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2 火灾痕迹的类型
	    根据分类方式不同,可将火灾痕迹分为如下类型:
a) 根据证明作用分为:证明起火部位和起火点的痕迹;证明火灾蔓延的痕迹;证明起火原因的痕迹;证明火灾性质的痕迹。
b) 根据形成痕迹的物体分为:可燃(易燃)物质形成的痕迹和不燃(难燃)物质形成的痕迹,如玻璃形成的痕迹、金属形成的痕迹、木材形成的痕迹、可燃液体痕迹等。
c) 根据现场勘验实际需要分为:炭化痕迹、灰化痕迹、烟熏痕迹、倒塌痕迹、燃烧图痕(图痕)、熔化痕迹、变色痕迹、变形痕迹、开裂痕迹、电热熔痕、摩擦痕迹、分离移位痕迹、人体烧伤痕迹、计时记录痕迹等。
d) 根据火灾动力学原理分为:
——蔓延痕迹(移动痕迹):火焰和热量在传播、扩大和蔓延过程中,尤其是在火灾初始阶段,由起火点向周围可燃材料蔓延时,可以在可燃材料和不燃材料上形成可以表明火源方向 的痕迹特征。
        ——强度(温度)痕迹,物体在各种高温热效应作用下所形成的痕迹。物体被烧后,在其表面上通常能够产生可以表征温度强度差别的明显的分界线,火灾调查人员根据这些分界线可以初步确定被烧物质的特性、数量以及火灾传播的方向。a) 根据证明作用分为:证明起火部位和起火点的痕迹;证明火灾蔓延的痕迹;证明起火原因的痕迹;证明火灾性质的痕迹。
b) 根据形成痕迹的物体分为:可燃(易燃)物质形成的痕迹和不燃(难燃)物质形成的痕迹,如玻璃形成的痕迹、金属形成的痕迹、木材形成的痕迹、可燃液体痕迹等。
c) 根据现场勘验实际需要分为:炭化痕迹、灰化痕迹、烟熏痕迹、倒塌痕迹、燃烧图痕(图痕)、熔化痕迹、变色痕迹、变形痕迹、开裂痕迹、电热熔痕、摩擦痕迹、分离移位痕迹、人体烧伤痕迹、计时记录痕迹等。
d) 根据火灾动力学原理分为:
——蔓延痕迹(移动痕迹):火焰和热量在传播、扩大和蔓延过程中,尤其是在火灾初始阶段,由起火点向周围可燃材料蔓延时,可以在可燃材料和不燃材料上形成可以表明火源方向 的痕迹特征。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8.1 概述
 - 下一节:8.3 火灾痕迹的形成
 
目录导航
- 前言
 - 引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人员要求
 - 5 火灾原因调查基本程序与方法
 - 5.1 概述
 - 5.2 基本程序
 - 5.3 基本方法
 - 6 现场勘验记录
 - 6.1 概述
 - 6.2 火灾现场照相
 - 6.3 火灾现场摄像
 - 6.4 火灾现场制图
 - 6.5 火灾现场勘验笔录
 - 7 询问
 - 7.1 询问的原则
 - 7.2 询问的对象与内容
 - 7.3 询问的步骤和方法
 - 7.4 询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7.5 询问笔录的制作
 - 7.6 对证言和陈述的审查
 - 8 火灾痕迹
 - 8.1 概述
 - 8.2 火灾痕迹的类型
 - 8.3 火灾痕迹的形成
 - 8.4 火灾痕迹的鉴别方法
 - 8.5 火灾图痕
 - 9 物证
 - 9.1 概述
 - 9.2 物证提取
 - 9.3 物证的保管
 - 9.4 物证的检验和鉴定
 - 10 起火原因认定
 - 10.1 分析认定起火方式
 - 10.2 分析认定起火时间
 - 10.3 分析认定起火点
 - 10.4 分析认定引火源
 - 10.5 分析认定起火物
 - 10.6 分析起火时现场的环境因素
 - 10.7 分析认定起火原因的方法
 - 11 电气火灾
 - 12 燃气火灾
 - 13 放火
 - 14 汽车火灾
 - 14.1 概述
 - 14.2 引火源
 - 14.3 汽车的可燃物
 - 14.4 现场勘验
 - 14.5 汽车火灾现场记录
 - 14.6 物证提取和鉴定
 - 14.7 分析汽车火灾过程
 - 14.8 汽车火灾原因认定
 - 14.9 特殊情况
 - 15 爆炸
 - 16 静电和雷击火灾
 - 附录A (资料性附录)火灾科学基础
 - 参考文献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