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1 电缆导体材质
3.1.1 控制电缆应选用铜导体。
3.1.2 用于下列情况的电力电缆,应选用铜导体:
1 电机励磁、重要电源、移动式电气设备等需保持连接具有高可靠性的回路。
2 振动剧烈、有爆炸危险或对铝有腐蚀等严酷的工作环境。
3 耐火电缆。
4 紧靠高温设备布置。
5 安全性要求高的公共设施。
6 工作电流较大,需增多电缆根数时。
3.1.3 除限于产品仅有铜导体和第3.1.1、3.1.2条确定应选用铜导体的情况外,电缆导体材质可选用铜或铝导体。
条文说明
3.1.1 系原条文3.1.1修改条文。有关“芯”、“芯线”名称,按照现行电缆有关标准统一称为“导体”。
控制和信号电缆导体截面一般较小,使用铝芯在安装时的弯折常有损伤,与铜导体和端子的连接往往出现接触电阻过大,且铝材具有蠕动属性,连接的可靠性较差,故统一明确采用铜导体。
3.1.2 系原条文3.1.2、3.1.3合并修改条文。几点说明如下:
1 在相同条件下铜与铜导体比铝和铜导体连接的接触电阻要小约10~30倍,另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CS)统计的火灾事故率,铜导体电线电缆只占铝的1/55,可确认铜导体电缆比铝导体电缆的连接可靠性和安全性高,我国的工程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铝比铜导体的事故率较高。
2 电源回路一般电流较大,同一回路往往需要多根电缆,采用铝芯电缆更需增加电缆数量,造成柜、盘内连接拥挤,曾多次因连接处发生故障导致严重事故。
3 耐火电缆需具有在经受750~1000℃作用下维持通电的功能,铝的熔融温度为660℃,而铜可达到1080℃。
4 水下敷设比陆上的费用高许多,采用铜芯电缆有助于减少电缆根数,从而节省施工费用和缩短施工工期,对工程有利。
5 我国的铝和铜资源都欠充足,长期以来均需自国际市场购进20%以上,在加入WTO以后,电工铜的原材料来源有了较大的改善。
6 将原条文3.1.3的3种“宜”使用铜的情况一并修改为“应”,既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和趋势,也是更好地体现经济发展强调安全生产的国策。
3.1.3 系原条文3.1.4修改条文。产品仅有铜导体的指充油电缆、耐火电缆、矿物绝缘电缆等。
控制和信号电缆导体截面一般较小,使用铝芯在安装时的弯折常有损伤,与铜导体和端子的连接往往出现接触电阻过大,且铝材具有蠕动属性,连接的可靠性较差,故统一明确采用铜导体。
3.1.2 系原条文3.1.2、3.1.3合并修改条文。几点说明如下:
1 在相同条件下铜与铜导体比铝和铜导体连接的接触电阻要小约10~30倍,另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CS)统计的火灾事故率,铜导体电线电缆只占铝的1/55,可确认铜导体电缆比铝导体电缆的连接可靠性和安全性高,我国的工程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铝比铜导体的事故率较高。
2 电源回路一般电流较大,同一回路往往需要多根电缆,采用铝芯电缆更需增加电缆数量,造成柜、盘内连接拥挤,曾多次因连接处发生故障导致严重事故。
3 耐火电缆需具有在经受750~1000℃作用下维持通电的功能,铝的熔融温度为660℃,而铜可达到1080℃。
4 水下敷设比陆上的费用高许多,采用铜芯电缆有助于减少电缆根数,从而节省施工费用和缩短施工工期,对工程有利。
5 我国的铝和铜资源都欠充足,长期以来均需自国际市场购进20%以上,在加入WTO以后,电工铜的原材料来源有了较大的改善。
6 将原条文3.1.3的3种“宜”使用铜的情况一并修改为“应”,既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和趋势,也是更好地体现经济发展强调安全生产的国策。
3.1.3 系原条文3.1.4修改条文。产品仅有铜导体的指充油电缆、耐火电缆、矿物绝缘电缆等。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 电缆型式与截面选择
- 下一节:3.2 电力电缆芯数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电缆型式与截面选择
- 3.1 电缆导体材质
- 3.2 电力电缆芯数
- 3.3 电缆绝缘水平
- 3.4 电缆绝缘类型
- 3.5 电缆护层类型
- 3.6 控制电缆及其金属屏蔽
- 3.7 电力电缆导体截面
- 4 电缆附件的选择与配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自容式充油电缆的供油系统
- 5 电缆敷设
- 5.1 一般规定
- 5.2 敷设方式选择
- 5.3 地下直埋敷设
- 5.4 保护管敷设
- 5.5 电缆构筑物敷设
- 5.6 其他公用设施中敷设
- 5.7 水下敷设
- 6 电缆的支持与固定
- 6.1 一般规定
- 6.2 电缆支架和桥架
- 7 电缆防火与阻止延燃
- 附录A 常用电力电缆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
- 附录B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用方法
- 附录C 10kV及以下常用电力电缆允许100%持续载流量
- 附录D 敷设条件不同时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 附录E 按短路热稳定条件计算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的方法
- E.1 固体绝缘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
- E.2 自容式充油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
- 附录F 交流系统单芯电缆金属层正常感应电势算式
- 附录G 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度量时的附加长度
- 附录H 电缆穿管敷设时容许最大管长的计算方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