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2 术语
2.0.1 隔汽层 vapor barrier
阻止室内水蒸气渗透到保温层内的构造层。
2.0.2 保温层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减少屋面热交换作用的构造层。
2.0.3 防水层 waterproof layer
能够隔绝水而不使水向建筑物内部渗透的构造层。
2.0.4 隔离层 isolation layer
消除相邻两种材料之间粘结力、机械咬合力、化学反应等不利影响的构造层。
2.0.5 保护层 protection layer
对防水层或保温层起防护作用的构造层。
2.0.6 隔热层 insulation layer
减少太阳辐射热向室内传递的构造层。
2.0.7 复合防水层 compound waterproof layer
由彼此相容的卷材和涂料组合而成的防水层。
2.0.8 附加层 additional layer
在易渗漏及易破损部位设置的卷材或涂膜加强层。
2.0.9 瓦面 bushing surface
在屋顶最外面铺盖块瓦或沥青瓦,具有防水和装饰功能的构造层。
2.0.10 板面 running surface
在屋顶最外面铺盖金属板或玻璃板,具有防水和装饰功能的构造层。
2.0.11 防水垫层 waterproof leveling layer
设置在瓦材或金属板材下面,起防水、防潮作用的构造层。
2.0.12 持钉层 nail-supporting layer
能握裹固定钉的瓦屋面构造层。
2.0.13 纤维材料 fiber material
将熔融岩石、矿渣、玻璃等原料经高温熔化,采用离心法或气体喷射法制成的板状或毡状纤维制品。
2.0.14 喷涂硬泡聚氨酯 spraying polyurethane foam
以异氰酸酯、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加入发泡剂等添加剂,现场使用专用喷涂设备在基层上连续多遍喷涂发泡聚氨酯后,形成无接缝的硬泡体。
2.0.15 现浇泡沫混凝土 cast foam concrete
用物理方法将发泡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再将泡沫加入到由水泥、集料、掺合料、外加剂和水等制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拌、现场浇筑、自然养护而成的轻质多孔混凝土。
2.0.16 玻璃采光顶 glass lighting roof
由玻璃透光面板与支承体系组成的屋顶。
阻止室内水蒸气渗透到保温层内的构造层。
2.0.2 保温层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减少屋面热交换作用的构造层。
2.0.3 防水层 waterproof layer
能够隔绝水而不使水向建筑物内部渗透的构造层。
2.0.4 隔离层 isolation layer
消除相邻两种材料之间粘结力、机械咬合力、化学反应等不利影响的构造层。
2.0.5 保护层 protection layer
对防水层或保温层起防护作用的构造层。
2.0.6 隔热层 insulation layer
减少太阳辐射热向室内传递的构造层。
2.0.7 复合防水层 compound waterproof layer
由彼此相容的卷材和涂料组合而成的防水层。
2.0.8 附加层 additional layer
在易渗漏及易破损部位设置的卷材或涂膜加强层。
2.0.9 瓦面 bushing surface
在屋顶最外面铺盖块瓦或沥青瓦,具有防水和装饰功能的构造层。
2.0.10 板面 running surface
在屋顶最外面铺盖金属板或玻璃板,具有防水和装饰功能的构造层。
2.0.11 防水垫层 waterproof leveling layer
设置在瓦材或金属板材下面,起防水、防潮作用的构造层。
2.0.12 持钉层 nail-supporting layer
能握裹固定钉的瓦屋面构造层。
2.0.13 纤维材料 fiber material
将熔融岩石、矿渣、玻璃等原料经高温熔化,采用离心法或气体喷射法制成的板状或毡状纤维制品。
2.0.14 喷涂硬泡聚氨酯 spraying polyurethane foam
以异氰酸酯、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加入发泡剂等添加剂,现场使用专用喷涂设备在基层上连续多遍喷涂发泡聚氨酯后,形成无接缝的硬泡体。
2.0.15 现浇泡沫混凝土 cast foam concrete
用物理方法将发泡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再将泡沫加入到由水泥、集料、掺合料、外加剂和水等制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拌、现场浇筑、自然养护而成的轻质多孔混凝土。
2.0.16 玻璃采光顶 glass lighting roof
由玻璃透光面板与支承体系组成的屋顶。
条文说明
本规范的术语是从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角度赋予其涵义的,本章将本规范中尚未在其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术语单独列出16条,将人们已经熟知的一些术语这次从规范中删去,如满粘法、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冷粘法、热熔法、自粘法等。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基层与保护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找坡层和找平层
- 4.3 隔汽层
- 4.4 隔离层
- 4.5 保护层
- 5 保温与隔热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板状材料保温层
- 5.3 纤维材料保温层
- 5.4 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
- 5.5 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
- 5.6 种植隔热层
- 5.7 架空隔热层
- 5.8 蓄水隔热层
- 6 防水与密封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卷材防水层
- 6.3 涂膜防水层
- 6.4 复合防水层
- 6.5 接缝密封防水
- 7 瓦面与板面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烧结瓦和混凝土瓦铺装
- 7.3 沥青瓦铺装
- 7.4 金属板铺装
- 7.5 玻璃采光顶铺装
- 8 细部构造工程
- 8.1 一般规定
- 8.2 檐口
- 8.3 檐沟和天沟
- 8.4 女儿墙和山墙
- 8.5 水落口
- 8.6 变形缝
- 8.7 伸出屋面管道
- 8.8 屋面出入口
- 8.9 反梁过水孔
- 8.10 设施基座
- 8.11 屋脊
- 8.12 屋顶窗
- 9 屋面工程验收
- 附录A 屋面防水材料进场检验项目及材料标准
- 附录B 屋面保温材料进场检验项目及材料标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