 6.6 立模板、布置钢筋
 - 6.7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浇筑
 - 6.8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 6.9 养护
 - 6.10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 6.11 伸缩缝整修及填缝
 - 6.12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
 - 7 质量验收
 - 7.1 一般规定
 - 7.2 滑动层
 - 7.3 混凝土面层
 - 附录A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面板应力分析及计算流程
 - A.1 荷载应力分析
 - A.2 温度应力分析
 - A.3 板底摩阻应力分析
 - A.4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面板厚度及配筋计算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